JWang 在 2005-8-14 8:57:38 发表的内容 >JWang兄千万别误会,这个帖子纯粹是自己发觉身边的发烧朋友的情况而发,绝对没有半点「而且是好象针对我的观点」的意思,何况我根本就没有拜读到你的「观点」,请不要过分敏感。我猜大概在前一个帖子「无奈的接纳」里吧!
就是针针对我的观点也没关系。我在前面「无奈的接纳」跟贴中已非常鲜明地表达我的观点。
〉「现场原音这个概念」我有,它就是当时聆听到的真实声音,但想再次聆听得到却绝对不可能了!
这样讲恰恰是你和爱音响老兄错误的开始。先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我们会讲她很美。或许我们会看到另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我们也会讲她也很美。这两个女孩子在长相上完全不一样,但在我们脑子里,美这个主观判断则是等同的。我们还会更进一步地讲,第一个女孩子来得更美,或许有人认为第二个更美。这里的美已转化为一个可比度的程度关系。同样,现场原音是个主观判断。它不是独立于主观判断之外的客观存在。尽管每一次的现场可能不同,但现场原音这个主观判断则是等同的,它甚至可转化为一个可比度的程度关系。比如,我们常说这套系统比那一套的声音更接近现场原音。我们经常讲要多听现场,这是因为一两的现场是不可能让你形成正确的现场原音的主观判断。同样,多看美女,才会懂得什么样的美女才是美。呵!我的印象中,好多中国人都喜欢瘦骨嶙峋,发育不全的小种鸡。看看那林志玲,多么做作,却这么红。中国人的审美观真是差劲!
〉可以这样说。但聆听罐头音乐却是两回事,风马牛不相及!
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那么任何把CD放进CD机的人都可以被称为CD演奏家。这里没有一令人可信的标准来判定那个是演奏家,哪个不是。唯一区别的是使用的器材的价值不同。这就导致语义上的错误。演奏一词的内涵都给篡改了。概念上的错误是,演奏一词具有特定的意义。演奏是个再创作的过程,而音响不过是还原CD中的信息。还原的标准是现场原音。但由于现代放音技术的局限,我们不能真正达到这个标准。也正是现代放音技术的局限,各种各样不符合hifi理念的东西找到了其活动的余地。同样,也是这种技术的局限,人们错误地认为这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也正是这种技术的局限,听一个廉价的系统和听一个高级的系统都是在听 罐头音乐,区别只是这个罐子“闷”的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没有理由认为风马牛不相及。你自己无奈的接纳那贴子不是也在报怨尽管你的系统可以是很高级,但那还是在听罐头音乐。即然如此,你现在如何又可以讲风马牛不相及?
对你文中还有些观点,我也是不同意的。但不再讲了。
|
可以说这是一次对现场原音声音主观与客观概念的澄清上的辩论:
〉「尽管每一次的现场可能不同,但现场原音这个主观判断则是等同的,它甚至可转化为一个可比度的程度关系。比如,我们常说这套系统比那一套的声音更接近现场原音。我们经常讲要多听现场,这是因为一两的现场是不可能让你形成正确的现场原音的主观判断。」
其实我个人主观的概念是这样:我只是把现场原音的乐音音色作为自己的「现场原音的主观判断」参考,其它的演奏(唱)效果仅体会与会的气氛吧了。「这套系统比那一套的声音更接近现场原音」这句话我不会说,要我说的话,我只 会这样说:「这套系统的回放出来的声音,较为近似原来乐器的声音。」永远不会说接近现场原音,因为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主观客观泾渭分明。
〉「同样,多看美女,才会懂得什么样的美女才是美。呵!我的印象中,好多中国人都喜欢瘦骨嶙峋,发育不全的小种鸡。看看那林志玲,多么做作,却这么红。中国人的审美观真是差劲!」
中国有一句老话:「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不敢强人所难,叫别人喜欢这个或那个。人家喜欢怎样去听CD,就由得他啦!我听自己的罐头音乐,因此与我风马牛不相及。「自己无奈的接纳、报怨尽管系统很高级,但那还是在听罐头音乐」,也是与人无忤的事情,主观客观泾渭分明。你不喜欢瘦骨嶙峋,怎能说人家喜欢就真是差劲!?
有不同意的观点欢迎提出,切磋才能找出真理,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