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是音响? [复制链接]

查看: 8896|回复: 48
21#

对本论坛有兴趣或经常在此留连的朋友大多都是不同热度的音响或音乐发烧友。在不同的发烧历程中,每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与经验,都会过有无限喜悦或沮丧,有过成功、挫折甚至失败。就我个人来说,感觉提倡科学发烧、理智发烧是多年来发烧活动以及发烧过程曾经得到的无数苦与乐的一点非常重要体会。我理解harvey 兄不辞辛劳使用浓墨从理论到实践论述“音响”与“HiFi”,目的不外大力提倡“科学发烧与理智发烧”,这对发烧友少走弯路的发烧正路是很有意义的。至于对harvey兄罗列的论据是否完全认同,每个发烧友可能有不同的经验、经历与看法,通过讨论可以求同存异、相得益彰。
TOP
22#

开心果 在 2005-8-13 23:00:44 发表的内容
请教楼主了,这些是不是翻译过来的资料啊,我认为叙述得不好,读起来挺别扭的。

harvey 在 2005-8-14 5:51:02 发表的内容
对,是我最近翻译的资料,我已经尽力将文笔写得流畅,想不到仍然令兄台感到读起来别扭,十分抱歉!总之,词能达意便好。

开心果 在 2005-8-14 23:56:57 发表的内容
楼主谦虚了,能把它翻译出来已经很了不起了,也许是我的阅读能力有限或阅读习惯不同吧。

不过有些叙述的确不太妥当,也许原文就如此。如“振幅(amplitude):振幅是一种力量或是代表一种讯号波的功率。如图表中的波「峰」值。较高的振幅被解释如一个较高的体积——如增加振幅的装置名字「放大器amplifier」就是由此而来。”振幅不应该和体积联系吧,如果再咬文嚼字的话,体积应讲大小,那有说高(低)呢?

不妥之处请指正。

harvey 在 2005-8-15 8:02:35 发表的内容
大概由于通常以二维的图表表示声波的原固吧,大家往往把声音的振幅误会是二维的,实际,上声音的声源是以球体形向四面八方辐射的。那么振幅也应该是三维的,既然是三维的亦即是立体的,聆听室这个立体就是立体声音发挥的地方。

说振幅的高低是为了说明简化以二维的图表表示来解释而已,否则不易说得明白。文中也试以另一个图表示声音的浓密度来解说振幅(也是二维的),概念不凸出,效果远远比不上以X-Y轴坐标的清楚。

咬文嚼字的话,严格地说,体积里应该包括了有高的概念(三维 = 长 X 阔 X 高嘛),这是一般的常识。我们计算聆听室驻波时,不也是以三维 = 长 X 阔 X 高来计算吗?「高」对聆听室驻波也有影响的,聆听室的高度过低,对音箱回放出来的声音影响可大了。


明白您的意思了,但您所说的三维应该属于场的问题吧。

大家都知道振幅的概念,是一维的,您说的振幅是不是也指这个概念呢?


体积里是包括了有高的概念,但也包含了长、宽的概念,但能否这样说:这个物体的体积好长;这个物体的体积好宽?
TOP
23#

谁玩儿谁呢?
TOP
24#

JWang 在 2005-8-13 12:15:31 发表的内容
Harvey老先生既然要谈理论,而且是好象针对我的观点,那我也不得不来咬文嚼字谈几句。还是无意展开。

1.    你前提不对,说明你没有真正了解上次我讲的关于主观和客观的理念。
2.    音响不是艺术,它不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把音响讲为艺术是对艺术理解不正确。下文是,放个CD不是演奏家,讲演奏家是在语义上和概念上的混乱,故弄玄虚。

与此相关的,我提两个问题:


1.    每一次现场音乐会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发生的,比如气候,地点等等,那么每一次现场音乐会的音色都是不同的。按照你们的逻辑,到底还有没有现场原音这个概念?如果有,那又是什么?
2.    一些个小青年在汽车装上很多低音喇叭,他们和一些个发烧友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调了CD中包含的信息的某些方面。那他们到底是不是CD演奏家?




JWang兄千万别误会,这个帖子纯粹是自己发觉身边的发烧朋友的情况而发,绝对没有半点「而且是好象针对我的观点」的意思,何况我根本就没有拜读到你的「观点」,请不要过分敏感。我猜大概在前一个帖子「无奈的接纳」里吧!

说音响器材硬件本身不是艺术,这一点我十分同意;但这个器材经过设计制造者的研究推敲,赋与器材一种独特的气质、回放出来的声音别具韵味的话,我们是不能否认它既已存在的文化气息,相信所有音响迷也不会不承认各国所生产制造的器材,也有各国独特的文化气质。既然是文化,可以说是艺术的表现。

音响是不是艺术?我不去肯定也不否定。我只认为聆听音响是一种文化活动,音响迷能够把音响组合的搭配,调校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效果出来,是不可争辩的事实。这种我觉得调校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的技巧,可以说是独到的技术,或者说是技艺。这种「调校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效果出来」的过程,是不是可以说是不同声音的「创造过程」,要知道:它们是在播放相同软件下,不同的器材、不同的聆听环境「创造」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效果来。

「每一次现场音乐会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发生的,比如气候,地点等等,那么每一次现场音乐会的音色都是不同的。按照你们的逻辑,到底还有没有现场原音这个概念?如果有,那又是什么?」

「现场原音这个概念」我有,它就是当时聆听到的真实声音,但想再次聆听得到却绝对不可能了!

「一些个小青年在汽车装上很多低音喇叭,他们和一些个发烧友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调了CD中包含的信息的某些方面。那他们到底是不是CD演奏家?」

可以这样说。但聆听罐头音乐却是两回事,风马牛不相及!
TOP
2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6#

harvey 在 2005-8-13 19:15:37 发表的内容
david 在 2005-8-13 15:22:18 发表的内容
谁玩儿谁呢?


这不是谁玩谁的事情,而是切切实实在认真的对问题的讨论!


十分赞赏harvey兄的这种“切切实实在认真的对问题的讨论”精神和对科学发烧的倡导与推广,个人也从中受益非浅,谢谢harvey兄!
TOP
27#

楼主的又一个伪问题吧!
TOP
28#

开心果 在 2005-8-13 23:00:44 发表的内容
请教楼主了,这些是不是翻译过来的资料啊,我认为叙述得不好,读起来挺别扭的。


对,是我最近翻译的资料,我已经尽力将文笔写得流畅,想不到仍然令兄台感到读起来别扭,十分抱歉!总之,词能达意便好。
TOP
29#

Dr.PAN 在 2005-8-13 21:49:38 发表的内容
harvey 在 2005-8-13 19:15:37 发表的内容
david 在 2005-8-13 15:22:18 发表的内容
谁玩儿谁呢?


这不是谁玩谁的事情,而是切切实实在认真的对问题的讨论!


十分赞赏harvey兄的这种“切切实实在认真的对问题的讨论”精神和对科学发烧的倡导与推广,个人也从中受益非浅,谢谢harvey兄!


多谢Dr. Pan的支持。我的确有「科学发烧的倡导与推广」这个构想存在心里,希望帖上一些文章令读者能够科学地发烧,更聪明地发烧,更省钱省力地发烧得更惬心!
TOP
3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