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世纪伟大指挥家系列——富特文格勒专集 [复制链接]

查看: 15848|回复: 128
51#

先上一张。[upload=jpg]Upload/2004113992334371.jpg[/upload]
TOP
52#

如果不对日本唱片抱有偏见的话,平心而论,日本人对唱片的制作还是相当认真的,封面设计和印刷很精美,唱片的质量可能是最好的,我本人比较喜欢日本唱片。但在声音的转制方面总是差强人意,这也可能与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观不同有关系。他们也意识到在这方面出了问题,也尝试改善。比如东芝EMI现已采用ART技术制版,声音已好听多了,包括日本DGG。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际版早已绝版或从来不曾发行的录音都可在其中找到,能多听到一些富特文格勒的录音已经很满足,声音差点也就可以接受了。
TOP
53#

凌凌漆 在 2004-11-3 12:01:42 发表的内容
续。
[upload=jpg]Upload/20041131211465804.jpg[/upload]


凌兄"乌那里阿"公司的宝贝真不少,这家公司的唱片极少见。
[upload=jpg]Upload/20041131416884958.jpg[/upload]
喜欢“伟大”缘于听了上面这张录音,首先音效相当好,三乐章弹性速度营造出来的意境之深遂,四乐章引子过后的抢板极富紧张感和戏剧性。
TOP
54#

个人认为是EMI大指挥家系列中最精彩最值得收藏的一辑。富特文格勒逝世50周年后,他的很多录音版权随之解除,期待更多未出版的录音重见天日。
TOP
55#

[upload=jpg]Upload/200411311363145559.jpg[/upload]

不是最好的指环,但是最最感人的,因为有瓦格纳的灵魂在里面。
TOP
56#

转贴:
Wilhelm Furtwangler生平简介

1886年6月25日出生于德国柏林,是考古学家Adolf Furtwangler之子。1907-1909,他在慕尼黑作为助手跟随指挥家Felix Mottl学习。另外他还跟从过Max von Schillings和Rheinberger学习。 1915年担任Mannheim歌剧院的指挥,1920接替Richard Strauss任柏林歌剧院指挥,1922 年又接替Arthur Nikisch任Gewandhaus orchestra及柏林爱乐的指挥职位。之后他担任的指挥职务还包括:1925-1927纽约爱乐客座指挥,1931-1932Bayreuth音乐节指挥, 1930年开始长期担任维也纳爱乐的指挥, 1933年开始指挥柏林国家歌剧院。虽然他担任多个乐团的职务,但他的主要工作还是在柏林爱乐,曾带领柏林爱乐作欧洲巡回演出,由1922至1954年一直担任柏林爱乐的终生指挥,使这支历史悠久的交响乐团能一直保持很高的演奏水准, 特别是Furtwangler担任指挥期间加强了弦乐组的实力,在那时起柏林爱乐的弦乐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
   在二次大战期间,虽然Furtwangler大部份时间留在德国,但曾经保护过在德的犹太音乐家,战后也在审讯中被判无罪。不过1936年由于受到公众的反对,迫于无奈辞去纽约爱乐的指挥一职,1949年再次被迫推辞芝加哥管弦乐团的指挥任命。
   除了是出色的指挥,Furtwangler对作曲充满热情,他本人更希望成为作曲家,他的作品有交响乐、钢琴协奏曲、序曲等。
   Furtwangler是浪漫派音乐的其中一个最有力的代表人物。他以热情,浪漫风格著称, 最擅长演绎Beethoven和Wagner的作品。他指挥的录音很多都被评为最佳录音。
TOP
57#

darajan 在 2004-11-4 0:29:55 发表的内容
mrbighead 在 2004-11-3 23:31:07 发表的内容
说起福特温格勒,我个人有个建议。如果想在最短时间内感受福特温格勒,不妨去听他指挥的莱奥诺拉第三号序曲,里面的加速和渐强再别人那里是听不到的。


那还是比较收敛的。不过,他最后总要疯狂一下。我基本上已经能猜出他在何时会有什么速度。看来富特确实性格鲜明,这点值得歌颂。

还有他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柔美之极。算是我对这位老人家生辰之庆祝。


呵呵,darajan老兄,你何必非要用“疯狂”这个词呢?难道你觉得卡拉扬好,就没有兴趣去听听富老可以带来什么新的启发吗?
TOP
58#

凌凌漆 在 2004-11-3 9:09:32 发表的内容
先上一张。[upload=jpg]Upload/2004113992334371.jpg[/upload]


凌兄这张DG黑胶系列是最近发行的CD吗?这个系列有富特的舒四、海88。
TOP
59#

[upload=jpg]Upload/200411310511450900.jpg[/upload]

也许你会被都灵广播交响乐团吓跑,门德尔松、布拉姆斯小协的演奏者更是名不见经传,但有富特文格勒在,这就足够了,富特并不是一位训练乐队出色的指挥,但他懂得如何激发乐手的灵感,使他们融入到音乐理念当中,而不仅仅是指挥家手中的发声器。所以一些诸如委瑞内拉之类的乐团在富特手中同样焕发光彩。
TOP
60#

ADWS 在 2004-11-2 17:26:45 发表的内容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演唱:Erna Berger、Gertrude Pitzinger、Walther Ludwig、Rudolf Watzke、柏林爱乐合唱团

演奏: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

指挥:富特文格勒

EMI为富特文格勒制作的纪念专集,总喜欢把他的形象定格在贝多芬交响曲诠释者之上。这里三个作品的录音日期是从1937年到1953年,“第九”是特别让人难忘演奏,尽管声音条件很差。

从维也纳爱乐乐团提供的宽广范围和厚重力度来说,这里“英雄” 交响曲是真正宏伟演奏。慕尼黑Herkulessaal音乐厅的声音效果是卓越的,这个录音体现出弦乐和木管的很多精彩细节,特别是最后乐章的优美变奏。富特文格勒的伟大之处在“在葬礼进行曲”中得到了完美体现,这个乐章真的可以作为他自己的安魂曲。

1937年的第九交响曲从力度和震撼角度来说,决不亚于1951年的拜洛伊特版。但是很遗憾,声音特别阴暗,有时模糊不清——这毕竟是录制于二战之前的实况。第一乐章宽阔、豪华,第二乐章充满了焦虑和富于个性的重音。富特文格勒在第三乐章柔板的处理总是让人难忘,这是真正崇高的演奏。EMI的工程师对最后乐章很多地方进行了修补,但是由于它来源于特殊的历史阶段,所以值得向乐迷推荐。

这里收录的第五交响曲是1944年2月的实况录音,乐队和指挥似乎都在面对灾难的挑战。富特文格勒用几乎无法承受的紧张感来指挥,特别是谐谑曲到最后乐章的转折,这时的音乐几乎成为获得胜利的武器。这个录音的效果出奇地清晰,尽管年代久远。(
[upload=jpg]Upload/200411217252937234.jpg[/upload]








http://www.beethoven9.com/conductor/c44.htm



原来仁兄就是“米勒”dx啊!失敬失敬,久仰久仰!
btw,“第三交响曲*”后面打个星号是什么意思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