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麦田之歌 [复制链接]

查看: 15019|回复: 100
41#

我买了一张XRCD,但以后都不会买了。
TOP
42#

felixcat 在 2004-3-19 10:02:43 发表的内容
看过众DX的讨论,我也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现在手头有的全是RCA的Living Stereo那些录音的XRCD,我曾经拿过皮亚提戈斯基拉奏德沃夏克大协那张的普通美版、K2日版、XRCD版比较,在家里的音响系统听,发现除了K2版声音稍有不同之外,其余听不出太多的差别。于是不甘心,插上GRADO SR 60再来,在耳朵比较接近发音源的情况下,我可以分辨出的确在高频上美版和XRCD有点不同。XRCD在高频的电平似乎比美版的要大,因此正如有些DX所说的,声音“发亮”,但是用耳机听一遍XRCD下来,那部大协大概也就30分钟吧,耳朵真的刺得有点不舒服。

所以我有时怀疑,XRCD是否利用增大录音中人耳听觉灵敏的频段的电平分量、声音密度,来形成一种“清晰”的假象?我一直都认为:为了取悦听众的听觉而改变母带原有的声音,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以上仅为本人看法。



喜欢那一种声音完全是十分个人化的事情,无可非议。但如果连电脑音响系统都能听出差别,而你的系统听不出差别,,那么我倒觉得你在家中音响的基本质素或调校是否得当值得检讨,再不然就是我和你对声音(而不是音乐内容)的判断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别了。受到你关于用耳机评判的启发,我也用我的森海赛尔HD600来比较,结果差别两碟差别最大在音响系统、其次是耳机、最小是电脑,后者要稍用心才能说出差别在那里。这当然也是十分合理的结果。
另外,关于你对XRCD工作原理的怀疑,建议先复习一下XRCD的工作原理,或许有邦助。如果由录音师单纯用改变一些录音电平参数来"取悦"听众耳朵这么简单,在数码音响早期就有人去做了。需知道,迄今XRCD全球依然由JVC独家垄断,你能想出来的办法那个专业公司做不到,没这么简单!
最后编辑Dr.PAN
TOP
43#

就我在电脑上听的结果(随机送的harman/kardon音箱),个人认为XRCD的现场感、声音定位、清晰度、鲜活感等均比普通版好。普通版出来的声音有点蒙。
TOP
44#

科研级旗舰 在 2004-3-19 20:02:31 发表的内容
两点感受:1RCD是小日本搞的鬼,而鬼子的东西都有点变态,听多了小日本做后期母带处理(MASTER)的DD就知道了;


推己及人,由我国做后期母带处理或者引进版权再版的DD呢?如果这样得出来是什么结论?
TOP
45#


刚才用我的最便宜的音箱,110元一对的麦蓝,把以上两个版本作了反复试听,得出了极有可能是错误的结论:好象XRCD好些……
当然,不排除是麦蓝在搞鬼。
最后编辑阿龙
TOP
46#

从电脑的AB比较,应该是XRCD胜.
TOP
47#

我不是很懂技术上的事,不过按一般的理解,用什么方法上传对两种CD都应该是公正的才对啊。
也许PAN老再把过滤器关掉再上传两次做个对比?
会不会又存在这样一种可能(现在的可能性真多啊)?关掉过滤器后上传的音乐仍然不能证明XRCD不如CD?然后有的DX会说,一定得用高级的器材才能听出差别来,那么我们得再集体上PAN老家作一次对比了?
那这一切不是都白忙了?
上PAN老家作过对比,如果还是XRCD胜出的话,仍然存在很多的可能性。比如DX们私下会不会说(当然不好当面说了):一:由于PAN老年龄偏大,对于高频已不那么敏感导致的听感不正确。
二:或者PAN老家的器材是照着XRCD来调声的,因此把过多的高频调暗了,反过来普通CD也就不好听了。如果这样我们还得多找几家试听一下,再得出个百分比……

我看这事还是别对比了,不会有结果的。如果有结果,现在上传的这个不就是结果吗?
最后编辑阿龙
TOP
4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9#


让我把重大的观点说的俗一些。
有两种人:

一种如龙兄与我。
我喜欢咖啡和红酒,到很多国家一下飞机就找这两样东西,买,喝,比较。带回来,和家人朋友神侃。就喜欢这口儿。你要让我每天喝一样的,打死也不干。
在这点上,龙兄也一样,只是我俩喜欢的对象不同:
阿龙 在 2004-3-19 16:37:56 发表的内容
千万不要是同一个人啊!
每次换一个兔女郎,个个都长得跟玛丽莲梦露似的……


另一种:
我中午就餐的中餐馆老板娘指着角落里的一个德国老头说:这老头几年了,天天中午来,每次要一样的东西吃,无论主料配料,你给他换一点儿别样的,他就能吃出来,就要让你换回去。你对他说,每天吃同样的东西你不烦吗?他会说:我就觉得这个好吃,为什么要换?这样的德国人还真很多。

不知道与现在的讨论能不能沾上边儿?很多对音乐版本的争论与人的心理和性格有关系。
TOP
50#

如果仅仅是因为太HIFI而变得不耐听,就有点解释不过去。如果是“低频过量”、或者“高频太亮”、“中频有点薄”之类的理由,当然就可列入“不耐听”。但是有这种理由的碟还能算作“太HIFI”吗?应该说“太不HIFI”才是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