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麦田之歌 [复制链接]

查看: 15031|回复: 100
31#

Dr. Pan兄,我会另起一个帖子说说我对XRCD的认识,届时欢迎讨论。另外请问一下,您转换MP3的时候是否用Lame软件呢?
TOP
32#

哈哈! 龙兄我真服你也,难道没有这么复杂的脑袋就做不了作家吗?
TOP
33#

以上话有感于参与论坛的多次讨论而发
TOP
34#

阿龙 在 2004-3-18 23:56:18 发表的内容
我没有买过一张XRCD,主要是嫌贵。也没有机会作过对比。
说句可能得罪人的话,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因为觉得太贵,就尽量把它往坏想?
按说更HIFI就等于更好才对啊,怎么又变得不耐听了呢?
就拿普通版的来说吧,我们总是追求好的录音,对那些很HIFI的总是视之为天碟。从来不会说,那些录音差一点的要比HIFI一些的耐听。可是到了XRCD怎么又倒回来了呢?
如果大家一致认为XRCD不如普通CD耐听,那么最好让JVC听到这个呼声,最好羞愧得它不好意思再生产这么不耐听的产品出来。
不过事实好象是,XRCD的品种正在越出越多……
天哪,买XRCD的人的钱多了撑的,还是他们根本就听不出来这玩意一点也不耐听?
我瞎说的啊。再次声明我从来没拿两者做过对比,因为我一张XRCD也没有。
不过人家要送给我,或者和我的普通版对换,我可能不会拒绝……


龍兄真高人也,從未聽過 XRCD  也可推斷出兩者的分別。
TOP
35#

fever 在 2004-3-20 0:10:27 发表的内容
MOKA  兄,你怎知那德國老頭以前不是天天吃不同的食物呢?如果你問他每天吃同椂的東西不煩嗎?他一定會對你說,要每天吃不同的東西才煩呢。



照Fever兄您的意思,我们现在还年轻,所以要每天换不同的... ...“兔女郎”。
要不,等老了,连什么是烦都搞不明白了。哈哈。
TOP
36#

听下来AB,还是XRCD略胜一筹
TOP
37#

我觉得Lame还是挺好用的,基点里推荐的那个外壳程序是相当好的。

只要在“设置”一项里面,把“保留所有频率”前面打上勾即可。另外还有一项“心理声学分析”,我一直很矛盾是否选上,现在我仍没有比较好的结果。

其实大部分MP3转换软件都会对声音频率作处理的了(包括Lame这个比较专业的),只不过它是一个编译过的可执行文件,用户不知道其具体源程序算法而已。还是听回CD比较好。数码技术若要大飞跃,还得靠SACD等新制式,我觉得往高取样率方向走、并且录用优秀的制作工程师,SACD最终将会取代LP的。

其实麦田那个录音的普通版CD制作未必很好,实话实说我买回来之后只是听过一阵子就一直没再听了(我主要图的是里面的歌好听,录音倒是其次)。
TOP
38#

科研级旗舰 在 2004-3-19 20:02:31 发表的内容
两点感受:1RCD是小日本搞的鬼,而鬼子的东西都有点变态,听多了小日本做后期母带处理(MASTER)的DD就知道了;
第二,<麦田之歌>里面的民谣歌曲太好听了,完全不沾人间浊气的感觉.十足的天籁


但无论如何,"小日本搞的变态"确实令CD的数码技术取得明显进步,通过大量对比已证实单纯K2技术处理过的CD已经比原来有明显进步,XRCD是更上一层楼。如果再研究一下XRCD的工作流程及主要内容,就不能不佩服小日本在这方面技术的先进性及严谨性,起码在商品经济及竞争剧烈的国际市场中,迄今XRCD还被JVC独家垄断。

为确保声音质素,這項獨家技術包括以下重點:
1. 使用最高品質的模擬母帶再生,以杜絕數碼錄音難以克服的先天缺陷,音質更具備高度的自然感和活生感。
2. 使用JVC獨家開發的K2超級數字編碼器,進行模擬/數碼的轉換,這個20bit、128倍超取樣的模/數轉換器,可提供108dB的動態範圍,誤差0.05dB的平直頻響曲線,並極大地消除了低平信號的諧波失真。
3. 經K2超級數位解碼器編碼的20bit數碼信號被送入SONY PCM-9000光碟錄音機中,以磁光碟形式記錄,這樣的數碼儲存方式遠比傳統製作過程慣用的U-matic1630格式磁帶有更好的穩定性。
4. 20bit的SONY PCM-9000光碟進入JVC橫濱的CD加工廠後,再用K2超級數位編碼器將20bit信號轉換成16bit。值得一提的是,JVC這套K2數碼系統在20bit轉換成16bit時,保留了低電平信息的完整性,也保證了真正16bit錄音的動態範圍。
5. 16bit數碼信號經過EFM(8-14調製),被送至JVC另一個K2激光刻錄系統。這個刻錄系統與K2超級編碼系統一樣,所有電纜和連接都用SDIF-2接口,並由字符時鐘分配到其他步驟,以消除Jitter --【抖晃】的產生。
6. 為使數碼傳輸更為精確、穩定,xrcd2製作時所有設備的電纜連接均使用特別的SDIF-2接線端,測試證明,SDIF-2的數碼音頻傳輸性能遠高於AES/EBU的常規工業標準,是當今最超級的數字音頻傳輸標準。
7. 製作xrcd2的所有設備均經過獨立隔離濾波的電源供應器,以提供更純淨的電源,減少系統運行時不純淨交流電對數碼的雜波干擾。
8. 製作CD的片基和反射材料(包括24K金、純銅和鋁)也經過了大量的聽音測試,最後選定鋁反射層能提供最好的音質。
9. 整個xrcd2的製作系統從頭至尾除了嚴格的數碼測試,最終還要經過音樂家、製作人、工程師乃至資深發燒友的反覆聽音測試,是真正主客觀结合。
  
它的工作流程见于下图: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923273582554.jpg[/upload]
最后编辑Dr.PAN
TOP
39#

都是从基点学来的,应该是吧。
TOP
40#

我没有误会啊。我说过我从来没听过XRCD,所以并不想成为它的卫道士。但我有以上疑问,故而提出。
其实如果大家都能证明XRCD不如CD,我也很高兴,可以更心安理得地不买它了。问题是,从这两个黄教堂的比较中,我还是觉得XRCD好些啊。我不能欺骗自己的听觉。
也许我的听力真的存在问题?比如我特别喜欢的35A声音,很多人都不以为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