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麦田之歌 [复制链接]

查看: 15022|回复: 100
21#

这个版本我只有cd,所以从没比较过.刚刚在公司听了一下.用的是我在公司电脑上常用的两个廉价耳机.一个是索尼E888,一个是KOSS35.都是3,4百元的东西.所以结果也只供参考罢了.两个耳机索尼的高音优秀,细节多一些.koss的低音澎湃.一开始我用koss听了几遍,基本没有太大区别.后来用索尼888听,感觉xrcd的高频成分比cd要多一些,这多的一点一开始没有感觉,对比之后感觉反而是cd更顺耳一些.cd的人声似乎比xrcd更饱满.不过我的听力一般,尤其对高频不算敏感,随便说说罢了.
TOP
22#

诸位如果想讨论XRCD,不妨跟我今天下午新写的帖子吧(好像这个帖子已经被冲到第二页了,有的朋友可能没看到):
http://www.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47418&ntypeid=11
TOP
23#

忘了跟Dr.Pan说,试听不用放在两页.放在同一页里也没有问题.下面的播放是可以控制暂停的,可以先听一个再听另一个.
TOP
24#

这么快又到内分泌了?
嘿嘿,我感兴趣的话题。
只是用来说明本贴主题的话,这弯绕得大了些。
TOP
25#

看过众DX的讨论,我也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现在手头有的全是RCA的Living Stereo那些录音的XRCD,我曾经拿过皮亚提戈斯基拉奏德沃夏克大协那张的普通美版、K2日版、XRCD版比较,在家里的音响系统听,发现除了K2版声音稍有不同之外,其余听不出太多的差别。于是不甘心,插上GRADO SR 60再来,在耳朵比较接近发音源的情况下,我可以分辨出的确在高频上美版和XRCD有点不同。XRCD在高频的电平似乎比美版的要大,因此正如有些DX所说的,声音“发亮”,但是用耳机听一遍XRCD下来,那部大协大概也就30分钟吧,耳朵真的刺得有点不舒服。

所以我有时怀疑,XRCD是否利用增大录音中人耳听觉灵敏的频段的电平分量、声音密度,来形成一种“清晰”的假象?我一直都认为:为了取悦听众的听觉而改变母带原有的声音,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以上仅为本人看法。
TOP
26#

felixcat 在 2004-3-19 15:29:05 发表的内容
Dr. Pan兄,我会另起一个帖子说说我对XRCD的认识,届时欢迎讨论。另外请问一下,您转换MP3的时候是否用Lame软件呢?


很抱歉,我是百分百的电脑盲。压制mp3过去是按基点的办法,现在用朋友安装的称为动态mp3的Alto MP3 Maker软件,但确可查到编码引擎为LAME-ENC.DLL的记载,我完全不懂其含义。由于只有1分46秒,故压缩这首歌设定最高比特数为192kbit/s,最低比特数为128kbit/s ,如果有3分多种以上的曲目,只有再降低比特数 ,录制质量更差,否则超过论坛规定4MB无法传上。
有关电脑知识及应用之不当,我真心实意地向你请教。
TOP
27#

felixcat兄,巧了,关于这个黄教堂的录音我曾经有一次和一位录音师尚东谈到过。
先说一下尚东,我只和他打过一次交道,他还在他最得意的作品《青叶城之恋》上签了名送我一张。在早期雨林的产品都是他录的,那时的雨林是它的黄金时期,录音不光发烧而且自然,平衡度好。后来尚东离开后的雨林,个人感觉每况愈下。
说回那次,我和斯巴克的马经理等人去参观他自己的录音室(正在拍一部纪录片),当时他那里有一些历史录音《长征组歌》之类的,他正在重新制作。还有一些别的公司录音不是很理想的作品,也交到他这里来调整一下,其中就有PAN老最喜欢的那张无伴奏合唱(爱必希产品)。的确有些录音上有暇疵的作品经过他调整后是好多了。
他说还尝试过把国外一些发烧碟重新作些混音处理,当然并没有推向市场,只是做着玩或者练练手。当时给我的感觉他的确在国内算是很出色的录音师了。
正巧当时他的工作台上就摆着这一张黄教堂。我问:这张你也想重做一次?
不不。他摆手说:“这张我可做不了,实在是太完美了。我只是作为录音典范放在这里听听。”
我觉得他对这张碟的评价很高。
会不会又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这是我现在最习惯的思维,先把可能性说出来)就是这只代表他个人的审美取向,其实黄教堂并不那么好?
最后编辑阿龙
TOP
28#

虽然得出了这个结论,我还是有点心慌慌。
会不会是我的耳朵太不灵光了?
顺便问一句,有谁想拿XRCD和我换啊?我真的很想听听是什么效果。
TOP
29#

不好意思,我这人可能确实没治了。还是觉得XRCD好。
会不会又存在一种可能,绝大多数XRCD都不如CD,但是碰巧只有黄教堂的XRCD好过CD?
TOP
30#

论坛中之现象:SACD不如XRCD,XRCD不如CD,CD不如LP,LP不如母带,总之一句话,新不如旧!不知是社会之现象还是论坛之现象,不知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