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oncerts in Hamburg ! [复制链接]

查看: 12343|回复: 91
51#

MOKA胸的访谈录,GOOD!!!!!!!!!!!!!
!!!!!!!!!!!!!!!!!!!!!!!!!!!!
TOP
52#

好文!
MOKA兄在汉堡有点文化使者的味道了。不知有没有与这位“G”大人谈到中国古典市场的一个有趣现像:在国内,坚持消费正版古典制品的市场,几乎由一群音响发烧友支撑着。
其实讨论一下两国爱乐者的文化心态也会很有意思。德国历史上有过太多音乐巨人,所以他们的听众对音乐的触摸就像在把玩家里的家具。中国的爱乐者则不同,翻开厚厚两大《音乐圣经》里面的历史与我们没多大关系,因此界限分明。爱古典的都很“铁杆”,不爱的压根儿也不关心。(在德国不会这样界限分明吧?也许更多的是处于中间地带的人们,听古典音乐只是他们生活的一个部分,因此这个层面有更大的群体。这只是我的一种推测。)也许中国听众的这种爱有点无厘头?因为我们太喜欢把一种选择或者是判断与“民族自豪感”之类联系起来了,而这里怎么也挨不上。也许又正是因为“怎么都挨不上”,这种爱才显得更纯粹?
好象又回到春节期间我们讨论的那个话题上去了?
最后编辑阿龙
TOP
53#

MOKA  兄的文章真是發人深省。這世界上,高質素的演奏家多不勝數,但高質素的觀眾卻是難求,在亞洲,也許只有日本和韓國還有不少高質素的觀衆,但水平一定比不上歐洲的。英國是一個很奇怪的地方,在過去幾百年的古典音樂史中,英國作曲家連一百名也擠不進,不要說德國、奥地利、俄國和法國等重量級作曲家輩出的國家,連芬蘭、波蘭,捷克和匈牙利等小國也比不上,但在過去的幾個世記,每個出名的演奏家或樂團,都以能到倫敦献技為榮,就因為英國有全歐洲公認最有質素的觀衆。反觀我們,有質素的觀眾不是沒有,但...............連 MOKA  兄到了漢堡也............,那我們還在這兒發什麽白日夢!!!
TOP
54#

经常说话,只是不敢大声说:)
TOP
55#

增见识。。。。。
TOP
56#

欣赏古典音乐,太拿它当回事了不行。太不拿它当回事了也不行。
TOP
57#

阿龙 在 2004-6-11 20:03:24 发表的内容
欣赏古典音乐,太拿它当回事了不行。太不拿它当回事了也不行。



龍兄,悄悄地告訴你,管它古典不古典,好聽的便聽下去,不對耳的索性換掉或睡覺便是了,要像 MOKA  兄那般過份認真,是.....太.....累..... 了。
TOP
58#


好帖
很好帖
确实好帖
少见的好帖
真 TMD 好帖
难得一见的好帖
千年等一回的好帖
好得不能再好的好帖
惊天地且泣鬼神的好帖
让人阅毕击掌三叹的好帖
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好帖
让人奔走相告曰须阅读的好帖
让斑竹看后决定加精固顶的好帖
让人看后在各论坛纷纷转贴的好帖
让人看后连成人网站都没兴趣的好帖
让人看完后就要往上顶往死里顶的好帖
让人看后不断在各种场合重复引用的好帖
让人一见面就问你看过某某好帖没有的好帖
让人半夜上厕所都要打开电脑再看一遍的好帖
让个读过后都下载在硬盘里详细研究欣赏的好帖
让人走路吃饭睡觉干什么事连做梦都梦到它的好帖
让人翻译成36种不同外语流传国内外世界各地的好帖
让人纷纷唱道过年过节不送礼要送就送某某帖子的好帖
让国家领导人命令将该帖刻在纯金版上当国礼送人的好帖
让网络上纷纷冒出该帖的真人版卡通版搞笑版成人版的好帖
让人在公共厕所里不再乱涂乱化而是纷纷对它引经据典的好帖
让某位想成名的少女向媒体说她与该帖作者发生过性关系的好帖
让人根据它写成小说又被不同导演拍成48个不同版本的电影的好帖
让某名导演跟据此帖改拍的电影在奥斯卡上一连拿了11个奖项的好帖
让人大代表们看完后联名要求根据该帖的内容对宪法做适当修改的好帖
让人为了谁是它的原始作者纷纷地闹上法院打官司要争得它的版权的好帖
让各大学府纷纷邀请该帖作者去就如何发表优秀网络文学为题目演讲的好帖
让人为了该帖而成立了各种学会来研究并为不同的理解争得眼红脖子粗的好帖
让美国警察于今后逮捕人说你有权保持沉默还有权阅读某某帖子要不要啊的好帖
让本拉登躲在山洞里还命令他手下冒着被美军发现的危险去上网下载来阅读的好帖
让萨达姆被捕时被发现他随身携带的除了一把手枪之外还有的就是它的复印件的好帖
让比尔盖茨在懂事会上发给与会者人手一份该帖命令仔细阅读后才讨论其他事宜的好帖
让诺贝儿奖理事会破天荒地因该帖的出现而开会讨论一直决定今后设立最佳帖子奖的好帖
让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将它译成宇宙语由中国神州六号升空后不断播放看有没有外星人的好帖
让人看完后IE锁死连瑞星诺顿都没法修复只好格式化硬盘重装启动后主页显示的还是它的好帖
TOP
59#


你还别说,我在此地音乐厅见得最多的亚洲人就是日本人,韩国人和中国人,当然是从面相和语言上判断出来的,没有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东亚人热衷于古典音乐并取得一定成绩应该和经济的水平及较开放的文化、宗教背景有关系吧。

MOKA  兄,能在歐洲名城逗留的亞洲人只有兩類,一類是有米的人,包括遊客和商人,另一類是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包括留學生和跨國大企業註外國高層員工,如我屬以上兩類其中之一,能長時期留在歐洲,我相信我看的古典音樂會一定不會比 MOKA  兄少。
TOP
60#

我觉得听音乐会只是热爱音乐的路径之一,通过别的方式也可以达到的。再说FEVER兄能够亲临现场的机会已经比我等多了。我在珠海很少能看到这类演出。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听过的最好的乐团就是前中央交响乐团,李德伦指挥。还是二十年前在桂林的事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