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oncerts in Hamburg ! [复制链接]

查看: 12342|回复: 91
21#

Moka 在 2004-3-17 23:22:05 发表的内容
Fever兄,问您一个问题:

一九七三年三月三日,  在香港中環的大會堂音樂廳, 第一屆香港藝術节有一場獨唱會,不知您是否听了,还记得是谁吗?


MOKA 兄,很對不起,我是從不去聽獨唱音樂會的。你是否真的很想知道那獨唱音樂會是誰開的嗎?
TOP
22#

MOKA兄的书要出不是件难事,我可以帮你向出版社打听一下。有商业价值的,人家自然抢着要,没有商业价值的,自己掏书号钱,有几万也搞定了。
我觉得你的书图文并茂,而且内容上以汉堡的音乐生活为主,再加点别的,应该出版社会有兴趣。
如果老兄再来点身体写作就更好了。
TOP
23#

请问在德国那里,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 会有演出吗? 难不难听到? 因为在 广州市这几年都没有演奏过。
TOP
24#

好帖,我可是看了三遍的,真是羡慕!期待新作!!!!!!
TOP
25#

很有水平的报导,辛苦了。谢谢Moke兄将我们的视野扩展到遥远的国度。尽管国情不同,但无论如何,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TOP
26#

mydisc 在 2004-3-17 10:04:38 发表的内容

   德国的古典音乐会当然比中国要多得多。

   不过,有一个现实是不可回避的:全世界的古典音乐市场都在日渐萎缩,德国也一样——唱片市场,演出市场···音乐家的演出报酬在降低,音乐会的票价也难有涨势。

   倒是在中国,古典音乐仿佛是方兴未艾:爱好者人群越来越大,音乐会越来越多,唱片销量逐年递增。

   然而,一流音乐会的票价高得令人咋舌,动辄标价上千RMB合上百欧元,即使是最铁杆的德国乐迷前来,也会摸摸口袋摇摇头离去的。
   二流的甚至末流的“野鸡”团体的演出,叫价竟然也敢与欧洲的一流音乐会持平。
   中国的演出市场难见真正的市场培育者和建设者,难见有真正社会责任感和经济战略远见的艺术发展商,而充斥着的尽是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唯利是图、罔顾未来的投机商和暴发户。
    而唱片市场呢?众所周知,香饽饽的绝大部分,被从来不建设不创造的盗版商们拿走了,真正建设过和创造过的唱片厂商们,有几个能真正赚大钱的?结果,李逵难以为继,李鬼却大行其道,好东西越来越少,爱乐者的精品口粮难以觅求···



我就借着Mydisc兄的话接着说下去。

初到德国时,中国的古典爱乐人多少都会如我一样,心中有种朝圣的心情,自然一些想法与现实脱节。赶上去年过来时又是音乐会的淡季,所以我也曾对此地古典市场大失所望。

可现在,我的观点变了。
我还举汉堡音乐厅为例。一年的演出安排早早就出来了,向公众印发。每月也有详细内容和时间表,可在很多公共场所随手得到。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72216880310.jpg[/upload]

这是我在中午经常光顾的小中餐馆拍下的。有各种文化活动的信息。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722165275586.jpg[/upload]

这是在地铁站张贴的汉堡文学宫的海报,由有关各种文学题材的讲座,还有历史和哲学沙龙。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722173791019.jpg[/upload]



回过来再说音乐厅。
国内很多大城市有设备很好的音乐厅,可都在为演出太少难于经营发愁。我想,你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汉堡音乐厅是个什么状态。
我只抽出3月27~28日两天的节目安排,你看看吧。其中Kleiner Saal是小音乐厅,Großer Saal是大厅。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722214364302.jpg[/upload]

从3月1日到31日天天有音乐会,有些天还不止一两场。而且很多音乐会的节目单上就已经印出出演人2005年的计划。
再说票价。
独奏音乐会顶层票价20欧元,下面最高80~100。交响音乐会一般的和独奏的差不多,要是大腕儿,象下面这两口子,你猜猜看,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722224175588.jpg[/upload]


最顶层最便宜的票也要140 欧元。我就没看。
节目单中印成红字的是可以买套票,能便宜30%。

所以,又归结到我说过的话:怕的是你没有钱或是没时间!
最后编辑Moka
TOP
27#

Dr.PAN 在 2004-3-17 21:14:19 发表的内容
很有水平的报导,辛苦了。谢谢Moke兄将我们的视野扩展到遥远的国度。尽管国情不同,但无论如何,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谢谢各位版主和DX们的关注。

是共同的志趣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TOP
28#

你不来就不好玩了.
TOP
29#

Moka兄好文!
TOP
30#

我比较喜欢意大利人。热情,开朗,精力充沛。

Pollini已经年过50,走上台前还是三步并两步,老成中透着精气神儿。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617243299251.jpg[/upload]

Pollini选了Schoneberg的Op.11三首钢琴曲开场,新鲜,一下子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全场静静的,听Pollini用力砸着琴。

我只知道勋伯格是犹太人,自学成为作曲家。凭借着我对勋伯格这点儿可怜的知识,我努力地听,试图把一个个音符联结成旋律,变成线条,勾勒出图形和结构;把一个个和声变成色块,渲染出画面… …我猜想这是战争中隆隆的炮声,那是扭曲的心灵在哀鸣……还是不行,到处是不谐和音,混乱的节奏,破碎的乐句。越听越觉得莫名其妙,我开始走神儿…

…有了上次听Schiff的经验,这次本想偷个懒,演出前再买票。没想到Pollini这么有魅力,下面两层的票都已卖完,我又因为花了时间站队买票,进来后,在不对号的第三层都已找不到合适的位置。你看看这人… …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617252892001.jpg[/upload]


…看来,汉堡人还真喜欢Pollini,而且年轻人还挺多。他们真能听得懂Schoneberg吗?

看看Pollini今天还弹些什么,…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617262623963.jpg[/upload]


下面一首是舒曼的。
有人说舒曼模仿大他40多岁的贝多芬。是不是模仿先不说,我倒觉得他俩人是最具日耳曼个性的作曲家。

在逐渐深入具体了解德国的历史和德国人的过程中,我总能隐隐感到他们心底的一种傲气。与意大利人接触一段后,你会经常想到罗伯托.贝尼尼,人不错,就是闹腾;与法国人接触一段后,你又会想到“大鼻子情圣”,更典型的应该是“芳芳”,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发神经。英国人就不用多说了,自German Conquest之后,他们从日耳曼人那里传承了不少东西,表面上很“君子”,可骨子里其实并不大气。

对我们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德国人的形象是什么?你听巴赫,听贝多芬,听瓦格纳,会听到不同的傲气。舒曼的东西虽不像那几个人的多,可还是这两个字:傲气。你去听他的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我要特别提一下他的[交响练习曲]。威严雄壮的进行曲节奏,惊天动地的和声。德国人真的喜欢这种风格,有时他们的民歌我都觉得特别适合在希特勒检阅军队时唱。

Pollini终于弹完了勋伯格,真不敢相信全场竟然起立,鼓掌,跺脚,欢呼。Pollini竟然返场三次谢幕,实在搞不懂。这些大度的德国人,他们是否真的被幽荡在勋伯格音乐中那些不散的犹太冤魂所打动?

Pollini继续用舒曼刺激着汉堡人的热情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617304197023.jpg[/upload]

我听舒曼并不多,可很喜欢。总的感觉他不像贝多芬那样接近神。从他的音乐中能听出一个普通德国人的感受,只是他具有超常的敏锐和表达能力。这和他的那些琐琐碎碎的生活经历有些关系。
克拉拉可能出于职业的原因死活看不上当时大红大紫的李斯特,舒曼也跟着说李斯特的品位,特别是他的作品糟糕透顶;他喜欢肖邦,可肖邦却说他的[狂欢节]根本无音乐可言。汉斯利克说舒曼和瓦格纳都称对方是“impossible person”,他说瓦是饶舌妇,瓦说跟他简直没话可说。民间还流传着他如何与克拉拉一起折腾老岳父的趣闻。

可他的幻想曲op.17真是写得激动人心,优美之极,美得真可以和肖邦最美的曲子比一比,多的还是肖邦所没有的傲气。以前听舒曼的这首不多,所以在我来看,Pollini这首还弹得不错。而我的德国朋友却严肃地说:太粗。

下半场的肖邦都是很熟悉的曲目,我越听越觉得真是应验了朋友的论断。

以前听Pollini的录音,一直的感觉就是直白。现场听,我格外用心,越发感觉到他的直白。到了Encore,他弹肖邦Ballad No.1和练习曲No.4 Op.10的时候,你知道我是什么感觉?我感觉他就是在跑,而且是一个十五六岁的毛头小子在琴上飞跑。好像纯粹是在卖弄技巧,可肖邦的这些曲子里又没有什么太高难的技巧。多了我也不想说了,与Perahia那样善用脑的钢琴家比,Pollini缺乏钢琴大家应有的严肃。对这一点,我听了Brendel的现场之后就更加确信无疑。以前我曾说Schiff在卡内基也许会受冷遇,对善于控制现场和市场的Pollini,我不知怎样说,我感到困惑。

我的德国朋友说:在我心里,Pollini已不是一流的钢琴家了。

好了,说点儿闲话吧。
当Pollini演奏舒曼幻想曲第一段近尾声的时候,旋律柔美,全场寂静。我突然感到鼻子发痒,心里想此时千万不能打喷嚏。平时经常大声打嚏以求快感的我,此时却想尽办法来阻止、化解。最后实在挺不住了,我想,要用鼻腔后的某个部分控制住声音,把脸埋在臂窝中,打吧!这一控制不要紧,我打出一个声音巨响巨怪的喷嚏!盖过琴声已不是问题,问题是这声音太怪了!人们在往我这边看……我身上一下冒出了汗。

可是,你说说,我有什么办法?
最后编辑Moka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