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617181920212223» / 5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调声心得汇总———————“四分频”的镁声旗舰电源线—... [复制链接]

查看: 886856|回复: 565
191#

*多个香炉多个鬼

.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意思是说玩音响,环节越少越好。但也不能绝对化。例如合并功放环节最少,但即使是最顶级的合并机,也往往比不上价位相当的前后级。还有烧友按照这个说法,推荐CD机直入后级的玩法(加无源前级,或者利用cd机和后级自带的音量调整),说环节最少,声音最纯净等等。镁声还真这么玩过一段时间,声音的确很纯净,但缺乏实体感和密度,是很假的声音。

.

在有些场合这句话是有用的。例如镁声远程和烧友交流调声,如果对方的系统太复杂、器材太多,有噪声或者出恶声,镁声会建议把器材精简到能出声的最少件数,其他无关器材的接线全部拔掉,听听最初始的声音,然后再一件件加上去。哪件器材加入引发了噪声或者恶声,那就找到原因了。空间的调整也是用这种方法。

.

放张自己拍的照片吧,文字太长看着累。




*音响线材无好坏之分,只是风格差异。刚好能补上自己系统的短板,就是好线材。买几千几万一条顶级线材的烧友都是人傻钱多!

.

记得自己还是初烧一枚的时候,刚刚能听出线材的区别,便开始折腾线材。但进口品牌线材动辄几百几千上万,囊中羞涩,实在买不下手。看到这个高论,恍然大悟:淘街那么多一百、几十的线材,声音各不相同,只要多听多试,总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系统的,那不就相当于省了几千块吗?

.

抱着这种想法,镁声那段时间折腾了几十种各种来历的低价线材,虽然声音的确各不相同,但其实都有共性:要么尖锐噪杂,鲁莽粗野,要么昏昏欲睡、死气沉沉。就连最简单的音场都呈现不出来,结像更是虚空缥缈。当时镁声的耳力不足,都是反复切换或试听很久才发现问题,花费巨大精力,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

后来镁声知道,好线材是需要设计的,而不是瞎碰。剪一段线基,装上头尾,就能得到好声音,这个概率几乎为零!就拿当年红极一时公认性价比高的某隆3001单晶铜电源线来说,(现在还是很热门,进化到了第三代,而且高仿假线也有了),装上原厂头尾,总成本大约2000多元,客户用我的一半价位的百灵鸟一对比,立即淘汰掉。

.

还有一次,网上某位神人大吹某某线,说不到3000一条的入门线,都能干掉很多万元级。镁声看了网站的介绍,不就是顺绞无氧铜三股线加上屏蔽吗?在导体、结构方面都没有创新之处,也没啥技术含量,凭什么这么夸?!但枪文写得梦笔生花,实在令人割舍不下。不信邪,买条来试试吧。结果买回来一插上器材,果然大呼上当。退货是不可能的,只好留着当反面教材。(打五折有人要吗?98新带包装的欧洲热门品牌。)

.

所以镁声认为,线材市场目前虽然鱼龙混杂,但精心设计制作、反复优化是能做出高素质的好线材的。进口名牌产品的高端系列,虽然很贵,但一定是有效果和价值的。别以为玩顶级器材的大烧都是傻瓜,他们的消费观比多数像镁声这样的少米阶层要更加精明和科学。

.

镁声其实很理解那些追捧甚至盲狙进口名牌线材,却不考虑国内可试听的DIY产品的烧友,因为事实上折腾名牌线材比玩DIY产品折损率要低。所以镁声线上市,全系列均可以14天试听包退,避免烧友买了不合适的线材折让亏损,还坚持执行一年内店内升级九折回购的承诺,避免镁声线流向二手市场,从而让镁声线客户的投入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值。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92#

一个可以采用的技巧是:测试前先把音量开到感觉略吵的响度,然后换上待测试器材,如果感觉不吵了,而且细节没有缺失,三频没有失衡,情感(音乐的微弱起伏)更加饱满,那这就是正确的变化。更加妥善的办法是:听几天之后,再撤下该器材,如果觉得声音变得索然无味不吸引你了,那么恭喜您,终于碰到了好的器材!

靠,美声兄,这么古老的技术,我一直这么干的。还有就是要把器材搬回来听,跑到院子里听,哈哈哈哈哈
TOP
193#

还有,说道古河线,只要跑到厂里看一遍,就什么都知道了点。
TOP
194#

还有,说道古河线,只要跑到厂里看一遍,就什么都知道了点。
力行 发表于 2021/4/18 19:14:52

谢谢您的关注和指导!镁声孤陋寡闻,不知道您是否有去古河厂看一遍的路子,可否透露一二。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95#

.

焊接还是压接,这是一个问题——

.

烧友diy信号线和喇叭线,买端子时总会遇到这个问题,压接和焊接,到底哪个效果好呢?网上搜一下,两种都有很多支持者,更有网贴传说某某顶级线材,连电源线尾插也是焊接的,正是这“惊天一焊”,成就了非凡音质。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网上分歧这么大,镁声只好买了同品牌的焊接版和压接版接头来对比。专业焊台、不同风格的焊锡、进口压接工具,仔细处理线头、控制不同的压力……(以下省略5000字)

.

对比下来,压接清澈透明,无染色;而焊接会带上焊锡的声底,好的焊锡能给声音加分,不好的焊锡会让声音变暗变蒙。最终的处理方法是,如果有高素质的平衡度好的线基和接头,可以用压接,比较省心,容易操作;如果线基和接头个性比较强,需要调声,那就用对应的不同风格的焊锡进行焊接和调声。(好在有的端子是压接焊接两用的,可以先压接,再焊接。)

.

需要说明的是,电源线一般是不能采用焊接的,因为焊点不合格的话会发热,极端情况可能造成焊锡融化线头脱落,引发短路或触电事故。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96#

能量是守恒,线材的三频分布的总量是一定的,中高频好了,低频就会差,中低频好了,高频就会差。没有线材能真正做到高中低频都好,除非把音量调大。同样的道理:动态大了声音就会粗,音场和结像好了包围感就差,厚润了解析就降低,解析好了声音就变薄……

.

和客户交流时往往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客户的系统低频不足,或者声音木讷,当镁声推荐了合适的线材之后,客户往往就会问,这条线低频好了,高频会不会变差?声音鲜活了,会不会显得嘈杂?----潜意识中其实就存在前面的误区。

.

对于入门器材和入门线材来说,的确存在上述现象。力大就声粗,细腻就无冲击力。在镁声还没有全面掌握做线的窍门的时候,也落入这样的怪圈。因为那时diy线材往往就是通过材料的取舍来调声。例如希望高频变好就用镀银或者银线,希望低频有力就用单支,希望中频厚润就用镀金线,希望声音柔和就用多股细丝。还可以把不同材料、镀层的导体组合在一起使用,起到互相弥补、取长补短的效果。

.

这样的调声路径有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会走偏:高频好了低频就差、反之亦然。多种导体按不同比例组合在一起,可以取得较好的平衡度,但往往又会让声音变散,不聚焦。为解决这些问题,镁声艰难地摸索了好几年的时间,甚至多次山穷水尽打算放弃……

.

现在,镁声知道,线材设计调声远不止材料取舍这一种方法,完全可以利用同一种材料,做出不同的声音。例如在其他声音要素都不改变的情况下,只增加低频的下潜和量感,效果之明显,就和用了EQ或者加了超低一般。好的线材,是完全可以做到两端延伸都变好、中频饱满、背景变黑、细节增加——可谓万千宠爱,集于一身! 这样的线材,才是有技术含量的好线材。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97#

             对镁声绕梁大哥致以最真挚的敬意。为了让广大烧友少走弯路,无私分享了这么多自己付出很大代价反复实践得到的宝贵经验。今天一天都在看镁声绕梁大哥的帖子,真的是受益匪浅,现在还能有这样付出的发烧前辈实在是不多了,大家应该好好珍惜,积极回帖以示鼓励!
                                                                                                                                    



                                                                                                                                                     汇点  致!
TOP
198#

回复 197楼ZZRXP的帖子

.

多谢汇点兄回帖鼓励支持!说到“无私”,镁声很惭愧自己没有到这个境界。但尽量 “说真话,说实话,不忽悠”,相信自己是做到了的,希望自己写下的文字能经历时间的检验。也感谢168论坛版主和网友的包容,能有一个让商家和开发者平等参与讨论的氛围。

.

还有其他回帖鼓励的烧友,为节约版面,镁声没有及时一一致谢问候,以避免帖子变成微信对话体,请谅解!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和未尽之言,可以继续加镁声微信讨论交流。

.

镁声非常欢迎大家在音响群或其他论坛转发或引用此贴,但请勿编辑掉文中出现的镁声字样。(已多次发现微信群和其他论坛有复制此贴的文字和观点,却不注明出处,有时甚至删除了文中镁声的字样。)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99#

单芯硬线(包括7芯)是不能做电源线的,声音太飚,太紧,只能做电源专线,能量感好。柔软的多股细丝绞合导线才能做电源线。


镁声还是初哥一枚的时候,曾经为了省掉一条电源线,把一路音响专线(倍*力,您懂的,呵呵!)直接装上尾插,插到后级上。本以为少了个环节和触点,声音会有极大提升,结果声音像狂飙的野马,完全令人坐不住。忍耐着煲了几天也没有改善!所以实践“证明”:单芯硬线(包括7芯)是不能做电源线的,声音太飚,太紧,只能做电源专线,能量感好。柔软的多股细丝绞合导线才能做电源线。

.

后来接触的音响线材多了,才发现,很多进口音响线材品牌的顶级系列都用单支线或者利兹线(彼此绝缘的单支线),例如音乐丝带、超时空、银彩双皇冠、NBS等等,但这些顶级线材采用的单支线都不是普通裸铜线,都经过了电镀(渗金)处理。NBS算是个例外,但也用复杂的编织来缓冲了单支线的狂飙。

.

为什么大牌线材品牌的顶级系列,不约而同采用单支线呢?这是因为多股绞合线的线丝之间不可避免会有氧化层,氧化铜是半导体,对通过的电流频率有选择性和调制,多股绞合线的导体在传输信号的时候,一方面是在导体内部“无损”传输,另一方面是在导体表面跨线(跨界面)“失真”传输,两者汇合后造成结像模糊,解析力差,缺乏质感,损失能量和力度。

.

镁声在这方面有惨痛教训:刨开昂贵的单晶铜细丝绞合线,绕上丝线,套入超低介电系数的发泡PE管,想学习和改良丝带及超时空的空气绝缘技术。刚做出来声音非常好,但不久就氧化发暗,声音也晦涩暗淡。最后不得已,只能用单支线,镀金后再回炉再结晶,涂上镁声油防氧化,用不透气的铁氟龙管封装,这样处理后,即使过了十几年,导体表面会有微弱氧化,但没有线间的跨界传输,声音依然很凝聚不会散掉。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00#

再进来学习,确实是好文章。
爵士机架 脚架 CD柜 扩散吸音 坛友特别优惠 https://js-jj.taobao.com/ 微信 1530700597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