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感谢以上网友现身鼓励!恭敬不如从命。忙里偷闲慢慢写吧——
要说清楚屏蔽的学问,还是要从理论模型分析开始:镁声手绘了一张屏蔽的模型图(画得不好,请包涵),说明如下:
-


-
A是器材工作时,电源线导体从器材内部非阻性元件传输过来的电磁辐射,透过绝缘层,到达屏蔽层时分解为几个矢量:B是反射噪声回到线材导体,D是传导噪声,沿着屏蔽网流入大地,C是透射噪声,穿透屏蔽网干扰周围的线材和器材(图上画了吸波层,可以进一步吸收衰减C)。
-
屏蔽网性能越好,C就越小,就像银彩晶彩所宣称的,能够有效屏蔽1~40mhz。30mhz以上的频段,以电场屏蔽为主,屏蔽层需要采用致密高导电的材料,例如铝箔铜箔银箔(镁声甚至开发了5N再结晶银带来做实验)。30mhz以下的频段,以磁场屏蔽为主,需要铁磁性材料效果才理想,但铁磁性材料又会带来新的问题。
-
晶彩的两层屏蔽网很有讲究,分别是单晶铜镀银和单晶银镀金,通过不同的材质拓宽屏蔽的频宽。
-


-


-音乐丝带也是采用单晶银带缠绕实现无孔隙的屏蔽。这些线都可以采用顺绕的结构而无惧串扰。NBS的导体用的只是普通材质(印象中NBS官方没有说过自己用“单晶铜”),屏蔽网却用了单晶银来制作。-
再回到模型图,看看对于外来干扰,屏蔽层工作过程的描述:E是环境中无所不在的电磁干扰,经过吸波层衰减成为F,一部分(G)被屏蔽层反射,进入吸波层再次衰减,一部分(H)进入屏蔽层,再分成传导噪声H和透射噪声K。同样的,屏蔽层的性能越好,K值就越小。
-
所以镁声前面说过,屏蔽不是加个铜网这么简单,有了屏蔽,就会有反射,如果处理不好接地和吸波,很容易产生某些频率的驻波和叠加,听感上就是有“毛边”“鬼影”“哨声”。
-
接地相对容易解决,电源线通常是插头端屏蔽网接地,插尾端悬空,而吸波的学问就大了,因为吸波不可能做到全频均匀吸收,频段设计不好,很容易产生声音发紧、刺耳或者沉闷、吃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