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听享声Soundaware D300REF参考级DSD数字转盘。 [复制链接]

241#


不过感觉有点喧宾夺主了,这是e版的评测帖子,请e版多说说  


这个没有问题,鼓励大家多发言,我最近也非常忙,评测速度慢了。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242#



这个没有问题,鼓励大家多发言,我最近也非常忙,评测速度慢了。
eric 发表于 2018/8/20 11:30:57

多谢KLWX兄的忠告!
多谢E版的开明!

记得E版一直是用欧博X1的,建议E版在测评享声D300REF之前,先抽空把SATA信号线换掉,才能真正发挥D300REF的潜力、彰显数字音频的魅力。
其实也就是2百多的成本,半个小时的折腾,E版不妨试试——反正试试又不会怀孕。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20 14:44:15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43#

近三天听了一下左边的硬盘盒(原厂配置),时间大约4~5个小时,对欧博X1的声音特点有初步印象,下午买的配件到货之后要动手摩改了,做一个简单的记录:
1、X1的整体水平与我以前的方案(线电+卡达斯直流电源线+ORICO硬盘盒)的整体水平相当,但风格不同;
2、X1的声音特色鲜明:重心比较偏中低频,饱满、温暖、厚实,高频比较柔弱、暗淡,声线比较纤细,透明感差点。整体声音比较圆润,耐听。欧博以胆机起家,以LP见长,这种审美观在X1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分析力不足,高频、低频的延伸或有欠缺。
3、ORICO硬盘盒如果水平放置,声音和X1属于同一类型,但素质比X1差 10%左右;
4、ORICO硬盘盒如果垂直放置,高频表现更好,解析力更好,细节丰富,但声线边缘略有轻微的毛刺感。总体比X1略胜5%。
5、总体来看,X1与我以前的方案大致相当,略微胜出一点点。
6、X1现在标价是2500;原方案不足千元。(线电400+,直流线300+,ORICO硬盘盒200-)
7、X1经过升级SATA线(以及有源晶振?)之后,比原方案几乎是毫无悬念地全方位胜出,而且是大比分胜出!

所以,决定放弃使用了5年多的ORICO硬盘盒方案,花点时间精力摩改X1,争取正本清源,为数播系统提供优质的源头活水。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20 15:10:19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44#

PS.对欧博X1(原配)的感受,可以用我20年前对以LS3/5A为代表的英国声的评价来概括:

1、出来的声音都很美;

2、还有很多声音没出来。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45#

支持马背兄继续折腾并分享折腾经验。
TOP
246#

下午购买的配件到齐,开始折腾左侧的硬盘盒。
第二次摩改,熟练多了,20来分钟搞定;不过后来出了点曲折,返工,总计50分钟搞定。
试听了一个来小时,目前在煲线。至少煲炼50个小时以后,再评价声音才比较有依据。
所以,先介绍摩改的具体过程,供手痒的烧友参考。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47#

MISSION-752 兄有个观点:SATA线“一分短,一分强”(估计是武侠迷,从一分长、一分强引申来的),我深表赞同。
所以这次专门订了20厘米的线,本来店家的标准长度是30厘米,380元,据称是7N铜加贵金属合金的(天晓得是不是,用户是无法检测的)。20厘米的线价格依然380,JS有自己的理由,不多说。
线是扁平结构,多股平行,线身很硬,跟前一条SATA线形成鲜明对比。估计线芯比较粗。

就是因为20厘米的长度和很硬的线身带来了曲折,稍后再表,先上图。

给大家一个忠告:欧博X1升级SATA线,25厘米比较合适;柔软线身的可减少到20厘米,否则有麻烦!
SATA信号线2号.jpg (, 下载次数:0)

(2018/8/20 19:03:32 上传)

SATA信号线2号.jpg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48#

增加公转母插,方便更换硬盘。
因为左侧硬盘盒计划用来看电影,需要经常更换硬盘,所以在更换SATA信号线的同时,尝试增加一个公转母插。

最后买了个“最贵”的,5元一只,邮费12元,据说镀金。担心手艺不好报废,所以买了3块,结果一次成功。
这种公转母插是电脑配件,所以价格便宜得惊人;至于质量,就很难说HIFI了。也许增加这个环节之后,会让摩改的效果打折,但是方便使用是前提。舍得舍得,不舍不得。
初步的想法是,先在左侧硬盘盒尝试,如果损失不大(摩改的提高改善假设为100%,增加转接插下降为80~90%的话),右侧硬盘盒也考虑搞一搞;如果损失很大很明显,左侧视频用的保留,右侧则继续使用目前手工更换的方式。
SATA公转母插1.jpg (, 下载次数:0)

(2018/8/20 19:48:25 上传)

SATA公转母插1.jpg

SATA公转母插.jpg (, 下载次数:0)

(2018/8/20 19:48:25 上传)

SATA公转母插.jpg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20 19:48:25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49#

配件到齐开始动手。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很轻松。老话说得好:“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1、很顺利地卸下硬盘支架,翻个底朝天,是这样子的。
欧博原配SATA一体线插1.jpg (, 下载次数:0)

(2018/8/20 19:21:09 上传)

欧博原配SATA一体线插1.jpg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50#

2、卸下两颗固定螺丝,换上公转母插,非常顺利。
IT行业的标准执行得非常好,公转母插的螺丝孔距与原来的完全一致
更换SATA公转母插.jpg (, 下载次数:0)

(2018/8/20 19:23:16 上传)

更换SATA公转母插.jpg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51#

3、硬盘支架安装复位,并更换SATA信号线
1)剪掉SATA信号线,保留电源线;
2)先把电源线插到插槽;
3)在把SATA信号线一端接插槽,另一端接电路板上的输入插槽(提醒:SATA信号线有方向性,要求店家注明);
4)反复检查接线接触牢实、可靠。
这时候是这样的
支架复原后.jpg (, 下载次数:0)

(2018/8/20 19:28:47 上传)

支架复原后.jpg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52#

4、装入硬盘试机、检验
1)装入硬盘,确保接触良好;
2)上机试听;
3)抽取更换硬盘,再次检测(至少验证3次)
这个环节很重要,我开始没注意,走了弯路。检测两次更换硬盘正常之后,就装上机盖,搬回音响架上接线试听;本来好好的,结果手欠,抽取更换了两次硬盘之后,出现了能识别硬盘和文件夹、但是播放卡顿的现象,原因是接触不良。
所以只好打开机盖重新折腾。
这个阶段是这样的:
初始状态.jpg (, 下载次数:0)

(2018/8/20 19:45:12 上传)

初始状态.jpg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20 19:45:12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53#

5、返工
分析几次抽取更换硬盘造成接触不良的原因有2:一是线短、二是线身硬,安装时刚刚够;几次抽取更换硬盘之后,因为震动造成接触松动。
解决方法很简单,把原来那条25厘米的SATA信号线软线换到左边,新买这条换到右边。
轻松搞定,反复抽取更换硬盘20多次,一切正常,大功告成!
最后定型的状态:
最后定型.jpg (, 下载次数:0)

(2018/8/20 19:40:25 上传)

最后定型.jpg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54#

马背兄,试听时,不要两只硬盘同时开着,如果听左边硬盘请将右边的关掉,如果听右边时,请将左边的硬盘抽出来。
TOP
255#

马背兄,试听时,不要两只硬盘同时开着,如果听左边硬盘请将右边的关掉,如果听右边时,请将左边的硬盘抽出来。
BOSHI 发表于 2018/8/20 20:42:51

呵呵,一看就是X1用家,完全正确!
1、欧博X1的开关设计有特色,左侧(原本是光驱)为电源总开关;右侧是硬盘盒开关,相对对立。使用光驱时可关闭硬盘,但要使用硬盘必须先打开左侧的总开关;
2、X1的变压器使用R型变压器,两组次级一组为7V3A,另一组13V3A,有一定的功率裕量;
3、无论使用左侧还是右侧硬盘,最好的方式就是只用一个,防止磁盘待机的功率消耗以及可能产生的电磁干扰。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56#

回复 253楼马背上的水手的帖子

老哥锲而不舍的精神可嘉。不过只改了旁枝末节,最重要的关键没有魔改,提升应该有限。“玩音响就是玩电。”这是铁律,怎么也应该从源头下手才对。我这有一秘籍传授给你。
一.先电源插座。一定要上有保险丝的滤波尾座。据说瑞士的最好,但有些冷,串联一个老德国西门子滤波尾座那就冷暖相宜了。保险丝一定要选古河蓝精灵系列,最全面。
二.R牛一定要换太软,速度不行。一定要换两个西蒙的银环牛:12V和5V各一个。最次也要换两个7N铜环牛。
三.有能力线性电源一定12V和5V一定要分立设置。因为硬盘这两个电压一个给数字,一个给电机。这样隔离效果最好。电解电容是电源的灵魂,不拆分电源板也要魔改电解电容。怎么也要上日本黑金刚,最次也要上德国蒙多福。魔改后电解电容要缠绕3M防辐射 膜。这样电源才能精力充沛。
四.现在最大的败笔就是硬盘电源线。一定要定制7N铜镀银屏蔽电源线。12V和5V一定要隔离屏蔽。插头绕3M防辐射贴。
五.SATA线要缠棉花减震,绝不能和强电绑扎在一起。
六.定制XX硬盘滤波插头,做好最后一道屏障。
七.SATA转USB模块一定要独立,怎么能和线性电源在一起呢?独立出来独立供电,如果是技术控还有上USB隔离。
八.硬盘要上固态和机械混合盘。刚柔相济。
九.底板要加厚,最好用0.8cm不锈钢板。脚钉上可调节高度的避震铜钛合金脚钉。顶板内置水平仪,时时刻刻保证硬盘盒水平。这一条至关重要!
这九条环环相扣,魔改了这些才能浑然天成,才叫顶级硬盘盒。
万里长征,只走了一步,请继续。
最后编辑truemusic 最后编辑于 2018-08-21 23:33:55
玩的是乐趣 享受的是音乐。
TOP
257#

回复 255楼马背上的水手的帖子

X1和享声CDONE有什么区别的吗
TOP
258#

回复 253楼马背上的水手的帖子

老哥锲而不舍的精神可嘉。不过只改了旁枝末节,最重要的关键没有魔改,提升应该有限。“玩音响就是玩电。”这是铁律,怎么
truemusic 发表于 2018/8/21 22:51:15

非常好的打造发烧硬盘盒的经验,希望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不仅是作为动手能力强的烧友借鉴,更希望有心的厂商从中理解打造发烧硬盘盒的关键与诀窍。

这些经验有这几个特点:
1、工程浩大,只适合动手能力强的烧友;
2、投资不小,全套摩改下来成本估计6K以上,适合高烧友;
3、已经超出了摩改的范畴,应该按这些经验另起炉灶、重新设计(看这方案,欧博X1只剩下三个东西:1、半个机箱,2、SATA转USB电路板,3、两个硬盘支架——还是ORICO出的1106系列,并非欧博制造);
4、这方案适合打造HI-END级的硬盘盒(万元级了),应用于20~50万级别的音响系统;
5、遗漏了一个重大因素:晶振的更换升级!关于这点前段时间我有分析,但更多的是猜测、推理,这两天经过实际对比分析,已经可以100%确定,时钟系统(晶振)是发烧硬盘盒的关键成功因素之一,等9月初我的硬盘盒摩改完成之后再详谈(近期开始忙起来,还要出差,估计9月初能有时间)。
模拟玩电源,数字玩时钟。发烧级硬盘盒,必须同时考虑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59#

回复 255楼马背上的水手的帖子

X1和享声CDONE有什么区别的吗
jjzskq 发表于 2018/8/21 22:54:36

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
网上资料很多,有不少玩家心得,感兴趣的话可搜索查询。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60#

理论(普遍规律)和实际(现实情况)按说应该一致,但现实中有时会出现差异甚至矛盾的现象。这时,不要轻易怀疑理论的正确性,但是更不要否定实际的真实性。实事求是,才是科学的基本精神。
这两天遇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左右两侧硬盘盒震动差异悬殊,让人不可思议。
1、欧博X1左右两侧的硬盘盒完全一样(都是ORICO1106硬盘支架略加改造),电路板也完全一样,安装位置也是中轴对称的,按说震动情况应该基本相同;
2、实际情况是:右侧硬盘盒震动很小,手摸在硬盘和外壳都觉得震动非常微弱,似乎没有太多避震的必要;但左侧硬盘盒震动很大,相当于右侧的5~6倍,必须解决避震问题!
3、交换硬盘、采用单盘比较、双盘比较等等,确实都是左侧硬盘盒震动巨大,不是偶然的误判;
4、怀疑硬盘支架安装的问题,把硬盘支架(包括底部螺丝)拆卸、重装,结果依然如此;
5、于是困惑了:理论上两侧硬盘盒震动应该一样,但实际上却就是不一样!无解。
6、进一步仔细观察,发现欧博X1机箱内外都是对称设计,包括电路板、硬盘盒都是完全对称的,但是变压器居然不在正中央!
7、如果换了别的厂的出品,估计就该直接吐槽设计师了。但欧博作为20多年的大厂,老总是资深发烧友、爱乐人士,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欧博的很多产品都是很注意细节的,比如硬盘支架上拆除了ORICO原配的HDD工作状态显示灯、电源指示灯亮度很柔和,等等,都很贴心。于是开始猜测欧博这样设计的理念,恍然大悟:X1的标配是左侧光驱、右侧硬盘盒,光驱比硬盘支架重,所以把变压器安排在偏右的位置,确保整机重心居中!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也显示出欧博的发烧精神。
8、于是得到解释:左侧更换为硬盘支架后,整机重心发生偏离,左右两侧硬盘支架附近的谐振频率不同,左侧的硬盘7200转速造成的震动正好与安装位置的谐振频率共振,所以震动剧烈。
大致合理的解释,你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
9、问题解释了不等于解决了,接下来摸索该怎么解决。我的方法论是先简单、后复杂,遇到问题先用最简单的方法去尝试,无效再采用复杂的方法。试着用买硬盘时包装用的珍珠棉剪裁成所需的大小,垫在硬盘之间下(安装公转插)那个位置,问题居然就这么解决了,震动大幅度下降,大概只比右侧强50%左右,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