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与CD的区别——以十万元为杠杆! [复制链接]

181#

回复 179# 阿杰 的帖子

慢点不好吗?轻松点!舒服点!当然不能过分慢。有必要越快越好?
TOP
182#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6/6/11 21:45:00 发表
你意思是音响只讲数据,什么都要要求到极致?就是好的音响其他什么都不讲?调教是玄学?避震是玄学?环境是玄学?但是你有一样说的对,hifi是一门艺术。给你点个赞。


音响是一个系统工程,缺了那一样都成为短板。
音响系统的组建又是一个减法模式,物理参数决定了他最终的效果。
也就是说,物理指标就摆在那里,任你如何努力都只是接近,最终都无法超越。
因为以现有的科技,无法做到百份百地还原现场,只能有所迁就、有所侧重,这就是你所谓的‘艺术’。
TOP
183#

想快就快、想慢就慢,一切由自己来控制不是更好吗?
TOP
184#

说了这么多,古董音响始终都有一个问题绕不开,
就是起码某些该听到的音乐细节我听不到,我还能安心坐下来听下去吗?
TOP
185#

回复 182# 阿杰 的帖子

这个是当然没办法百分百还原,参数都是明摆着的,你说现代指标高听得过瘾,我说古董器材宽松密度好更接近现实,到底那个说得对根本没人来做裁判,所以我都没硬要别人接受,说到底都是各有各精彩,彼此不存在所谓的玄学!
TOP
186#

回复 184# 阿杰 的帖子

现代器材也没有古董器材那种独有空气感,余韵,在我看来现代更机械感,我也无法接受啊!
最后编辑Peterlo2011 最后编辑于 2016-06-11 23:58:38
TOP
187#

这就是听声音和听音乐之间的差别。
还有你前面不是说过fm,mbl可以接受吗,何苦还一条心守着古董音响这个残缺美?
TOP
188#

你可能理解错了我已经更正,现代机听声音,古董器材听音乐,而且fm 跟mbl顶班我买不起呀。呵呵。现代跟古董都并非完美,而老器材对于我来说有交流,现代机更接近(傻强)澳门风云那个。
TOP
189#

昨天实在太忙了!再引用秒哥这段苍白的“控诉”一次。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6/6/11 5:04:00 发表
我说出来的观点全部有理据,说得出好在那里,差在那里,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你这么辛苦去看全贴列出我的观点,而不去列出我的理据,你是选择性失明还是故意断章取义呢?然后用你加盐加醋的结论写我立场,你以为现在是民革时代?三反五反,再破四旧?
你你的想法,司马昭之心了吧?!或者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你可以直接问嘛,我可以教你,至于能不能学会就看你资质了。但是下次举例不要把自己的幸运动物或者本命动物(纯粹猜想


        真的是“观点全部有理据”吗?又“说出好在那里”(笔误+1)了吗?

        当然没有!如下:

有坛友对其所坚持的“玄学”表述如下,
原帖由 醉佳音 于 2016/6/4 8:42:00 发表
反正,立体声不如单声道这句话不敢苟同.


其竟慌忙抛出另一个更玄幻的结论妄图对应,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6/6/4 15:34:00 发表
声底的确不如,


        难道这就是您所谓的“全部有理据”是吗?不知您又是用什么样对照例证组来支持这一句“声底的确不如”的呢?说double-blind method(支持一个合理结论所必要比照实验法)也许您不能理解,但几个主观些的比对实例总该有的吧?请枚举,否则大家是否就可以认为:您这就是在故弄玄虚呢?

例证补充之二:

又有坛友发出合理的质疑,
原帖由 feida1860 于 2016/6/8 18:49:00 发表
认同兄台的观点!我们身边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人迷信黑胶就是天下无敌,往往忘记了黑胶的致命缺点!或者这不是烧友的错,而是奸商不断的鼓吹黑胶优点。原因无它,只是为了更大的获利。我的说法有点片面,但无可否认这也是某些奸商忽悠人的最主要手段。

我在想,怎么就没人说说黑胶的缺点呢?好像全世界都要把黑胶捧上天去了,看着都觉得反感!


于是乎秒哥恼羞成怒了,干脆来了一段可谓玄幻至极的结论,(忍不住吐槽一句,都没想到时至今日,仍能再见“亩产卫星”)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6/6/9 3:12:00 发表
1万块的黑胶,秒杀250万的cd音源你信吗?是完完全全的秒杀一点反抗能力都没。


        还是一段没有任何营养的废话,之所以称之为“废话”,因为它没有可做支持的任何例证啊!而且这已经是秒哥多次这么干了。我要求不高,哪怕是一个实证也是可以的啊!至多也就是不同意您的结论或观点。但一个及格的例证都没有。那这都不算玄学,又能是什么?痴人说梦吗?

        真的需要的话,还可以继续下去!因为后面秒哥依然还在洋洋洒洒,或者说是絮絮叨叨地推广他自认为合乎逻辑的那套理论。但请记住,合乎逻辑的并不仅仅限于科学;一个合格的玄学者亦可以自圆其说,通过大量的修补使其逻辑近乎圆满,并以此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当然了,我个人并不认为秒哥就是这样的一个阴谋家。相反,可能仅仅是因为那么一丁点在网络虚拟中收获的尊重和虚荣心罢了。


最后编辑超强悍制箱 最后编辑于 2016-06-12 03:58:53
I'm watching you forever till die.
TOP
190#

#160楼之后,秒哥的发言可看!

看来是谦虚和用心了不少。先不论观点有否偏颇,但还是值得表扬、鼓励一下的。因为单就其文字叙述,至少看得出来会是一位认真聆听的人。
I'm watching you forever till die.
TOP
191#

回复 189# 超强悍制箱 的帖子

商哥所谓的玄学就是提及声底就是虚幻?你所谓的依据是数据是频响曲线吗?按你的意思这个论坛所有帖子包括版主或烧友的评测里面的评价提及背景漆黑,声场好(没比对实例,没列出具体数据)就是故弄玄虚?至于好在哪里之前的回复有提及过的,又来断章取义有什么意思呢?之后那条更好笑说恼羞成怒?此句我加了个完完全全的助动词就变成怒?这就是你的逻辑?至于此句的解释前面同样有,至于你接受与否是阁下问题了。但是你继续选择性失明我也没办法。说来说去都同一个问题,用来用去都同一招有新意吗?至于商哥的意图会不会和阁下的产品有关?是否销量。。。。。呵呵,其实我本人都不相信有人会用这么愚蠢的办法推销商品,除非这商人智商有问题,你说是吗?商哥?!
最后编辑Peterlo2011 最后编辑于 2016-06-12 05:46:34
TOP
192#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6/6/12 0:05:00 发表
你可能理解错了我已经更正,现代机听声音,古董器材听音乐。


这个我不赞同,连小提琴大师柔弦、运弓的细节都听不到,还如何听音乐,如何版本比较?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6/6/12 0:05:00 发表
而且fm 跟mbl顶班我买不起呀。呵呵。

这个我非常赞同,但起码代表了现代音响器材也有非常全面的,对比不全面的古董音响器材,不单止没有倒退,而且还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TOP
193#

回复 192# 阿杰 的帖子

有得必有失的,现代器材突出分析力,而变薄,在玩古董烧友的眼中称为假分析力,清晰得来厚度不减的我们古董烧友才称为真分析力,有又叫厚通透。
TOP
194#

还有一点你提及的运弓,拨弦等细节老器材一样清晰,可闻。而且空气感更佳,除非调教不当才听不到。
TOP
195#

可能你对老器材有个错误的理解,认为都是一条粗线 蒙蒙的是古董,其实不是,你追求的细节泛音古董器材一样追求,只是你们的要求像针尖般的清晰,我们的要求是像麦芒的层次感,之余还要求空气感,中低频下去还要听到余韵震动的尾音,这个才是最难调的,收太快没了余韵,死死实实,太慢会拖尾,要刚刚好才能出来韧性。
TOP
196#

古董器材的确给我的印象是肥朦扮密度,而且个性十足,往往添加了许多唱片本身不具有的细节。
喜欢的人说这是韵味、情怀。
但这始终偏离了对唱片信息的追求。
TOP
197#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6/6/12 18:10:00 发表
可能你对老器材有个错误的理解,认为都是一条粗线 蒙蒙的是古董,其实不是,你追求的细节泛音古董器材一样追求,只是你们的要求像针尖般的清晰,我们的要求是像麦芒的层次感,之余还要求空气感,中低频下去还要听到余韵震动的尾音,这个才是最难调的,收太快没了余韵,死死实实,太慢会拖尾,要刚刚好才能出来韧性。
出壳新生的小鹅仔,绒绒柔亮而饱满的光泽在空气里熠熠生辉的弥散……
TOP
198#

回复 197# 时光车间 的帖子

诗意!
TOP
199#

回复 196# 阿杰 的帖子

两睇啦,现代器材玩家认为你们的追求是真实,而老器材玩家就觉得老器材是接近真实,现代器材是超真实。
TOP
200#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6/6/2 15:35:00 发表
因为hifi在倒退。cd不及lp,数播也不及cd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6/6/9 3:12:00 发表
1万块的黑胶,秒杀250万的cd音源你信吗?是完完全全的秒杀一点反抗能力都没。


昨天探讨了许多,主要是针对倒退论,而且只是你在行的模拟部分。
至于数码方面,幸亏你没有提MP3和BD,否则真要贻笑大方了。
偏离主题了,我们还是言归正传。
我前面说过,LP要胜CD是要有先决条件的。
而且这只是LP唱片中所记录的原始音乐信息要优于CD唱片,与音响器材的价差无关。
至于数播不及CD,就更不用提了,对于CD的16比特44.1KHz采样制式,现在数播的格式高了去了。
1万对250万太夸张了吧?
可以很负责任的对你说,我手上一台宏碁手提电脑(没办法,高格式音乐文件都在电脑里)外加帕韵pureaudio第一代解码器,加起来也就是5000块左右吧,就足可以把你的万元唱盘打得遍地找牙。
请先别咋舌,你没看错,问题的关键就是所要播放的软件上。
我要播放的软件是电影配乐大师范吉列斯为电影1492所写的原声大碟,第一段电子合成器营造的低频速度快、下潜深、能量足,再配上人声合唱,简直是气势磅礴。
但我要播的不是CD,而是从黑胶唱片上翻录的高格式文件。
这里面有段故事,原因是某次富盛在海印4楼开show,恰好播的就是这段音乐,出来的效果简直使我目瞪口呆。
于是拉下老脸央求峰哥动用了数百万级的器材为我录了这么一小段回家跟黑胶唱片对比,结果发现,不只是我家,十万元级以内的黑胶系统,只要没上主动式零振台,出来的低频都会有所拖沓,就是差了那么一口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