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功放,其实很难讲得清楚,如果把最终声音的好坏都归咎于功放也有些偏颇,但它又是整个系统中的中间环节,链接前后的一座桥梁。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到底是进口的好还是国产的好呢?也经常看到有的文章上说某国产功放可以PK贵上多少倍的进口货。我也拿进口的功放和国产的对比过,中等价位带上国产的性价比是不错的,特别是电子管功放(君不见常有某老大撰文“这是我听过最靓声的XX胆机、这是一部超抵值,可以听过世的胆机等等),但说到HIEND级,一部500瓦的D类功放可以比国产300B更细腻--这就是老外的本事了,人家玩音响大几十年可不是盖的哟!我没有把国产功放一杆子扫的意思,几家比较知名的国产品牌我几乎都听过他们家的甲类功放,就售价来说真得超值,那样的声音的确要多花好多钱才能在进口品牌身上听到。可是拿国产顶级功放和进口顶级相比还是人家的更厉害---这些机器在拼命挖掘音乐中的灵魂。国外音响公司老板大部分都是音乐爱好者,甚至有的自己还出过专辑。这些家伙自己就是摆弄乐器的高手!而他们对于古典,爵士这些西方音乐,不要太懂!远的不说,日本的年轻人百分之五十以上都会演奏样把西洋乐器,我天朝不要说演奏了,就是现场听过的怕是也不多吧!这是文化差异的问题,之所以拿西方音乐说事,是因为大部分烧友家里都是以古典爵士为主,我也不例外。而之所以说文化差异,是因为我发现家里的几部国产单端重播国乐,不管HIFI性如何,意境就是比贵它几倍的进口功放到位。可惜好的国乐碟子太少了!所以我一直以来的思路是:预算不足的情况下国产的甲类机器搭配JBL十之八九会成功,如果银两充足,那就随自己喜欢吧!AUDIO RESEARCH,杰夫,FM,惊雷等和JBL号角的搭配我有幸听过,引用铁饭兄的话说:听得我魂飞魄散!JBL对于功放来说我觉得搭得好莫若搭得巧。我曾经有次经历一个PK现场,搭配的是JBL早期的一款箱子,用上了2万的功放也没啥感觉,但用上MF的铁板烧居然一下子鲜活动听起来,那还是首版的A1,二手货才几个钱!所以我后来一直倾向于甲类机器,而且这一招对于4312特管用!
这段时间小弟在折腾细功率胆机,也给家汇报一下吧!受到烧友们的毒帖熏陶,在4344M到家后我基本上是以胆机为主,几年来中间走了好多弯路。最先是胆前级加上甲类后级,当时的声音已经很不错了,可就是想尝尝单端加号角的味道,所以没多久就将石机出了,接着进了300B单声道后级,没想到以惨败而告终,控制力好差!当时一帮烧友也跟着打击:那么大的低音盆想凭一部小胆机搞定?最起码200瓦以上吧!jbl就别想用胆机玩好云云。可发烧友有几个能按耐住内心的骚动,那么多烧友用单端玩得不亦乐乎独独我不行?失败,换,再失败,再换。说句实话,那段时间可瞒着家里花了不少冤枉钱,现在想想都心疼!!!但后来我也开始长心眼了,我开始留心胆机厂家调音用的是什么箱子,只要他们可以推好JBL或者其他难推的监听箱,我就敢试一试!呵呵,没想到还还真灵!
哎,头昏昏的,明晚接着聊吧,今天感冒了。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