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慕尼黑爱乐的俄罗斯作品 [复制链接]

查看: 27618|回复: 87
61#

呵呵~我忘记听哪位爱乐者说的,大意是,经过时间检验,而流传至今的这些古典作曲家们,每个人都有其独特魅力。古典乐迷决不仅仅喜爱其中一位两位,最终肯定会全部接受。那只是时间和阅历的问题。
shengming兄对海顿的接受过程恍惚就说明了什么吧
TOP
62#

这贴也谈离了些,一个个的天才都是大话题,倒是希望回到俄罗斯。

在SHEN兄的“推荐”下,有空也读了茨维塔耶娃,以前只知道有个阿赫玛托娃,主要是看了以赛亚.柏林,记得他跟她有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夜。有这么多的诗歌尤物真是俄罗斯的福气。据称“在我们这个世纪,再没有比茨维塔耶娃更伟大的诗人了”,谁知道?诗是不能看译文的,不懂俄文,很多地方写得够细的:


像这样细细地听


像这样细细地听,如河口
凝神倾听自己的源头。
像这样深深地嗅,嗅一朵
小花,直到知觉化为乌有。

像这样,在蓝色的空气中
溶进了无底的渴求。
像这样,在床单的蔚蓝里
孩子在遥望记忆出现的方向。

像这样,莲花般的少年
默默经历带血的温泉。
……
就像这样,与爱情相恋
就像这样了,落在深渊。


有点像肖邦,也难怪SHEN兄不喜欢。
TOP
63#

我昨天又买了本这位女诗人的散文选,连夜看了小半本,散文选的译者前言对她的生平做了更详细的讲述,着重讲了她的实体爱情——不是诗中的爱情。她和N多男性诗人及文学家有过“关系”,——这是她自己使用的词,很多是小伙,她极容易“动情”,也就是说,她极容易爱上别人——这我们能理解,因为是诗人么。这既成全了她,也毁了她——这再次印证了我对俄罗斯精神或称民族性的判断(也有俄罗斯艺术),她总是热烈地进入她虚构的“爱情”,然后以她男人式的强力凶猛地进入,她就像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一样,让人“受不了”,让人“难为情”——最重要地,你怎么知道别人也就爱上你了呢?这种俄罗斯式的“霸道”,俄罗斯式的“爱情”——也吓跑了N多男人,很多人对她避而远之,刚通信又戛然而止,再也不愿与她交往——悲剧性的命运总是由悲剧性的性格决定的。她的那位脑袋进水丈夫有次也受不了她这个了,——要与她离婚,并对她有段超级公允的评价,大意是她把男人当柴薪,烧完就扔,质量好的烧的时间就长些,不禁烧的则刚烧就化为灰烬——这次我郑重推荐,要想了解俄罗斯的诗歌和艺术及其民族性,茨维塔耶娃不可不读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3-05-09 22:17:52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64#

原帖由 mzl 于 2013-4-25 14:36:00 发表
有时粗俗不见得是坏事,大家都玩高雅、精致,粗俗就感觉标新立异了!且看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全是粗俗的题材---取材于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体裁;粗俗的画风---大刀阔斧、惊世骇俗的笔触,让法国人觉得这是对油画的亵渎、是垃圾!但与同时代的法、德绘画相比,他又是那么的不同凡响、富于原创性,所以成为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不粗俗就完蛋了。。。
不同意兄台对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见解。象克拉姆斯柯伊画的人物很多很优雅的,列维坦是风景画诗人。
列宾和苏里科夫的绘画很有现实主义风格,他们的绘画反映了当时一些现实问题,不能简单理解为粗俗。
这个画派对我国的画家影响很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5#

俄罗斯民族对艺术贡献很大的,象音乐家,文学家包括诗人,绘画,体育里的体操和滑冰,冰舞以及芭蕾舞等等。
俄罗斯人也非常聪明,象国际象棋。在科学,军事等等方面都是非常发达的。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坚毅的民族,在他们的一些作品虽然带有忧郁,但他们也非常积极向上的。
拉赫曼尼诺夫和肖斯塔科维奇都是我非常敬佩的音乐家,我也很喜欢他们的作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67#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68#

回复 67# plczj 的帖子

有机会大家去俄罗斯看看吧,在广袤的大地上,喝瓶VODKA,就明白俄罗斯音乐为什么粗。
库茵芝的月夜下的第聂伯很不错。
楼主如果看过克里姆林宫收藏的俄罗斯银珐琅,再看咱们中国的铜胎珐琅,那才叫一个粗。
俄罗斯人的特点是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
TOP
69#

回复 68# mobiclip 的帖子

和历史比,我们都太浅薄
和地理比,我们都太渺小
TOP
70#

不要跟我们比,我们压根连音乐都没有,现在更拒斥普世价值——这才真叫个粗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