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慕尼黑爱乐的俄罗斯作品 [复制链接]

查看: 27619|回复: 87
41#

贴几张历年《春之祭》的舞台照

1913年的首演
Russian-Ballets-At-Paris--00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3/4/28 10:11:45 上传)

Russian-Ballets-At-Paris--001.jpg

TOP
42#

2008年美国黑人版
Dancers-from-the-Compagni-00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3/4/28 10:22:02 上传)

Dancers-from-the-Compagni-008.jpg

English-National-Ballet-i-009.jpg (, 下载次数:0)

2012英国国家芭蕾舞团(2013/4/28 10:22:02 上传)

English-National-Ballet-i-009.jpg

The-Royal-Ballets-2008-pr-002.jpg (, 下载次数:0)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2013/4/28 10:22:02 上传)

The-Royal-Ballets-2008-pr-002.jpg

Pina-Bauschs-Tanztheatre--004.jpg (, 下载次数:0)

2008年(2013/4/28 10:22:02 上传)

Pina-Bauschs-Tanztheatre--004.jpg

The-Rite-Of-Spring-at-the-005.jpg (, 下载次数:0)

2009年(2013/4/28 10:22:02 上传)

The-Rite-Of-Spring-at-the-005.jpg

Klaus-Obermaier--Ars-Elec-010.jpg (, 下载次数:0)

3D版(2013/4/28 10:22:02 上传)

Klaus-Obermaier--Ars-Elec-010.jpg

TOP
43#

最火辣的2002年版

这样的演出估计在国内1000多的票会被抢光
Nagisa-Shirai-in-Ballet-P-006.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3/4/28 10:26:07 上传)

Nagisa-Shirai-in-Ballet-P-006.jpg

A-2002-version-of-The-Rit-01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3/4/28 10:26:07 上传)

A-2002-version-of-The-Rit-010.jpg

riteofspring1.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3/4/28 10:35:49 上传)

riteofspring1.jpg

最后编辑jm 最后编辑于 2013-04-28 10:35:49
TOP
44#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13-4-27 19:58:00 发表
三位作曲家最后一位不熟悉能否介绍一下?


记得是很多年前通过《爱乐》第一次认识Weinberg的,当时也没当回事,后来无意中听到他的一张唱片才开始慢慢了解并喜欢上Weinberg的。
就在这两年Weinberg的唱片大爆发,被唱片公司不断发掘,新录音很多。直到听过他将近20张唱片的时候,我才确定Weinberg是我喜爱的一位作曲家。
这也就萌生了详细介绍Weinberg的计划,可惜一直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整理资料。我这里简单介绍一下Weinberg的生平:






Mieczysław Weinberg(或Moishe Vainberg)于1919年出生在波兰华沙的一个犹太音乐家庭,从小就展现出音乐天赋,并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钢琴。1939年毕业后被著名钢琴家Hofmann相中,准备前往美国进修深造。可惜造物弄人,Weinberg距不同的命运仅有一步之遥,在办理签证的过程中,纳粹德国入侵波兰,Weinberg全家被杀害,自己只身流亡苏联。开始时他滞留在明斯克和塔什干,没有正式身份,直到1943年他将自己《第一交响曲》寄送给肖斯塔科维奇过目,得到后者的欣赏,并受邀前往莫斯科进入苏联音乐生活的中心。由于Weinberg为人谦逊,很快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可惜好景不长,1948年苏联再次经历政治动荡,虽然音乐界重要人物遭到各种各样的指责,但总体还算平静,只有身为犹太人的Weinberg被捕入狱,其岳父遇害。同样处境不佳的肖斯塔科维奇为其再次上书。这次老天总算站在Weinberg一边,斯大林逝世,Weinberg获释。此后,Weinberg和肖斯塔科维奇的关系更为亲密,音乐创作上也相互借鉴和促进,至死都为莫逆之交。在Weinberg的晚年,前苏联解体的动荡岁月中,大量艺术界的名人流亡或者说投奔西欧,可一生作为“外乡人”受尽委屈的Weinberg却淡然的留在俄罗斯直到1996年逝世。这可能正是Weinberg在苏俄和欧洲都被人所忽视的原因吧。






作为仅次于肖斯塔科维奇和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重要的苏联作曲家,Weinberg不仅创作数量庞大,作品涵盖了几乎各个重要的古典音乐题材,而且作品总体质量也十分之高。这两年Weinberg的大量作品被录制成唱片,可以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位伟大的作曲家。Weinberg虽然一生坎坷,音乐语言中也有肖斯塔科维奇式沉思和压抑,但是没有老肖的激烈抗争和辛辣讽刺。少了对“恶”的咒骂,取而代之的是对“美”的歌颂,自然的人性之美。在作品中以其开阔的胸怀展现了对于一切哀伤逝者的缅怀。这样一位不悲天只悯人的艺术大师就是——失去身份的外乡人Mieczysław Weinberg。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我的博客:www.MeeWuu.com | 迷雾森林
TOP
45#

这样的论坛才是论坛嘛。

火速去豆瓣看了weinberg的长文,这样的人对我来说是一击必中啊,完全无法抵抗的人品。五一有事情做了,开工下载,从头听到尾,然后presto。
TOP
46#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13-4-27 20:27:00 发表
没错,这下找到合适的词了,穆真切,柴做作——就是这样的。柴最做作的作品是洛可可变奏曲,听下来真有点难为情。我有时也还听听的俄罗斯作曲家也就是你刚才提到的新克里亚宾及拉赫玛尼诺夫

不同意老柴做作的说法,他的交响乐,协奏曲都是情感的真诚流淌和宣泄,不惧怕撕裂自己的伤口给人看,甚至这种展示已经到了不顾及曲式协调的地步。
TOP
47#

原帖由 rockme 于 2013-4-28 12:00:00 发表
原帖由 burt5177 于 2013-4-27 19:58:00 发表
三位作曲家最后一位不熟悉能否介绍一下?


记得是很多年前通过《爱乐》第一次认识Weinberg的,当时也没当回事,后来无意中听到他的一张唱片才开始慢慢了解并喜欢上Weinberg的。
就在这两年Weinberg的唱片大爆发,被唱片公司不断发掘,新录音很多。直到听过他将近

希望老兄多介绍他的唱片,本人只有一枚拿索斯出的小提琴协奏曲,极美。
TOP
48#

对了,这才像的论坛,欢迎大家继续爆料,我先搬个马扎坐这儿——那些芭蕾舞的图片牛啊——继续哈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49#

回复 47# 爱美丽 的帖子

我个人比较偏爱交响乐作品,推荐几张我比较钟爱的唱片。

《第20交响曲和大提琴协奏曲》:我最爱的一张唱片,这首大提琴协奏曲应该能算是苏联诸多璀璨的大提琴作品中的一员,也是Weinberg笔下最为优美动听的乐曲之一。特别是在第20号交响曲宿命式的末乐章之后,哀婉却又不失温暖的大提琴声一出,我几乎就要落泪。



《第6交响曲》:一部神奇的作品,神秘、哀伤、悲痛、自然和一些坏东西奇妙的混合在一起,那纯美的童声不知能否弥合人们心中巨大的伤痛。



《第8交响曲“波兰之花”》:一首带声乐交响曲,在战争伤痕中的吟唱的肃穆赞美诗。



交响曲之外,CPO公司出版了弦乐四重奏全集:



大提琴独奏奏鸣曲也很好听:



不过Weinberg大量的钢琴作品录音我还没能领略到其中妙处,就不介绍了。主要有两个系列

Grand Piano公司的钢琴作品全集以及Divine Art苏俄钢琴音乐系列
最后编辑rockme 最后编辑于 2013-04-28 16:22:37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我的博客:www.MeeWuu.com | 迷雾森林
TOP
50#

个人也不太同意楼主关于柴氏Rococo Variations“做作”之说,
柴氏的音乐有着女性般细腻敏感,怕和他个人的性格也有关系。
另外颇好奇咋会听音乐听到难为情呢,音乐语言的非具象性不同于影视作品乃至文学作品,
还能听出个羞涩来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