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253545556575859 / 5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久违了,小米----从零开始,玩转MAC MINI CAS(更新-空间再... [复制链接]

查看: 686172|回复: 585
551#

感谢楼主详尽的分享,如身历其境!
TOP
552#

有这等魔力!!??
TOP
553#

好贴,牛贴!
TOP
554#

原帖由 逸恒音响 于 2014-9-17 9:45:00 发表
感谢楼主详尽的分享,如身历其境!

本地遭遇强台风,海鸥,让大黄蜂都顶不住了。
387_115253_e9f2e92feae055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18 19:28:16 上传)

387_115253_e9f2e92feae0551.jpg

387_115253_ffc0c145bee5e1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18 19:28:16 上传)

387_115253_ffc0c145bee5e11.jpg

TOP
555#

原帖由 方江 于 2014-9-17 10:38:00 发表
有这等魔力!!??


   神奇吗?说神奇也不神奇。记得,以前写过个小帖子。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0401-2.aspx

      HIFI从技术上就是追求低失真,指标也好,采用的各类专利技术也好,目的是让器材最大限度的还原录音的原始信息。数码音源需要解决的就是“还原”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抖动(jitter)问题,而jitter的产生,通常主要在两个环节,一个是ADDA转换过程中偏差,一个是传输过程中的干扰。


TOP
556#

    前者由解码器的ADDA数字电路解决,后者则从信号传输入手,采取诸如接口、排线优化、供电、避震、滤波、屏蔽等技术手段降低传输干扰或损耗,使用好的线材也属于这个范畴,负责任的厂家或设计师,永远不会说消灭jitter,而是尽可能的降低。显然, USB处理器也属于后者。各类处理器采取的思路,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从源头抓起,改善USB接口的信号传输环境,独立供电也好,滤波处理也好,加强屏蔽也好,目的就是清洁或净化源头,然后给解码器使用;二是采用技术手段,提高传输效率。这个就涉及到各家的技术专长和电路设计功底了。


    但不管如何,这样的处理应该遵循两个原则:1、处理的结果应该是以“还原”为基础,而非画蛇添足的去“修正”;2、处理之后,声音的改善是可以辨识的,结果也是可测量的。


     从逸恒厂家描述的技术解释来看,他们比较好的坚持了这2个原则。实际听感,也能比较明显的感受到这样的规律变化或趋势,所以说,并没有什么神奇,一切都有因有果,从技术角度看,音响不仅仅有玄学也有科学的。
IMG_999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18 19:38:16 上传)

IMG_9997.jpg

TOP
557#

        但需要注意的是,“还原”和声音的变化,并不代表就一定好听。这里做了一个小测试,将逸恒带到了本地一次DIY聚会,其中,PCHIFI使用了一台不到100元的小主机,使用比较流行的Daphile播放。解码器是DIY的分体ADDA,功放是仿音乐传真A1,音箱是一对猛牌书架箱子。加入魔方后,明显增加的中高频细节(实际上,原来肥大、臃肿的低频,掩盖了部分细节,处理之后,增强了这种中高频带来的前后落差),让声音无论是密度、动态都提高了一大截,但声音给人的感觉却是嘈杂的,刺激的,并不好听。因此,USB处理器处理的是源头,USB处理不是万金油或印度神油,源头不好不干净,还原之后也不会变的更好更干净,有时候甚至更糟。这也是前面飞驴兄提供的经验之谈,给Macmini更换线性电源,会比单单进行USB处理声音变化更大,更好。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源头进一步优化了。因此,音响是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让USB处理去做它该做的事情,也没有必要去神化USB处理的作用。




IMG_9948.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4/9/18 19:46:39 上传)

IMG_9948.jpg

IMG_9958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18 19:50:49 上传)

IMG_99582.jpg

IMG_9950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18 19:50:49 上传)

IMG_99502.jpg

最后编辑kkman2002 最后编辑于 2014-09-18 19:50:48
TOP
558#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4-9-18 19:28:00 发表
原帖由 逸恒音响 于 2014-9-17 9:45:00 发表
感谢楼主详尽的分享,如身历其境!

本地遭遇强台风,海鸥,让大黄蜂都顶不住了。


楼主那面真好玩啊,连大黄蜂都有,还一折二了。
TOP
559#

原帖由 爵士鼠 于 2014-9-18 20:45:00 发表
原帖由 kkman2002 于 2014-9-18 19:28:00 发表
原帖由 逸恒音响 于 2014-9-17 9:45:00 发表
感谢楼主详尽的分享,如身历其境!

本地遭遇强台风,海鸥,让大黄蜂都顶不住了。


楼主那面真好玩啊,连大黄蜂都有,还一折二了。


威马逊、海鸥,几乎接踵而来,是今年让本地人和外地游客印象最为深刻的两场台风,马路上抓鱼,也是本地的一大特色。
TOP
560#

前两天,有点时间,就把音箱底座做了完善。对于玩HIFI的,音箱和器材避震相对考究。通常,音箱放在瓷砖等硬质地面比放在木地板(尤其是有龙骨的架空木地板)上好。通常,会用音箱或音箱脚架下垫石板,加脚钉的方式,也有想一劳永逸的,地面分2截处理,前部放器材和音箱的用瓷砖或花岗岩等石板材质,后部则是常规的木地板或加铺地毯。无论如何处理,目的都是:减少地板对音箱的震动影响,提高声音的质量。

     考虑到这个玩具房还要玩HIFI,因此,HIFI音箱的地板也做了重点考虑。开始,采取,前后材质分开的方式,但通过摆位测试后,音箱离后墙需要大概1.9米的距离,这个方案就给否定了。于是,有了下面这个方案:“声岛”避震。

声岛的意思,很简单:就是音箱脚架的底座不与木地板物理接触,象个四面环海的孤岛。目的是,减少木地板带来的传导震动的影响。

结构,等等画张图。

先看效果。
改造前:

01、灌沙:优质石英砂,细软如面,洁白如雪
IMG_012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28 13:51:18 上传)

IMG_0129.jp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