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MAC & PC FI)刻录实验一(313楼)刻录实验 二(315楼) [复制链接]

141#

回复 136# truemusic 的帖子

楼主认为“异步传输”才是合适的选择,对此我也是一样的看法。
至于SSD是否提升音质这个说法,姑且存疑吧,或许有些环境就是会放大硬盘的电磁噪声。

但是说“ASE/EBU、SPDIF、To-Link 都是‘同步传输’”这一点是没有任何可讨论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这三种传输方式都是单向信道,即“收端”无法向“发端”发送信息,控制信息也好,传输信息也好,都无法实现。
因此,它们都是同步传输,即“收端”从传输信号中提取时钟,主动地向“发端”同步。

为何1394或者USB可以异步传输?因为它们是双向信道。收端可以随时向发端发送控制信息,例如“缓冲区空”或“缓冲区满”这样的信息。

异步传输的意义在哪里?
异步传输的意义在于,收端(也就是DA转换器)所使用的时钟独立于发端;而且,是永远固定不变(切换采样率的时候就不说了),高度稳定的时钟。收端的时钟不应该迁就发端的行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隔离PC方面的Jitter。
看到楼主在楼上的图中红色字部分,我有些怀疑,难道楼主的设计中,DA转换器的时钟是要随着上游(发端)的情况而变动吗?
不知道楼主是否的确是这样打算的,但至少,这不是一个合适的做法。因为这等于是变速度,无异于Jitter。

利用“ASE/EBU、SPDIF、To-Link”这三种传输线路就没有办法实现异步传输么?
不能,至少,单靠它们自己是做不到的。
不过,也有一种设计(但是很少见),采用双线路。即,一根spdif(作为例子)和一根反向传输(即从发端发给收端的)的同轴电缆,这根同轴中传输的只有一个信息,那就是时钟。
如图:

在这种设计中,严格来说,也是一种同步传输,但不同于之前的做法,它是一种“逆主从”的同步传输,即发端向收端同步的。
从屏蔽Jitter的角度来说,这种设计可以达到和1394、USB等一样的效果。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已经不是单纯的Spdif了(换做另外两种也一样),而是外加了一个反向时钟信道。
这种设计很少见到,这主要是由于它们本身的定位。它们的价格非常昂贵,很难让大多数人接受。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4-24 17:57:04
TOP
142#

原帖由 yavis 于 2012-4-24 17:39:00 发表
wav转成ape后,声音绝对不一样。
支持试听的话,我报名!



兄台有一双金耳朵啊﹗
我曾經做過實驗,把一個wav文件的歌曲轉成flac文件,然後再將wav和flac文件各復制成五個副本,用播放器隨機播放這十個文件,想分辨出那是什麼格式文件,但絡告失敗﹗
TOP
143#

分辨十个可能失败,但分辨两个很容易成功
逗你玩儿
TOP
144#

wav和ape音质争论解决的方法

原帖由 yavis 于 2012-4-24 17:39:00 发表
wav转成ape后,声音绝对不一样。
支持试听的话,我报名!

关于wav、ape好flac音质是否相同的争论论由来已久。其实很好解决。由于我没有专业声卡,所以一直没有做这个实验!哪位烧友有条件可实验一下。用Total Recorder录音软件,通过内录将到达声卡之前的数字音频信号截获。分别播放相同文件的wav、ape和flac文件(不要使用dsp处理,不经过重采样,采用原始比特输出),截获对应的3个内录文件。再通过HexWorkshop对比3个文件。看3个文件是否相同。不同证明音质肯定不同,证明金耳朵的存在!相同 呵呵 争论可以休矣。希望哪位pc音频高手做此实验。给大家一个结论。非常感谢!!!
玩的是乐趣 享受的是音乐。
TOP
145#

回复 141# HappyWater 的帖子

学习了。感谢!仁兄果然理论知识丰富,以后请多多指教。
我这款解码器官方是这样描述的:解码器控制面板右下角,有FIFO指针显示区域,用于显示解码器工作状态下数字信号时钟状态,解码器高精度时钟可达到1ps的水平,在采用非USB连接解码器时(如光纤、同轴),解码器将不接管数字信号中的时钟数据,采用FIFO(异步高速缓存),将数据与解码器内部时钟达到同步。例如,用同轴连接解码器后,刚开始FIFO下的指针会有一定摆动,最终稳定在中央,说明解码器时钟同步完成。也就是说,在采用非USB数据连接时,解码器也保证了数字信号时钟的精确性。当初我就是看这技术和异步传输相近才购买的。兄能分析一下此方案技术是否真的可以实现?厂家是否误导消费者?
玩的是乐趣 享受的是音乐。
TOP
146#

进来学习了一下,很多营养.谢谢分享
TOP
147#

原帖由 truemusic 于 2012-4-25 18:28:00 发表
学习了。感谢!仁兄果然理论知识丰富,以后请多多指教。
我这款解码器官方是这样描述的:解码器控制面板右下角,有FIFO指针显示区域,用于显示解码器工作状态下数字信号时钟状态,解码器高精度时钟可达到1ps的水平,在采用非USB连接解码器时(如光纤、同轴),解码器将不接管数字信号中的时钟数据,采用FIFO(异步高速缓存),将数据与解码器内部时钟达到同步。例如,用同轴连接解码器后,刚开始FIFO下的指针

这么打个比方吧,老板交给你一件事情去做,你敢只凭着自己的感觉做而不问老板的意思么?
结果就是,要么,你跟老板根本不合拍,要不了几个回合下来老板就不让你干了;
要么,你和老板心有灵犀,心心相映,你的做法就是老板的想法;(这种理想的情况就不要奢望了吧。。)
再要么,你的做法和老板的想法稍有偏差,但是老板总体上表示还算满意。

在这个例子中,“你”就是解码器,“老板”就是输出spdif的设备。而两者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同步问题”。
而楼主的这套设备就处于上面的第三个例子的状态。
因而,很容易理解,楼主的这个系统能否“正常运作”(就是说上下游合拍地运行着),就要看发送器和接收器能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步了。
明白了这个基本的道理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楼主的这个解码器有如下两个策略可选:
1.“如果一个人不听老板劝,那不管开始的时候两个人再怎么好,迟早也会积怨成仇。不过,如果运气好的话,在一段时间之内,两个人还是可以和睦相处的。”
意思就是说,如果解码器方面只管用自己的时钟,完全不考虑发送器方面的时钟,那不管一开始准备的数据量有多大,迟早偏移量会超过缓存长度,导致同步失败(因为两个时钟的速度是不可能绝对一致的)。不过,运气好的话,倒是可以让它们在同一首歌的时间内保持高度同步。
2.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一个人虽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但总还是要给老板面子,同时会尽力地圆滑处世。这样的人长长久久”
意思就是说,解码器方面有自己的时钟,但同时还会参考发送方的时钟,在适当的时候对自己的时钟做出微量调整,以便保证两方面的同步。这样的同步从原理上讲,可以永远保持下去。

那么,楼主的解码器到底是这两方面中的哪一种呢?以及,这两种策略到底哪个更好呢?
不管哪个更好,肯定不如USB或者1394的异步传输来的彻底。因为这两种接口是双向信道,可以实现状态反馈功能。
USB或者1394的这种异步传输,如果也用上面的例子来比喻的话,那就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法官,凭着自己一颗坚强的内心(一个高精度的时钟)严格遵守着法律做事,任何人都不能左右他,只有他告诉别人什么该做(反向状态反馈)。这也就是为什么这种异步传输更被人看好。

定性分析到此为止,也就是说上面都是原理性的。就原理性来说,楼主买的那种解码器在SPDIF模式下是没办法和USB与1394的这种异步相媲美的。
但至于实际中播放的效果差多少,那就要看具体的实现了。
就好像不是每个美国人都比潘长江长得高一样,必须实际测量测试分析才能知道。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4-26 08:57:28
TOP
148#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2-4-25 22:3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truemusic 于 2012-4-25 18:28:00 发表
学习了。感谢!仁兄果然理论知识丰富,以后请多多指教。
我这款解码器官方是这样描述的:解码器控制面板右下角,有FIFO指针显示区域,用于显示解码器工作状态下数字信号时钟状态,解码器高精度时钟可达到1ps的水平,在采用非USB连接解码器时(如光纤、同轴),解码器将不接管数字信号中的时钟数据,采
我发现异步技术的解码器同样受电脑软硬件影响巨大,对于usb异步技术理论上能否达到hiend级转盘效果,兄台怎么看?除了机械震动有办法解决以外,可能最大的问题是电磁干扰了,在这么复杂的结构内部,几乎是没办法解决。
TOP
149#

原帖由 神农 于 2012-4-25 23:33:00 发表
我发现异步技术的解码器同样受电脑软硬件影响巨大,对于usb异步技术理论上能否达到hiend级转盘效果,兄台怎么看?除了机械震动有办法解决以外,可能最大的问题是电磁干扰了,在这么复杂的结构内部,几乎是没办法解决。

兄台提的这个问题很好,很现实。
但同时,也很无解。。。(个人感觉)

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主管看法而已,仅供参考),这些USB 1394的解码器在Jitter问题上肯定是有先天技术优势的(只要你喜欢,你甚至可以给解码器装一台原子钟上去)。
在电磁环境问题上,PC做信号源也不见得比台式CD机劣势多少(导线可以长一些),现在有一些解码器甚至是用以太网连接主机的,你想把PC和它弄多远就弄多远。
我个人感觉,这些解码器最大的问题还是太“冷”了。或许是种种客观因素吧(甚至仅仅是历史原因而非技术原因),一般情况下我们见到的USB声卡都不怎么暖,声音很干,很涩。它们的设计更像是在还原信号,而不是想让声音变得好听(总感觉这些器材不太懂得如何讨好耳朵)。
尤其是在我听过一些LP的转录以后,我更是发现了这一点。LP的信号质量远不能和数字录音比,但是那个味道的确很甜蜜。
说起LP转录这事儿,很多人总要强调“LP转录不等于LP”,我觉得这个认识到了就好。话说回来,高质量的LP转录总比你随便弄的一台黑胶唱机放出来的效果好吧。。。从一些高质量的LP转录中,我们已经能感受到了那种韵味。

想让声音变得好听,这个问题应该由谁来承担主要责任呢?是录音室,还是播放设备?
这个责任或许很难界定,不过,不管怎样,我个人还是感觉,我们多少在Jitter问题上走的极左了。
其实Jitter很容易做到很小,而且,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不需要把它做得更小了。
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回来关注一下,放大器,音响,以及效果器(专业录音室也会用的)这些器材上。。
同时,可以看到有些发烧器材已经开始搞起了DSP,比如Linn 、 Weiss 的有些产品,同时它们也受很多听众追捧。
其实DSP不是不能做,只是看你怎么做。我好多次都想找机会把这些器材里的DSP提取出来,做成foobar插件来用,苦于一直都没有机会接触到器材(仅仅是下载到固件程序是不够的,必须研究一遍器材的系统设计)。我觉得,DSP也是一个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
不过,DSP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研究DSP也不是换换几个DSP插件那么简单,最起码,要能自己设计并编写程序实现DSP才行。
之后的事情就是大量的调试和试听了。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4-26 09:19:53
TOP
150#

乐之邦只有数字输出值得用,他们的解码噪音非常大,电路设计有缺陷。
音乐与生活

TOP
151#

SSD也有读写次数寿命的
TOP
152#

目前PC作为播放器最佳途径

PC 作为播放器器的最佳途径就是:PC数字输出+异步解码器。
PC电磁环境差;时钟误差大。但PC运算能力强大,所以扬长避短发挥PC的优势,让PC只输出数字音频流。精确解码让解码器完成。其实作为PC也不必过分强调电磁环境,总不能把线路板上的电路都屏蔽吧。
我这里讲的异步解码器是广义异步解码器,不单指USB等接口异步传输的解码器!我认为只要是解码器有独立精确时钟,通过技术手段让数字音频流与解码器时钟同步输出到D/A的解码器就是异步解码器。
选择异步解码器要分析其接入端口技术标准和架构。看技术是否可行。前些天看了一款USB异步解码器,咨询一下没有驱动,但号称支持24/192采样率。usb音频规范usb2.0免驱只能支持到24/96采样率,异步usb解码器要支持24/96以上采样率一定不是遵循usb音频规范,需要驱动支持。再分析架构,这款解码器是靠升频来达到24/192采样率的。所以选择解码器一定不要看指标,往往指标最迷惑人的。
另外还有一种方案,也是最佳方案的变异。主要是为已有高档解码器选择的:PC+usb异步数字解码器+传统解码器。这方案同样能达到消除PC干扰,精确解码的目的。我的MAC播放器就是采用这样的方案,由于我的解码器目前没有MAC驱动,所以不能直接通过usb连接播放器。选择了一款支持高采样率又有MAC驱动usb异步数字解码器同轴输出作为过渡。通过试听到达了预期目的。
玩的是乐趣 享受的是音乐。
TOP
153#

原帖由 truemusic 于 2012-4-27 16:49:00 发表
PC 作为播放器器的最佳途径就是:PC数字输出+异步解码器。
PC电磁环境差;时钟误差大。但PC运算能力强大,所以扬长避短发挥PC的优势,让PC只输出数字音频流。精确解码让解码器完成。其实作为PC也不必过分强调电磁环境,总不能把线路板上的电路都屏蔽吧。
我这里讲的异步解码器是广义异步解码器,不单指USB等接口异步传输的解码器!我认为只要是解码器有独立精确时钟,通过技术手段让数字音频流与解码器时


USB的非同步(異步)解碼,能免除PC的電磁干擾(or jitter free)?


LZ可以試試優化PC的電源、振動與電磁干擾
即使用上了USB,上述的因素還是會影響到聲音
無疑的非同步的USB,聲音會好過同步USB
但異步(非同步)的數位訊號傳輸,被稱做「PC HiFi最佳方案」
目前看起來,大部分都還是廠商的宣傳詞藻


Linn的DS系統,也號稱是非同步
但是,只要在HDD raid, 控制端PC等硬體做優化對聲音也有大幅度改善
如果非同步的USB, Linn DS是PC HiFi的答案
那為何在前端,換了USB cable與網路線,還會影響到聲音?



TOP
154#

哈哈!就是这么回事。异步的谎言很容易戳穿。

我承认它有效,但效果有限。
逗你玩儿
TOP
155#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2-4-28 20:39:00 发表哈哈!就是这么回事。异步的谎言很容易戳穿。我承认它有效,但效果有限。
不能这么说吧,啥类型的前端对咸菜不敏感?
TOP
156#

老兄可能没看明白。异步如果能完全解决问题,任何档次的转盘使用异步的方法连接解码,声音都不会有差异的。
逗你玩儿
TOP
157#

现在这么多异步的解码还没有换了USB线,声音没变化的,虽然它们各自所谓的“异步”方案都不一样,但有影响这个结果都是一样的。
TOP
158#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2-4-28 23:32:00 发表老兄可能没看明白。异步如果能完全解决问题,任何档次的转盘使用异步的方法连接解码,声音都不会有差异的。
世上可没有一劳永逸的完美解决方案,您说是吧
TOP
159#

是吧。我也就是说USB异步有效,但没那么神奇。

USB异步和1394相比,不知道哪个更好。如果哪天出来个1394异步,那USB异步彻底别在PC HIFI领域混了。
逗你玩儿
TOP
160#


图中 A块 和B块颜色是一样的,不知道有几个人看到这幅图的时候没有产生错觉。。

以此为例(如果想找的话,还有很多图片),就可以知道,人的感觉其实很不精准。。
尤其是在有很大的心理暗示的前提下。。(比如说刚刚花了一大笔钱)

到目前为止,我没听说过任何实验测试数据能够表明 换线材也好,加垫脚避震也好,第六元素也好,这些能对音质有所提升。反倒是不断地听到烧友们之间流传着这样那样的传说。
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望诸位烧友快快从梦中醒来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