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残剑831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1-7-18 21:07:00 发表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18 20:14:00 发表音场的重量感,是声音的密度、结像的稳定性、音场的三维性等方面的基础。 这个提法我持保留意见。声音的密度是结像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关键,但将音场的重量感作为声音密度的基础有待商榷。密度感好的的声音声场必然是稳健立体且内容丰富的。但不一定重量感会非常大。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18 20:14:00 发表音场的重量感,是声音的密度、结像的稳定性、音场的三维性等方面的基础。
时光车间
原帖由 花鸟虫鱼 于 2011-7-21 10:42:00 发表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1-7-18 21:07: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18 20:14:00 发表音场的重量感,是声音的密度、结像的稳定性、音场的三维性等方面的基础。 这个提法我持保留意见。声音的密度是结像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关键,但将音场的重量感作为声音密度的基础有待商榷。密度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1-7-18 21:07: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18 20:14:00 发表音场的重量感,是声音的密度、结像的稳定性、音场的三维性等方面的基础。
原帖由 花鸟虫鱼 于 2011-7-21 10:42:00 发表我和670707对密度的看法是一致的,20周年最让我动心的是乐感超卓,生动传神,酷似现场,能让人忘记HIFI,更关注音乐。残剑兄所关注的HIFI结像,针眼定位不是我诉求的重点,如果你细听的话20周年对乐器形体的刻画是远超好多HIFI牛机的。真实的现场是没有定位的。可能象MSB那样很HIFI的器材比较适应你。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7-21 11:06:00 发表去现场的多数是听音乐为重的,也并非没有定位,只不过听者都沉浸在音乐整体氛围之中了,少有去关心啥定位、结象的了。也会有少数这样的听者(所谓的发烧友),但他为了这些名词去听现场,除了浪费时间、遭踏钱,有意义么?
jadis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