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2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湖里的螃蟹好吃否——辣评新德克二十周年转盘解码(P1听感p5重... [复制链接]

查看: 102153|回复: 274
111#

      关于新德克中国钉在二十周年音源和naim supernait功放上的声音表现

       新德克的F系列复合避震钉(中国钉)我是2年前开始用在系统中的,曾经还发过一篇“钉对钉”的听感帖子。从最早的服役的F1到后来购入F2用于功放,再到最近在购买二十周年同时网购的中国钉改良版2B型号,连同已经出掉的F2一共用过三款了。我认为中国钉的整体素质是很高的。其声音气质和使用价值我认为高于新德克家的a600合并功放,在多款器材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声音风格大家可以搜索我以前的帖子,在此不累述。我主要说说其在和二十周年音源和naim功放搭配时的不同效果。

       从中国钉在二十周年的表现上看我猜测有可能二十周年设计时是加入了中国钉进行教声的。二十周年音源的用家强烈建议上他家的中国钉。因为无论是F1钉还是改良后的2b钉,其上机后对声音的改良主要是在质感和宽松度方面。明显感觉质感和密度感都有所加强,音乐纹理更加鲜明且饱满。音场开阔低频量感质感都有所提升,一派稳健大气的声底。这些改善甚至比更换电源线来的还要明显。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对音响的避震比较重视的主要原因。在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避震钉的安放位置要根据器材本身的设计特点来作调整。中国钉的说明书中推荐其安置位置是前2后一,但在二十周年转盘上,机芯下直接对应放置的前一后二的摆法在聆听效果上明显要更好,质感要更强,声音更通透。所以避震附件建议大家要根据器材的实际设计情况和重量平衡进行调整摆放。

        今年年初曾尝试过将一套F2中国钉在借了一台naim nait xs试听,发现f2在naim上的表现并不如其在其他器材上表现的那么好,不仅如此,试了几款高价避震钉也是同样的情况。当时考虑原因可能有两点,其一,naim将机器的自身谐振点已经调教到了非常均衡的水平。其二,nait xs重量比较轻,放在中国钉上整个重量平衡不好掌握,总有一个钉有点着不上力。后来就将F2出了。最近正好新进了改良后的中国钉2B,顺便就再次在naim的机器上试试,supernait的重量比nait xs要重了不少,在中国钉上的放置3点的压力也平衡了许多。一开声,首先最大的感觉就是声底变得更加厚实饱满,底盘更加扎实稳重,低频力度也增加了不少。但是仔细再听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声音整体变得有些木讷缺乏灵气,虽然更加饱满有力但清晰度和通透度反而稍有下降,音乐的纹理感和鲜活感都有所降低,人声和乐器的形体感也稍稍偏大了点。总体而言效果弊大于利。而在我之前的音源和目前的二十周年音源上都不会出现此情况。赶紧将钉换下,这时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声音的清晰度,结像能力,纹理感都多大大好转。看来传说中naim机器机身谐振点的调教和独门的避震设计确实有自己独到之处!避震钉之类产品在其身上的使用仍然要谨慎考量。

     另外,建议凌君彦先生尝试一下在中国钉木基座下方加上一层1cm厚的高密度碳纤维板,以我对碳纤维垫材声音特性的了解,应该会对声音有非常正面的帮助。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1-07-16 23:58:36
TOP
112#

原帖由 徕卡 于 2011-7-16 17:30: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花鸟虫鱼 于 2011-7-15 23:33:00 发表
残剑兄写的较客观同意百分之70,其实你还未玩尽20周年转盘解码。你说的缺点在我处就没有。1、可能未用凌总的独门密器旋律保险丝  2、未用凌总特制西电电源线 3、解码可以换胆 4、功放是瓶颈,发挥不了你的箱子     。
  另外高文解码我们有、其高贵飘逸是削弱中低频为代价,拿我家的钢琴比较高文的声音


搭配好了也没有用。MSB所谓的音响性是好的,但只是两端比较用力,声大力猛,仔细听内涵并不好。乐感更是无从谈起。但有些玩HFI的发烧友会很陶醉和满足于这种打得开快很猛的快感中,但多听现场的人会发现这种声音其实是比较假的。我和花鸟都曾经经历过这个 阶段,都曾经用过不止一台MSB。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和自身对音乐和音响理解的进步,经过比较现在都不用它了,包括高文,也是宁可闲置。MBL的系统也很少象我和花鸟听得这么熟,MBL声音厚重饱满,初听似乎一般人理解的密度感更好,但关键的音乐的灵气和起伏并不算好。所以我说不要跟风别人,因为你在跟,别人也在变,跟到哪里算数呢?还是自己听到什么喜欢什么听什么吧。
TOP
113#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1-7-16 18:00:00 发表
搭配好了也没有用。MSB所谓的音响性是好的,但只是两端比较用力,声大力猛,仔细听内涵并不好。乐感更是无从谈起。但有些玩HFI的发烧友会很陶醉和满足于这种打得开快很猛的快感中,但多听现场的人会发现这种声音其实是比较假的。我和花鸟都曾经经历过这个 阶段,都曾经用过不止一台MSB。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和自身对音乐和音响理解的进步,经过比较现在都不用它了,包括高文,也是宁可闲置。MBL的系统也很少象我和花鸟听得这么熟,MBL声音厚重饱满,初听似乎一般人理解的密度感更好,但关键的音乐的灵气和起伏并不算好。所以我说不要跟风别人,因为你在跟,别人也在变,跟到哪里算数呢?还是自己听到什么喜欢什么听什么吧。  

  MSB和mbl我没有听过,不做评价。高文在我来看是属于特色型品牌也并非全面型品牌。另外,厚重饱满并非就代表密度感好,这一点在我对密度感的论述中也已经明确提到了。相信相当多的朋友也不会将二者等同的。就我听二十周年来说,我个人认为其音乐的“贵气”反而多于“灵气”,而在音乐的起伏感和丰富表情的呈现上反而不比supernait内置解码有什么太大优势。光润柔滑的音质和轻松流畅的音乐表达方式才是二十周年所带给我的明显感受。
TOP
114#

老凌的作品(不限于20周年转盘解码,包括我们听过的其他作品系列),给我的感觉可以用两句诗来形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就象一个人走到你面前,初看上去他并不是那么聪明,机灵,张扬,霸气。但是他给你的感觉很舒服实在,和气有礼,温文尔雅,语言有物,性情高雅。但又不是书呆子一个般索然无味。这样的人天天打交道,才越谈越觉得值得交往和长来往。
TOP
115#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1-7-16 17:41:00 发表
下面我来谈谈在二十周年音源上的几款线材和中国钉避震附件的听感:

      首先说一下新德克FP-1银铜合金电源线的听感:这款电源线属于新德克线材产品中的中端型号。由于有银材料的加入,这款线呈现出了不错的温润感,整体声音饱满厚润,声音比较耐听顺耳。作为入门hifi电源线这几点做的都可圈可点。缺点是:声音虽然厚润但不够

电源线最好用老凌做的西电线,风格和转盘,解码本身的路数最夹,对声音的总体表现会有不小的帮助。比厂方跟机送的FP-1银铜线好太多了。FP-1我试了试就收起来了。
数码线我现在用的是新德克DAC-GOLD金铜混合线,本来也想用西电线的,可是老凌说西电线的阻抗等原因,不适合做数码线,推荐了这个或新德克碳素数码线,我选了这个。用下来感觉也不错的,风格基本和转盘,解码的风格一致,在吴大师系统上和超时空THE ONE比过,我们认为THE ONE好声。
TOP
116#

赞叹楼主很自我,真实的听感!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117#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1-7-16 20:28:00 发表
老凌的作品(不限于20周年转盘解码,包括我们听过的其他作品系列),给我的感觉可以用两句诗来形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就象一个人走到你面前,初看上去他并不是那么聪明,机灵,张扬,霸气。但是他给你的感觉很舒服实在,和气有礼,温文尔雅,语言有物,性情高雅。但又不是书呆子一个般索然无味。这样的人天天打交道,才越谈越觉得值得交往和长来往。


   老兄对新德克高端产品的比喻基本算贴切。有点这种意思。
TOP
118#

选择一种音响风格,便是选择认同一种艺术观。10年前,我使用MARK,MSB,后来用过丹拿,世霸,ADAM等等很多器材,其中有的是象到饭店换换口味试点菜一样试试某种品牌味道的,有的是当时很欣赏和认可这种风格的。听到现在,我喜欢老凌的作品,而且最好是全套老凌。这不是说否定了以前所有用的器材,说它们全都不好,不用便是一无是处了。不是,是人在变,年龄,爱好,对音乐,音响的理解都在变。器材是为人服务的 ,是适应人的不同阶段的需要的。所以我根据我的需要和认识不断选择。到目前这个阶段和选择,我觉得是基本上可以安心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了。

再往后面呢,还会不会变,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到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吧。说不定,再过个10年,我都不怎么喜欢听音乐,而去周游世界,陶铸于旅游的乐趣中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你现在喜欢听什么,就听什么吧。
TOP
119#

今天的我打到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又打到今天的我!
si
TOP
120#

原帖由 吹bee1 于 2011-7-17 11:10:00 发表
今天的我打到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又打到今天的我!


不是打倒这么激烈的概念。人的兴趣,口味,认识是个不断变化,自然改变的过程。想想从小到大,我们不同阶段喜欢看的不同的书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