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一新玩具(第10页更新Bladelius ASK后级与胆机的对比) [复制链接]

查看: 39805|回复: 123
31#

不知那种涂料跟这箱搭声呢?
TOP
32#

原帖由 KEN 于 2011-5-3 12:04:00 发表
原帖由 nickpro 于 2011-5-3 11:34:00 发表
原帖由 GRAMMY 于 2011-5-3 0:24:00 发表
丹拿的这个系列音箱前面的金属板极易脏后变得一块块的黑斑,邵兄小心使用。

那平时要怎样保养?


直接涂黑!


贴保险膜或犀牛皮?
TOP
33#

刷涂料也太夸张了吧,有点氧化就有点氧化,顶多吧网罩罩上不看就是了嘛
TOP
34#

S兄的牛机到了啊,恭喜恭喜
TOP
35#

新一轮的折腾。。。
http://weibo.com/1599753740

@jeff摄影与古典音乐
TOP
36#

在入手S3.4之前,我用了一段时间的C2,这里也来谈谈一些S3.4与C2之间的区别吧

C2和S3.4在各自的系列中都是排行第二,而C2比S3.4高一个系列,价格上C2也是S3.4的两倍。

C2用了两个顶级的Esotar平方软球顶高音和两个6.5寸的中低音,S3.4用了一个Esotec+高音和两个6.5寸的中低音。我仔细看过各种介绍材料和两对箱子的单元,高音部分Esotec+和Esotar平方的振膜和音圈是一样的,区别在于S3.4上的Esotec+用的是普通的磁体,面板是5mm厚的铝板,高音后腔体设计较为简单;Esotar平方用的是钕磁,面板是10mm的铝板,高音的后腔体设计更复杂(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这些后腔体设计有什么区别,只好用简单和复杂来形容了

中低音方面,C2和S3.4用的两个单元振膜材料都是MSP的,音圈也都是铝线,悬边的型号也一样都是SR133/1,每个箱子两个中低音单元的编号是一样的,其他有什么不同就不得而知了。C2标的低频下限是25Hz,S3.4标的是35Hz,差了整整10Hz啊。个人认为6.5寸的单元,就算能做到25Hz,也没有多少声压。我拿25Hz的信号分别让C2和S3.4播放,基本就是只看到盆剧烈抖动,倒相孔有气流扰动的声音,没觉得两对箱子放这样的测试信号有什么区别。也许在消音室里面测试出来是不同。

箱体方面,C2和S3.4都是预埋螺母的,单元不是靠木螺丝固定的,这样单元可以固定得更加稳定。个人还是更倾向于S3.4那块5mm的铝面板设计,抑制震动的能力应该比C2那块高密度木板要好,就是因为这块铝板,S3.4的重量也达到了33kg,高出22cm的C2也就是40kg。C2的倒相孔是用6个螺丝固定在箱体后面的,而S3.4的倒相孔是插到箱体里面的,底板也是C2比S3.4明显大一圈。

S3.4的分频点是2000Hz,比C2的2200Hz略低,灵敏度两对箱子差不多,都是88dB。
TOP
37#

原帖由 SMERT 于 2011-5-3 20:37:00 发表
在入手S3.4之前,我用了一段时间的C2,这里也来谈谈一些S3.4与C2之间的区别吧

C2和S3.4在各自的系列中都是排行第二,而C2比S3.4高一个系列,价格上C2也是S3.4的两倍。

C2用了两个顶级的Esotar平方软球顶高音和两个6.5寸的中低音,S3.4用了一个Esote

这样有意思:)性价比,设计思路,比如相位问题等等。。。支持S哥!
TOP
38#

下面进入正题:S3.4和C2声音上的区别

C2在我家里的时间大约是一个半月,而且是二手箱子,早就煲开了,应该能够代表C2的声音。
S3.4只来了4天,而且是全新的箱子,虽然我用20Hz的信号煲过2个小时,也已经大声歌唱了3个小时,但离箱子煲开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只能是了解S3.4的声音走向。

搭配的前端和线材如下:
音源:徕卡CD-PRO2M转盘+Wadia 25解码器
功放:805单端直热分体胆机
电源线:蛇王Taipan Helix VX和PS Audio Plus
信号线:欧亚德910(RCA版本)
喇叭线:Analysis Plus Solo Crystal Oval 8

S3.4与C2声音上最大的区别是:二者的声音走向明显不同。C2更加注重音色和质感的真实还原,声音更加接近真实乐器的声音;而S3.4则对声音进行了少量的美化和修饰,增加了透明度和分析力,更加现代派,更具热情和活力。

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是看你喜欢哪种。我之前一直在玩ELAC,因为ELAC的X-JET单元中高频那种透明精致的感觉着实让我非常着迷,因此在这两种风格中让我选的话,我还是喜欢S3.4的声音走向。这完全是个人的喜好决定的,这是选择S3.4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C2全频的密度,特别是高频的密度相对S3.4还是胜出的,整体声音也更沉稳大气一些。在我的系统和环境下,C2相对S3.4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优势,也许我的系统只发挥了C2一部分的潜力,因此没能拉开S3.4和C2的距离。既然如此,S3.4性价比高的优势就显露无遗,这是选择S3.4的第二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环境和摆位,诚如几位朋友所说,在我的空间环境里,如果C2能够放在短边是最理想的,而目前的状况是只能放在长边,造成50-60Hz段驻波比较严重。较深的箱体让C2导向孔与后墙的距离最只能达到52cm,驻波还是比较严重的。而S3.4的箱体深度就要短一些,离后墙的距离可以达到58cm,而且S3.4的导向孔要比C2小。不要小看这6cm的距离,在听感上可以明显感到S3.4的低频驻波问题就明显比C2要少。这是选择S3.4的第三个原因。
TOP
39#

C2更加注重音色和质感的真实还原,声音更加接近真实乐器的声音
TOP
40#

价格差一倍,但是没有输赢,嘿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