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在福田H先生处听到传说中的JBL4310.
H生人好,H生处茶香,无奈地方稍狭小了些,还有没有木脚架,找了个小细铁架子对付,对低频、声场的发挥有很大影响。
此对JBL4310,成色极为难得,原木纹,手抚上去,能感受到岁月的痕迹,极为诱人的古色,比我年纪还大的箱子哟。不出奇,明清家具几百年了一样好好的,就看有无缘分。
推JBL4310的是全套NAIM,CD机是分体电源的,前后级也是,据H生说是前次旗舰。H生主做NAIM生意,4310他收了3对,自留一对,两对转让。
我带了几盘碟去,都是我常听的,其中一盘《米岛莉20周年小提琴》(因为听的很熟),另外有《霍洛维茨在莫斯科》、《歌剧集锦》、《伶歌2》。
放了米岛莉的小提琴,感觉比较一般。20分钟后,JBL状态好一些了,放了盘《霍洛维茨在莫斯科》,太棒了!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钢琴曲。
H生拿出他搜集的一些碟片出来,我一看,傻眼了,口水直接淌了出来。
我那些碟,都可以立即扔进垃圾桶了。
全是经典录音的首版啊!
H生拿出另外一摞,说:这是前几版,收到首版碟后,这些可以转让给别人。
放上一张“阿劳的贝多芬钢琴曲”,又放一张”格吕米欧/哈斯姬儿的莫扎特“,好听哟,无以言述。。。
H生说以前这些JBL音箱,较声都是靠人耳,较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像现在用电脑,可以尽量绝对的标准。
这就像我上面说的手工紫砂壶,它是不完全精准的,才有他独特的艺术魅力。你很难说一把壶的把手、壶嘴曲线、弧度,到底应该怎样才正确,它就是靠感觉、靠经验、靠艺术造诣,一点点修出来的(据说顾景舟做好一把壶后要修刮摩20几遍,耗时近月后,才拿去烧)。你只有喜欢紫砂壶,研究紫砂壶,具有对它相当的认知能力,才能感受它到底美在那里,没有办法用语言说出来。
这就是JBL4310,在我听过的所有JBL里面,最好听的。
古董JBL音箱,放现代的数码录音,是不好听的(所以也有很多人对之嗤之以鼻),那张《米岛莉》就不好听,2000年的录音。我个人认为老JBL灵敏度高,容易推,HIFI性肯定差,按现代HIFI器材的标准,老JBL声场的纵深度不够,对音色质感、肌理的刻画不深,那个时代,不追求这些性能。
所以拿老JBL来播放试音碟,就不合适了,不能爆。
但是播放经典黑胶录音,那是超级棒!杰作!
所以,一个时代的器材,就得配一个时代的录音,混了就不好听。
像我还有范兄这样喜欢经典录音的,JBL4310是再好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