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051525354555657 / 5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纯属胡诌 [复制链接]

查看: 346785|回复: 566
531#

回复 529# 老范 的帖子

范兄的宝贝的确馋人啊,看来加入“黑社会”是迟早的事情了。
上次无难也来指导过,也建议我上黑胶,当时我还不是很在意(因为听过一些,没什么好印象),现在范兄列举了这么多好处还有好音乐,大有说服力。
其实我一直有留意我下一次口袋宽松时升级的系统。想上大口径的喇叭,12寸以上的,比如老一代的JBL(我现在认为要想真正听音乐,需要这么大的喇叭),但我知道这些东西很难玩好,要花很多精力,还要靠碰。我设想中的这些设备,跟黑胶系统还是蛮搭配的。实在不行就新款的JBL4429了,呵呵。

所以黑胶系统,要从长计议,有计划一步步来,尽量少走弯路,到时候要多请教范兄和无难兄了,呵呵。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2-02-03 14:05:13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532#

回复 530# shotchen 的帖子

S兄好!欢迎指导!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533#

回复 527# xin889 的帖子

X兄新年好!
老兄真幸福啊,认识这么多高级玩家。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534#



你如果人在上海,我一定拽你来听听这张。没上过TAS,不是什么名片。但是刚才一放,动态吓死人。
DG的数码LP,品相好的,价格在人民币150以内的,我看可以见一张收一张。我今天上上午专听DG数码片,没有一张失望的。
TOP
535#

楼主您好!!

老范讲得好啊,玩得开心就好。

我是实事求是的人,当年玩黑胶我没能力玩好,故放弃。

黑胶和其他音乐重播方式都一样,目的都是为人们听音赏乐服务。

如何取舍,端看个人喜好与方便,没有定论。只不过乐趣不一样,精彩各异罢了。

我最近常感觉,能安安静静听音乐才是最大的享受!

当然了,事实上我是很难真正做到的。

老想折腾,哈哈,这就是发烧友的命吧。
TOP
536#

前晚在福田H先生处听到传说中的JBL4310.

H生人好,H生处茶香,无奈地方稍狭小了些,还有没有木脚架,找了个小细铁架子对付,对低频、声场的发挥有很大影响。
此对JBL4310,成色极为难得,原木纹,手抚上去,能感受到岁月的痕迹,极为诱人的古色,比我年纪还大的箱子哟。不出奇,明清家具几百年了一样好好的,就看有无缘分。

推JBL4310的是全套NAIM,CD机是分体电源的,前后级也是,据H生说是前次旗舰。H生主做NAIM生意,4310他收了3对,自留一对,两对转让。
我带了几盘碟去,都是我常听的,其中一盘《米岛莉20周年小提琴》(因为听的很熟),另外有《霍洛维茨在莫斯科》、《歌剧集锦》、《伶歌2》。
放了米岛莉的小提琴,感觉比较一般。20分钟后,JBL状态好一些了,放了盘《霍洛维茨在莫斯科》,太棒了!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钢琴曲。

H生拿出他搜集的一些碟片出来,我一看,傻眼了,口水直接淌了出来。
我那些碟,都可以立即扔进垃圾桶了。
全是经典录音的首版啊!

H生拿出另外一摞,说:这是前几版,收到首版碟后,这些可以转让给别人。

放上一张“阿劳的贝多芬钢琴曲”,又放一张”格吕米欧/哈斯姬儿的莫扎特“,好听哟,无以言述。。。

H生说以前这些JBL音箱,较声都是靠人耳,较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像现在用电脑,可以尽量绝对的标准。
这就像我上面说的手工紫砂壶,它是不完全精准的,才有他独特的艺术魅力。你很难说一把壶的把手、壶嘴曲线、弧度,到底应该怎样才正确,它就是靠感觉、靠经验、靠艺术造诣,一点点修出来的(据说顾景舟做好一把壶后要修刮摩20几遍,耗时近月后,才拿去烧)。你只有喜欢紫砂壶,研究紫砂壶,具有对它相当的认知能力,才能感受它到底美在那里,没有办法用语言说出来。

这就是JBL4310,在我听过的所有JBL里面,最好听的。
古董JBL音箱,放现代的数码录音,是不好听的(所以也有很多人对之嗤之以鼻),那张《米岛莉》就不好听,2000年的录音。我个人认为老JBL灵敏度高,容易推,HIFI性肯定差,按现代HIFI器材的标准,老JBL声场的纵深度不够,对音色质感、肌理的刻画不深,那个时代,不追求这些性能。
所以拿老JBL来播放试音碟,就不合适了,不能爆。

但是播放经典黑胶录音,那是超级棒!杰作!

所以,一个时代的器材,就得配一个时代的录音,混了就不好听。
像我还有范兄这样喜欢经典录音的,JBL4310是再好不过了 。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2-02-09 10:26:34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537#

上文盛赞的《霍洛维茨在莫斯科》,是在胆艺轩淘的,西德银圈,200元。
在家里的系统,只是觉得它好听而已,并不觉得它比其他正版CD好多少,心中还有些疑惑这些银圈碟到底值不值。

前几天放在H兄的系统上,才知道这盘碟的音色如此之美,同其他碟拉开很大差距。以至于DECCA正版的《歌剧集锦》、德国版的《伶歌2》根本没有出场试音的机会。

本人最近也玩红木,拿红木种类来比喻,4310+NAIM之下的《霍洛维茨》,其琴声质感,犹如老紫檀,幽幽的暗褐色,细密油润的质地,带着细细牛毛纹,隐隐泛着荧光,内带金星。其他一般的碟片,犹如一块非洲花梨木,肌理粗糙,颜色黄艳,质地稀疏干涩。

感叹:真是好马要配好鞍,好壶要泡好茶,好音响要配好碟片啊。

再叹霍洛维茨。《霍洛维茨在莫斯科》时,他已经近80高龄。碟中第7、8首,斯克里亚宾的曲子,他那绚丽的手法、瞬间击键的力度,让我深深折服。我虽不会弹钢琴,但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苍苍老人,怎么能在一瞬间用指头爆发出这么大的力量。这样的瞬间力量,即使是一个青壮男子,都极难达到,并不是你力气大砸下去就能有力量,而是极快的速度!这种速度的道理就像高空中一只鸟能撞毁一架飞机一样。

在所有钢琴家中,我现在还是最欣赏霍洛维茨。每个人都有他上天赋予的“底色”,非神力无法改变的东西。我觉得霍洛维茨的“底色”是“绚烂”。他的人生,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目中无人,傲视群雄(看他年轻时的照片可揣摩点端倪),几度离别又再次出山。他喜好的曲目一般是斯卡拉第、莫扎特、李斯特、肖邦、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等,这些人都与他有着较接近的“底色”。

我曾经也很喜欢的里赫特,他的底色可能是“理性”,他演绎的某些曲子,我觉得也非常好;罗斯特洛波维奇的“底色”,可能是“文雅”。。。

可能我自己也向往“绚烂”,所以这些大师各有长处,我还是最喜欢霍洛维茨。

无言以颂。
每次听到他,就如老朋友来了,各斟杯茶,轻声叙谈。。。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2-02-11 11:01:57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538#

深圳路过……刚工作三年条件所限烧耳机的-v-
欢迎有空来听听新派国产声……
PC→MX+→Taurus→HE500
TOP
539#

前段去逛了下麒麟山庄,带了个D700加一颗爱展能28/3.5老镜头,胡拍了一阵。
老镜头还是蛮有味道的,有点孟特枫丹的感觉哈。
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2 22:01:17 上传)

1.jpg

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2 22:01:17 上传)

2.jpg

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2 22:01:17 上传)

3.jpg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2-03-02 22:01:17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540#

也喜欢霍洛维茨!《莫斯科》的影碟看了好几遍……
入门的唱机,平价黑胶唱片,觉得还是比CD好听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