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35363738394041» / 5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纯属胡诌 [复制链接]

查看: 352446|回复: 566
371#

回复 368# phantom 的帖子

冬MM说啥啦?JS为什么要赶她走呀?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72#

我猜:多數因為說實話了哈!
TOP
373#

想问问兄在j168的听的sim 推西湖的感觉
cd机 徕卡  功放模范15.2  音箱 维也纳 大贝多芬
TOP
374#

回复 373# 80ato 的帖子

那天晚上听了个把小时,印象不是很深,大概说下:

李兄为人热情,预约之后,他专门拿回一根原装一万多块的西湖喇叭线接上给我试听,摆在最好位置的是一对PMC TB2i,也是用SIM7加AYRE7做前端,推得很不错,听交响乐场面就不够了。换西湖L10,老款,不带PE技术的,脚架是美国一厂家专门定制的,也要一万多,极重。为了不再麻烦李兄,就没有挪到他说的“最佳摆位”,离后墙和侧墙比较近,中间还隔了对PMC,可能影响了听感。

西湖给人的感觉,就是“朴素、宽松、包围感好”,但是感觉SIM7推L10还是不够力(150W),或者说无法推出L10的真正素质;AYRE也稍显“清淡”,就如残剑兄举的例子,鼓声中好像缺了‘鼓芯’一样。对了,这个问题你咨询残剑更好,他是用家,说起来地道的多,呵呵。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1-06-02 20:36:57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75#

另外据我个人的理解,我以前曾经把音响器材比喻成一部汽车:功放是发动机,音箱是轮胎,音源是汽油,线材是波箱,空间是道路。
10万以下的器材,就如一部20万以下的家庭轿车,在这部车中,发动机仍然是最重要的。100万以上的器材,就如一部F1赛车,这个时候,轮胎、汽油、路况都非常重要,发动机的技术和质量反而显得次要(因为太成熟了)。

照上理论,10W以下的设备,功放的投入应占大头,用SIM7来推西湖L10,只能说'“中规中矩”,推PMC TB2i就能使其出彩。
不要指望买个“好箱”后,能在功放上“取巧”,这样不现实的,最后结果就是烦死自己。
升级也要先升级功放,因为好功放来了之后配上旧箱还能有比原来更好声听,如果先升级箱子,配老功放,那就等着受罪吧。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1-06-02 21:09:56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76#

另一个事说起来大家可能不信:那天晚上我在李兄那里拿了一套 “森海HD265(库存爱尔兰原产)+ETEK耳放+卡达斯耳机线”,一共不到3K,拿来听马勒、布鲁克纳交响曲,按照我的审美观,完胜那套超过10万块的西湖,小型音乐就更不用说了,是监听耳机的强项。如果是一个真正的音乐爱好者,这套拿来听古典足矣。

隔段时间后,我在网上无意看到一家人也有一批库存爱尔兰产的HD265,价钱比李兄便宜近1/3。但我丝毫都没有怪李兄卖我贵价,李兄的专业知识,他熟知的器材搭配,完全值这个钱,到如今我都感激李兄为我推荐的这套耳机搭配,多次盛赞。很可惜他的耳机已经卖完了,给我是最后一个。

无论是烧友还是商家,做人明白一点,世界就清爽的多。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77#

那LZ
嫩不如试下HD650
TOP
378#

回复 377# phantom 的帖子

似乎没有必要,HD265拿来听音乐,已经足够好了。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79#

来此3月整,认识了不少朋友。
其中有以发烧音乐为主的,大部分在“音乐唱片”里发言;有发烧器材为主的,有兼而有之的,比如本人。烧音乐和少器材的人,侧重点不一样,实在没办法互相说服,只能各得其乐。

一般商家和用户的利益是矛与盾的关系,但是发烧HIFI器材这种商品,有个双方共同的纽带,这个纽带就是音乐。所以本人一再强调商家和烧友要热爱音乐,因为在“矛盾”中,只有音乐是大家的“共同利益”。最近看到上海有个商家很好,主动开办听音茶会,邀请烧友聆听欣赏,这样的商家就值得赞赏,他能站在用户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做事情。

痴迷音乐或者器材的烧友,不在乎多花几千块,在乎的是器材的搭配合不合适,商家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其器材的多样化,为用户提供真正理想的组合,让用户可以真正安心享受音乐,这才是我认为的“价值”。

器材都是拿来听音乐的,一台收音机也可以听。所以本人认为,大可不必迷信,一切以自己听音为准,物美价廉就是好东西,但是商家要坦诚,要跟用户说明白,这是什么样的商品,让用户自己选择。

比如上次有人在问店里的展示品可不可以买,我买的就是当时店里用的,因为我脑子里没有这个概念一定要新开包的,HIFI音响听几十年都不会坏,展示品正好给你煲开,何况还给你优惠。
再比如说高仿或者OEM的箱子,给你一对原装的好箱子,你搭配不好,出不来好声,就觉得箱子不好,就挂出转让,那这样的话,你去买个OEM或者高仿的,不但容易推出“好声”,还省不少钱,何乐不为呢(这样的例子是不是经常发生呢)?

再比如碟,上次我也在音乐唱片一栏说了,不是仿碟就不好,影响碟片质量的因素非常多,有些国产引进版碟,一样非常好,主要是母带的来源和制作工艺的精细程度。《留声机》简陋的赠碟我就觉得很好。但是商家要坦诚相告,说这是什么碟,让用户心里有数,自主选择。

再如DIY,有些发烧友看不上DIY,盲信大牌,我觉得更加没有必要了,符合你的听音需求就可以了,管他牌不牌的。但是首先你要多学习多聆听,清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买下后就不要换来换去了,如果你知道一个东西是你需要的,那么他也会跟随你很久的,也没必要换,留着就是,就当它是你一段感情的见证物。

另外看到有些朋友很勤奋,笔耕不辍,但文字看了让人有点犯困。音乐是拿来激发感情的,不是拿来编一堆数据的,如果需要数据的人,买本书备着就行了。谈音乐要谈自己的真实深刻感情,如果能同时感动别人,那就是共鸣,这样更好。另外音乐是“三重创作”,一定不能盲信,要有自己的看法,人是各种各样的,不可能所有人的听感都一样。我看《音乐圣经》,里面写的很多东西跟我感觉就完全不同,但是辛丰年写的,就很接近,所以我估计《圣经》是一个整天伏案劳作的书呆子写的,可能还是教授之类,虽冠以《圣经》,但本人还是不敢苟同。所以本人以前发了个贴,问:音乐给了你什么?

。。。。。。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1-06-03 12:41:33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80#

回复 379# steveh 的帖子

仁兄对各种发烧现状,心态的理解,入木三分,佩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