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031323334353637» / 5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纯属胡诌 [复制链接]

查看: 351814|回复: 566
331#

没事扯几句我认为的“文化”,大家也来一起扯,呵呵。

如果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类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都是根据生产力来确定的,这个说法我也认可。根据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人类的政治体制也遵循一个“分—合—分”的波浪形运动。

在人类生产力水平较低的2200年以前,人类生存生产主要依赖狩猎畜牧为主,这种方式使人类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迁徙,就形成了以奴隶主管辖的权力分散的城邦制。这就是古希腊和中国春秋战国的局面。

古希腊从《希腊神话》、《奥德赛》到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从《封神榜》、《三皇五帝》到孔孟老庄、杨墨韩荀等,在时间上都是同步的。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在权利分散的国家社会,才有可能真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个时代,也是全球东西方文明最璀璨的时候,试问:在中国接下来的2K多年时间里,再有出现过“孔孟老庄”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吗?

人类生产力的进步,进入农耕社会,使到人类可以安稳下来,守着一片田地耕种度日,不再流离颠沛,这个时候就形成了集权专制政权形式(历史学家称作“封建社会”)。
中国秦始皇统一了全中国,很快又被汉高祖接手。古希腊衰落后,沃太维建立了大罗马帝国。
集权专制政权就需要一套理论来配合统治人民。汉帝觉得孔孟这套“美好却无法实现的愿望但又可以互相推诿”的理论拿来愚民,真是太好了,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古罗马帝王也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化,逐渐形成了“教皇合一”的统治方式。

有一天我的一个同事笑说:“孔子在当时就是一个奴隶主的‘宣传部长’,他一边跟上面的人说‘你应该这样做好一点’,一边跟下面的人民说‘你这样做好一点’。”
我笑说:孔子时常感叹“人心不古”,其实他是希望人类活在原始社会,因为只有在极其落后的原始社会,他说的那一套才有可能实现。在人类需要竭尽全力才能对付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凶禽猛兽的侵袭的情况下,大家才有可能一条心,因为一个人如果有外心而对集体不利,那么他被集体抛弃后只有死路一条。这个时候才有可能出现“尧舜禹”这样的明君和“禅让制”(真正的民主推举,比现在的西方还要好)。
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厉害”的多了,各种“私心杂念”也就涌现了,孔子那套,就是“空中楼阁”了。

孔子之后,孟子之前,有一位叫“杨朱”,一位叫“墨子”,当时流传一个说法“逃杨即归墨,逃墨即归杨”,即当时的人,不是信杨朱,就是信墨子,流行明星啊。
杨朱主张人是“自私”的,人是自私的,所以人首先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料理好自己的事情;同时考虑到人人都是自私的,所以你不能去侵犯别人的利益,这样的话天下太平。墨子则主张“兼爱”,无差别的对待天下人,走在杨朱的另一个极端。

孔子之后儒家的另一个流派荀子,认为人是“恶”的,跟孟子正相反,认为管理国家应该立足于惩戒“恶”。韩非子则是纯粹主张“以法治国”,是称“法家”。

稍后的孟子,是个雄辩家,他严厉批判杨墨,说杨朱“自私”,是为“无君”,墨子“兼爱”,是为“无父”,无君无父,跟畜生何异?同时又驳斥荀子,说“恻隐、善良、羞耻”之心人生来有之。
他认为社会上就是应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一套一套的来,不能越雷池半步。皇上看了,自然喜欢,今后他管起人来,就轻松多了。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大家都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的时候,孔孟并不是那么吃香的,不然怎么有“逃杨即归墨”的局面呢。由此可见:战国时代的人民,比现在的人聪明的多,早就知道孔孟那套是行不通的,没人信他。

马克思在西方应该是被称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其理论广受研究,但我们可曾见过哪个西方发达国家用马克思那套来治国?
国民都有文化,不是你少数几个当权的人可以随便忽悠的。
“孔孟”也一样。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1-05-26 07:45:51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32#

麦乐迪H88俺也在用它推4410A,都说它声低粗,其实KT88我到觉得乐感还是很强的,该有的基本上都有,细节、泛音、堂音、纵深感都不错,唯一不足的就是播放大动态大制作的交响时稍显速度上不来,换句话就是低频跟不上,总是感觉慢半拍,也许是曙光管的关系,有机会也借鉴S兄的玩法,换换俄罗斯管试试。。。
TOP
333#

同龄人,楼主是我见过在此论坛文笔第一.
TOP
334#

写得太好反以不想看下去 .. . .. . .  .
: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TOP
335#

B兄不妨一步步来,先把第一级放大管12AX7换了,再换6SN7和KT88,一步步看看效果如何。
多谢R兄的鼓励。



“孔孟”那套,在“封建集权社会”发挥了一定积极的意义,因为它毕竟比欧洲一味崇拜“神学”要“入世”一点,也有利于集权统治者对社会的管理。

在中世纪的欧洲,只有神职人员有必要识字读书,社会上其他人包括贵族,都不需要识字,他们只需要对上帝、对教皇保持虔诚的信仰即可。13世纪的马可波罗来中国游历之后,还把中国的科举制度推介给欧洲的贵族统治阶层。
而我们读过中国历史都知道,中国在唐朝已经发展到一个巅峰,无论物产还是思想意识。我最喜欢看的一套小说《大唐狄公案》,从文中可以感受到,唐朝的科技虽然没现在这么发达,但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却比现代人开阔的多。另外深深赞叹一个荷兰人—高罗佩,竟然能这么深入细腻的描写中国的古代社会,真乃一神人也!

中国封建时代的文明虽然到唐朝是一个巅峰,然后开始走下坡路,但还是能一直延续到宋元明。资本主义前夕的明朝,郑和下西洋,还把大量的中国文明物产,无偿传播到世界各地。可见中国当时要比欧洲强大多少啊,自谓“天国”。

“孔孟”那套“入世”的社会伦理学说,到宋代也有一定的突破发展,“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称“新儒家”。开始从“社会世事”上升到“宇宙人生”。苏东坡的诗词开始出现大量的“哲学色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前后《赤壁赋》等。
这是很好的进步的现象。

而欧洲人一面在虔诚的拜神,一面又在盲从亚里士多德的“真理”。亚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何谓“真理”?
我们从小接受马克思唯物主义教育的人,对“真理”、“科学”等词语,都有深刻而固定的概念。认为“科学”就是“真理”,“真理”就是“真相”,就是“事实”,就是“结果”。

其实“科学”、“真理”只是“过程”,而非“结果”。
凭人类的智慧,宇宙没有“结果”,人生也没有“结果”。如果有的话,人类就不复存在了。
就像500年前,大家都认为“天圆地方”,这就是“真理”、“真相”;而现在变成了“天方地圆”,这也是真理真相。几百年后,又不知是什么样了,下一个“真理”又出现了。

人类到15世纪,生产力发展又使人们可以从固定的农耕模式解放出来,进入工业社会、商业社会,到现在的信息社会。人们又开始到处跑了,远洋贸易啊,跨国公司啊,全球经济一体化啊。。。飞机每天运着各色人种在全球各地穿梭,忙死了。

人类要到处跑了,政权的形式又从“合”转向“分”了。过去400年,从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先后有:英国第一个实现了“君主立宪制”,皇权被架空。然后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宣布了《独立宣言》。

马丁路德、莎士比亚、培根、笛卡尔、哥白尼、伽利略,艺术界的“文艺复兴三杰”(音乐界的“人文主义”好像要稍晚一两百年,帕莱斯特里纳和蒙特威尔第好像还是一味在“颂神”),从宗教、文学、哲学、科学、艺术一系列领域,“以人为本”进行变革。
当我们在赞叹米开朗基罗的鬼斧神工,“大卫”和“摩西”表现出来的“健壮的人类、健康的精神”的时候,一方面也有点汗颜:米开朗基罗只是达到了2500年前古希腊那些不知名雕塑家的水平而已,我们又疑惑:在极度落后的2500年前,人们靠什么把一块大理石雕凿的如此细腻精美传神呢?

欧洲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工业革命”。远远把中国的“大清帝国”抛在后面了。
中国的明代已经出现了商业萌芽,有身家万贯的“盐商”等各行业商人。当时虽然“商人”的地位很低,是个“读书人”都可以随口唾骂,但毕竟“趋势”形成了。

可是我们很纳闷,为什么中国在那个时代没有像欧洲一样进入工业、商业社会,而再来一个“大清”呢?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1-05-26 10:20:16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36#

168的好贴!
  以前爱听港台的《讲东讲西》。海外电台都控得严密,不像莞圳地区电台信号强,想听不同的声音,难!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上写:“有些东西是可以脱颖而出的”。最近买了几本年度的杂文、随笔觉得有的文章很好,有的是不一样的爱国人士!胡诌呀,随意发泄一下!
TOP
337#

“为什么中国在那个时代没有像欧洲一样进入工业、商业社会,而再来一个“大清”呢?”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学术研究课题。这和著名的李约瑟谜题(中国为何没有发展出现代科技体系?) 有类似之处。

我看网上有人是这么总结的:

没有经济基础: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中国,完全是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商业和手工业并不发达,并且自古以来重农抑商,虽然明朝时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还是被扼杀了,导致人们无法进行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发展不完全。

没有政治基础:英国17实际便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当时中国却是高度的专制主义国家,朱元璋废丞相以来,专制不短加强,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和小农经济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

没有思想基础:英国受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且得到了政治地位,而中国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还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统治阶级没有看到世界的新变化,导致中国一再落后。自古以来的重农抑商的做法更是资本主义无法发展。

  
               这个值得 研究。这个太高深了,我不是史学家,反正是不懂滴%………………
Creek EVO + Melody EL34 + Spendor  S3/5R
TOP
338#

看此贴和我喝茶一样,每天必不可少。请继续!
寒暑阁佬
TOP
339#

崇祯自缢,吴三桂为一女人开关,李自成兵败,之后大多数“遗老”隐居山林。中国文人自古以来都是“进则儒,退则道”嘛。“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忠君遗老”似乎也是“中国特色”。
无论是元朝还是清朝,统治汉人依然得用汉人那套,“汉人治汉”嘛,那只能照搬“孔孟”了。
上面Y兄说到的一些原因,我觉得都是表面的,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封建社会”以前,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并无多大差异(中国的春秋战国和古希腊)。而到了16世纪,又造成了双方选择的道路不同,那差别就只有中间这1500年,封建集权统治者给人民洗脑结果的不同了。

1、        对“人”的认识不同。基督教是“上帝之下,众人平等”,“人是恶的,是诸神犯了错误之后才有的人”。“孔孟”说“人本善”,人必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从上到下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等级分明。

2、        基督教和佛教,都有对“死”的解释,有“天国”和“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使人类有对“超世”的“终极崇高”的追求;而“孔孟”只是在说“世事”,孔子自己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中国人特别怕死,怕死也就“贪生”,贪图世俗行乐(所以中国没有“真正的慈善家”),中国人的“崇高”也只是“世间的崇高”,就是那些实用的、世俗的东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儒家最顶级的“崇高”了。世界各地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都有基督徒和佛教徒在传法,我们可曾见有人在最艰苦的地方传“孔法”?

3、        中国号称“儒治”,实则“外儒内法”,最典型的是“株连九族”。任何人要做件事情,你可要考虑清楚,死的不是你一个。只要你动到利益阶层,你的下场是何其惨烈。中国人也从来不能客观的评价一个人,说他好的时候样样都好,是“圣人”,说他不好的时候就连鬼都不如,官场便是如此。而普通百姓是被愚弄,没有是非观的,他们听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你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舆论”,口水也能杀死你。

4、        “孔孟”一套造成的中国特色的“圈子社会”。中国的社会结构就是一个一个的“圈子”,一个圈套一个圈,从上套到下。如果说封建社会还有一个“皇上”可以称作“主子”,以下都是大小“奴才”的话,那么现在这个社会,从上到下只有大大小小的“奴才”了。那个特定的“主子”,变成一小撮“得益阶层”,是最大的奴才。所以中国的社会情形,可简单分为上面的“得益圈子”和下面的“失益圈子”(发展到现在矛盾异常激烈,“维稳”成为首要任务)。中国的各行各业,要发财要成事,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能钻进某个“圈子”就行了。中国自古以来的“科举”,包括现在的高考,进清华进北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进到一个“圈子”里去。还有,“奴才”的特点是不需要“对事情负责”,只管捞自己那份就行了,就像以前地主家的管家一样。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中国70%的厅部级领导子孙后代都已移民国外,“裸官”成为另一“中国特色”。再说中国足球,11个奴才,没人敢于、能够对事情负责,这球能踢好吗?
最后编辑steveh 最后编辑于 2011-06-07 10:23:27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40#

回复 339# steveh 的帖子

楼主 简介独到!!
   顶起。
Creek EVO + Melody EL34 + Spendor  S3/5R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