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4915916917918919920921» / 97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815662|回复: 9777
9171#

回复 9164# 蛋黄 的帖子

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1cea2203caab9472d95ed2c1be1acc91.htm
老哥,这是“飞龙在天”的页面,上面有联系电话,您可找他们,如感觉陌生就说上海的670707介绍的,他们知道我的。
TOP
9172#

回复 9171# 670707 的帖子

谢谢!这样以后购碟就方便了。
TOP
9173#

回复 9172# 蛋黄 的帖子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本贴子中讨论,刚才差点漏掉一张唱片,是巴比罗利指挥埃尔加的第一、二交响曲,二位生前在作品演奏上屡次交流并成埃尔加演绎的嫡系指挥,让我们聆听“不落太阳的大不列颠”夕阳西下的场景和哀叹吧。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11022FIV.3-zt2v.h-3BhKdU&id=13370897366&
TOP
9174#

回复 9172# 蛋黄 的帖子

老哥,我感觉介绍唱片的帖子相比于器材之声帖子要顺畅一些,请给个意见,以便于我修正,谢谢。
TOP
9175#

回复 9174# 670707 的帖子

先生;好!继续。。。。
TOP
9176#

07先生所言;
在淘宝网上寻找一张,拿回家放在高级点转盘与解码上播放,你再去寻找同一张唱片数字音乐来个PK后再说后话不迟。
但愿能明白:什么是漂浮的声音,什么是扎根的声音。但愿能区别:何谓吹出来的声音(比喻份量之轻),何谓甩出来的声音(比喻结实、厚重)。
(留着以后能用)

报告先生;我通过比对试听后越发敬佩先生了!!!
TOP
9177#

回复 9176# 蛋黄 的帖子

感谢老哥的亲身体验。为此我再为您献上一帖,请稍等。
TOP
9178#

回复 9176# 蛋黄 的帖子

我在前面说过音响器材应反映演奏者的情感表现,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其一为器材本身的还原能力,其二是聆听者的辨别能力;其一问题讲述较多此处不繁琐了,现就聆听者的辨别能力展开一下;我们在讨论唱片信息还原中大都以录制效果为主,我认为这是外部条件,而演奏者的表现力需要感情的倾注通过声音传达给听者,这是内部条件。对此问题外插一句:我反对用“酷”这类词眼讲述演奏者的声音传达,因为他将演奏者外表形体(动作)主观的带入演奏者情感表达世界。言归正传,这里我想用天才少年叶夫盖尼 基辛为例,我这里有一套他演奏的肖邦专辑,由RCA公司出版,请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11022FIV.3-zt2v.h-3BhKdU&id=10741700347&
我想音响器材调教好的朋友通过这套唱片聆听会被这位“神童”征服,原因是:尚未发育成熟的少年哪来这副“金钢铁骨”,他对于肖邦的演绎绝对不是老师或唱片中听来的,而是天赋的领悟能力,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乐曲分句处理、自由速度和弹性速度运用上。如果我是枪手就会“心花怒放”、“花言巧语”了,更何况权威的企鹅唱片评鉴都给予三星带花殊荣呢。然后我们再看下段文字:
况且,基辛自身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例如,到目前为止,基辛对自己的演奏的自我控制还没有达到无可挑剔的程度,他有时在舞台上不由自主地加快演奏速度,使人产生“追逐之感”,人们发现,每当此刻,他的琴声有时听起来显得过于响亮、发粘、发涩、“过于沉重”,音乐织体有时被浓重的、相互重叠的踏板效果弄得糊涂起来…
看了这段文字重听这套唱片中某些段落可能会得出反向观点,即便如此,我要说:这是才是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天才少年”,美玉的润泽剔透和瑕疵都展现于我们面前,他用稚嫩的心灵将肖邦的火焰照亮我们渴望的心门,同时也让我们看清他闪烁通灵的眼眸。
TOP
9179#

回复 9178# 670707 的帖子

登山回来好心情。谢谢先生的美意!-)
TOP
9180#

回复 9179# 蛋黄 的帖子

这个社会是虚华而浮躁的,这种现象已经渗透有些人的细胞之中(无可救药),有些存在指甲缝中(未临膏肓),难道发烧友中间没有吗?我想上贴能给他人启迪。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