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61462463464465466467468» / 97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616760|回复: 9777
4641#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30 9:48:00 发表
楼主啊,我今天可以与你讲句实话,我当初进168论坛除了能够广交朋友以外,根本原因就是锻炼自己,把稚嫩的笔头磨得老练,最终目的是在我五十岁后动笔耕耘,完成一部涉及古典音乐与音响器材方面的著作,并以此书献给我尊敬的老师。我大体构思为以1000首古典音乐为基础,综合平均每首作品为5张唱片版本,每首作品分以下步骤介绍:
1.古典音乐作曲家介绍:
1.1生平;
1.2音乐风格;
1.3该作曲家在古典音乐中地位与作用;
1.4作曲家经典曲目;
2.本作品创作年代、曲式机构、音乐内涵音乐(思想性、情感性、叙事性等);
2.1本作品作者本人聆读理解和感受(听感);
2.2本作品在细节表达上对于音响器材的考验与要求;
3.各唱片版本演绎大师的表现方式与独特魅力;
4.各唱片版本灌录时间、录音工程师、制作人、录音地点;
吾非专业作家,也不是职业写手,但知人生苦短,古典音乐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音乐爱好者与追随者将此遗产传承与后人,并在有生之年凭借微薄之力完成这部皇皇巨作,无憾矣!


支持先生的伟愿。按先生提出的数量和要求,这是一项万里长城和埃及金字塔级工程。曾有一出版社也望出版一本类似的书籍,曾多次要求小弟及好友帮忙协助达成;但考虑到工程巨大和日常时间有限,故只答应:由他方派人提出唱片和其它资料问题,然后我们答之,并由委派人员负责详细记录和整理;我们不会直接参与写录。人生爱乐之余能对社会音乐文化有助和建设者,属伟人也。先生有此伟愿,小弟非常感慨,望先生能早日达成此著作供后人参阅。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642#

回复 4619# sanlymei 的帖子

原帖由 sanlymei 于 2011-7-30 10:38:00 发表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30 10:29:00 发表
哈哈,我与先生有同感,我完成的这20本(上海立信200页一本)手稿已经放置衣柜内,用保鲜膜密封,等跨入老年门槛后静心修炼,没有利益,但求对他人有益。


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付出永远是值得,不必给自己设立一个什么目标只要当回忆往事时它能成为你的一段插曲那就此生足矣~至少你拥有的是还


用平常心待之,即可。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643#

回复 4644# 中山张 的帖子

先生是否有此感受,市面上流行的古典音乐杂志与书籍,看似报枕支座,除去水份和佐料后就是薄饼册子,可惜我们年轻时就是捧着这些“圣经”按谱购置唱片;当然,这些刊物、书本有总比没有好,然而时隔几十年了,未见该方面能超越前者之书刊、文章,实属不应该;我想古典音乐非小众团体享受的精神食粮,需要普及和发扬,我们如果完成一部深入浅出、老少皆宜,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并能长期使用和帮助的著作,是为善事矣。
TOP
4644#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30 10:49:00 发表
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需要抓住其根本,欣赏古典音乐同理,如前帖中讲起巴赫,他的伟大我认为在于音乐上的:定律、声部、赋格;这样我们就在其浩瀚的作品中寻其精华,深入研读;反观也能验证我们的音响器材是否有问题,器材如果二、三声部无法清晰还原,宏伟的赋格不能体现,肯定就有问题了,而不是听那个版次声音或亮或薄或厚或干净或纯净,话语点到为止吧。


如有此方向者己属非音乐欣赏者,只能归类其为音响爱好者。如同前帖讨论音响还原声音方向,求真者属前者,求美者属后者。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645#

回复 4624# xin889 的帖子

几重奏可用作基准摆位,但最佳摆位应用大型歌剧。另外,三洋仔快出世了,兄稍等。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646#

回复 4626# sanlymei 的帖子

听音乐时,能听到令自己发自内心和本能的"微笑",属"妙"。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647#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30 11:17:00 发表
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先生所言极是,哈哈。。。


乐者首要条件就是"心态"正,正者为仁,不正者为肤;万里路者为理,万卷书者为论。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648#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30 13:11:00 发表
先生是否有此感受,市面上流行的古典音乐杂志与书籍,看似报枕支座,除去水份和佐料后就是薄饼册子,可惜我们年轻时就是捧着这些“圣经”按谱购置唱片;当然,这些刊物、书本有总比没有好,然而时隔几十年了,未见该方面能超越前者之书刊、文章,实属不应该;我想古典音乐非小众团体享受的精神食粮,需要普及和发扬,我们如果完成一部深入浅出、老少皆宜,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并能长期使用和帮助的著作,是为善事矣。


先生提到的刊物小看为妙,看多会坏脑。望先生日后成书时不要有商业广告为多,慎勿如别人惯言:"片寻无着,报道从缺"....先生应明白我意思吧.........哈哈.......因为他是抄的嘛........哈哈。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7-30 14:04:20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649#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7-30 13:5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30 13:11:00 发表
先生是否有此感受,市面上流行的古典音乐杂志与书籍,看似报枕支座,除去水份和佐料后就是薄饼册子,可惜我们年轻时就是捧着这些“圣经”按谱购置唱片;当然,这些刊物、书本有总比没有好,然而时隔几十年了,未见该方面能超越前者之书刊、文章,实属不应该;我想古典音乐非小众团体享受的精神食粮,需要普及和发扬,我们


近期的基本杂志我看了下~~~实在是内容很不妥当,不是满篇盲人摸象的理论就是像跳蚤一样多的代理广告~~~高保真音响也论坛于此~~~~

反而是高保真音乐网站里面的电子杂志近期倒是一直看,养分还是大大有的
TOP
4650#

回复 4651# sanlymei 的帖子

我的观点不一定会被众人接受、认同,不要紧,伟大的钢琴家李赫特说过:我坐在钢琴边放好乐谱关熄大厅灯,是请观众聆听音乐,而不是我的演奏,我是音乐仆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