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体验模拟的韵味,反思数码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 13409|回复: 94
51#

看不出名堂啊。。

数码方便啊。记录生活很好啊,好的不得了
TOP
52#

LZ借的图无非要证明数码比摸拟还平滑有味,既然有这个雄心和水平,那就不要借这种烂图来对比,就用135相机(120、6×6就不用出场啦),同样的主体和拍摄条件,一张数码、一张胶片(电分转数码),然后你再转上来,让俺们看看数码有多么干净、多么平滑?
TOP
53#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09-7-24 11:39:00 发表
LZ借的图无非要证明数码比摸拟还平滑有味,既然有这个雄心和水平,那就不要借这种烂图来对比,就用135相机(120、6×6就不用出场啦),同样的主体和拍摄条件,一张数码、一张胶片(电分转数码),然后你再转上来,让俺们看看数码有多么干净、多么平滑?


135的实在没有。我搞了个美国拍的4X5的反转片发上来。当时这个产品也拍了1800美刀。

4X5底片放大到4000万像素,然后截取其中一块出来。这次胶片占了天大的便宜啦。大家看看多平滑多干净。
Untitled-1.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7/24 12:04:36 上传)

Untitled-1.jpg

逗你玩儿
TOP
54#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9-7-24 12:05:00 发表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09-7-24 11:39:00 发表
LZ借的图无非要证明数码比摸拟还平滑有味,既然有这个雄心和水平,那就不要借这种烂图来对比,就用135相机(120、6×6就不用出场啦),同样的主体和拍摄条件,一张数码、一张胶片(电分转数码),然后你再转上来,让俺们看看数码有多么干净、多么平滑?


135的实在没有。我搞


您这张照片能上全图吗?裁成局部无法比较啊。
由4*5反转底片转化成电子文件,是电分,扫描,还是番拍?
TOP
55#

当年60万的电分机搞的。

全图不可以上,要丢饭碗。

其实用投影仪看正片比较公道,但放大后走近了看也是麻子。这些设备全有。而且都是好东西。

数码摄影比胶片差的只用一个方面,用了数码后,摄影师的态度没有那么严谨了,每次会拍一堆照片交差,但每张都拍得没有以前认真。
逗你玩儿
TOP
56#

用胶片的拍摄方式和态度,使用数码相机,不是两全其美吗?
音响不也一样,两都取其长处为我所用,并不排拆、对立。
TOP
57#

暂停5分钟,插播一下广告
我朋友的,机身加2只镜头,10500元。送包,UV等。03年北京行货
镜头是菜司的!
谢谢
N1-1-0.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7/24 13:24:06 上传)

N1-1-0.jpg

N1-2-0.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7/24 13:24:06 上传)

N1-2-0.jpg

TOP
58#

模拟与数码:
真实的世界是模拟的,也是最复杂的。
处理复杂问题的通常方法就是简单化,这就是数码化。
简单意味着低成本、高效率、便于普及。
简单也意味着丢失与失真。

计算机的创造仅仅是几十年的事情,因为有了计算机技术,
数码才得以进入各个领域。才会让一个捡破烂的人有能力使用上带拍照功能的Nokia手机。
数码处理技术更多的是数学问题,可以在理论的层次上深入研究,而模拟技术且复杂的多。他本来就是世界本省,而人类对这个世界的知识不想我们以为的那么多呀,现代科学与人类历史相比,那还是一个受精卵。
之所以数码让我们如此的不满意,那是因为数码技术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也许某一天,科学家会宣布,原来世界本来就是数字的!(量子力学)
那时候,数码化==模拟!
TOP
59#

顶数字技术!!!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60#

如果回归模拟时代,我们168这个论坛可能顶多也就是一本杂志,大家现在发的帖子也就只能算是以书信形式作为投稿。

数字带给我们的变革是在太大了,首先就是信息的流通和共享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以其原有的精度流转。

就拿音乐来说,高品质的MP3+普通功放+普通喇叭就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可能还是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在色影方面,如果以源自于大自然元素的标准去要求以离散形式存在的数字记录,那不用说实际上,就在理论上也行不通的。但换个角度说,如果不计成本,如果考虑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分辨能力,数字形式的记录赶上模拟形式的记录还是有可能的。

模拟各有利弊,取长补短相互利用那是最好了。

我觉得就算是在hi-end级别的音响器材队伍里面,也不都是靠模拟的东西来“创造”听感的美,肯定不乏用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实现听感美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