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PC HiFi 24/192 Vs Hi-end CD [复制链接]

查看: 20098|回复: 65
1#
原名:意料之内/外:好笑?不是开玩笑
刘志刚 特稿
香港Hi Fi Review主编 20093
避震梁按:本文是刘志刚的近期另一杰作!谨此推荐!另请参阅:我的PC HiFi组合及内部照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bqxq.html,此文尾段:重要新闻:唱片Master cut copy将可网上付款下载"当时己对本文作出预告!


整件事,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非常「好笑」。Kent Poon卖的是1(音乐CDR ) + 1 ( DVD装载高规格音乐档案),他自己说在香港玩后者的人仍然少(而美国则已成气候),香港发烧友买这产品相信是Play CDR的居多(DVD碟则留待日后使用)… …而此行到HiFi音响大房示范,阿Kent十拿十稳的预知了比较结果:就是在实际聆听而言,24/192规格的音乐文件把CDR抛到九十丈远。

那么,他估计在我们的试听报告发表后在这个Hi Fi友普遍未准备好「玩files」的市场中「爵士原音3」会否卖快许多?!

对不起,可能我是小觎了大家对追求Hi-end的决心,也可能低估了香港玩高端音乐档案的人数。才1250套(限量生产,下述)罢,价钱又比买只Reference RecordingsHRx碟(装载CD机不能播放的音乐档案)低一獗,理应三扒两拨给正在玩files的、准备玩files的、纯粹好奇的发烧友们扫光。

当时播放器材
CDTransport : Acoustic Arts Reference Drive 11 D/A 译码器:Weiss Minerva
前置放大器:Audio Note M6 Line
功率放大器:Hegel H10
扬声器:KEF Reference 207/2

这次聆赏「便携式计算机杀低十几万CD转盘」是意料之内,也有意料之外的部份。可预料的部份是:母盘(master)好声过拷贝(copy,即CD碟或CDR碟)。没哈稀奇。十几万Hi-end CD转盘其实并没「输给六年前出厂的苹果手提电脑」要是大家都播放一张由工厂啤出来的CD的话,话之你行FireWire 抑或FlyWire(后者是我乱嗡)啦!今次十几万的转盘给「打入冷宫」(除开首跟「计算机播16/4 4.1」斗一番外,在其后整个聆听时间,没有人提出「我想听听CD,比较一下」之类;大家默默有了共识不想正视「残酷」现实),是「先天因素」使然,非战之罪。

犹记得听完「计算机播16bit文件」斗「AA转盘播CDR」(听T.6)后,在座众人低声稍作交流(David认为后者HiFi些、和味些;而我则喜欢前者的高纯度,口型也没那么巨大), 之后Kent 便又播音乐档案;我听了十秒就问:「这是24/192吗?」因为我觉得好犀利。

Kent : 「这不过是24 / 96 罢。」
「死喇」我想,「咪害我(引诱我升级)啦。」

听过Kent 的「爵士原音3」的一些歌曲以真正24/1 92形式播放(不是24甚或32bit DSP制作而最终都要压缩回16bitCD啊),还有贮存在Kent的手提电脑内的少量Chesky 24/192数码档,还有些少RR24/176.4数码档,我真是「忐忑」了。「忐」(心向上升)者,好声真声,我所欲也。到最后大伙儿觉得试听完毕,开始倾谈了;我仍正襟危坐的用神去听,要「连汁都捞埋」。这样听录音,真是(到目前为止)难得机会也。「忑」(心往下沉)者,我恐怕自己把持不住了,要立即投入这个数码音乐的新天地,也即是要破财了。这是我事前没预料到的。

古语有云: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就太夸张了,Winson说是晚回家不关机就是了。我说:「幸好,今晚我入场听真呀(「小交」音乐会),不怕。」

是次「比试」又再印证一个现象(先做一个假设:唱和奏是真正高水平的):音响器材越高班,或讯源载体升了级(昔日最佳例子是由听普通CD转为SA-CD ― 制作优良的),我们普遍主观觉得「歌者、乐手了」(演艺水平高了);然而根本是同一个录音。

此际,祝福Kent的「爵士原音3」光速售罄。他跟我分析过,找专人逐张CDR 低速烧录和预备技术报告,每张用去个把小时,「成功」做出1250张用了几个月。时间和金钱成本,令这企划「封了赚钱门」。要再多做些CDR不是不可行,但「咪搞了」,Kent说。

rewind自己的思维回到未听录音母盘(即Kent用计算机示范)之前。唔,「爵士原音3CDR碟是一只很靓的录音声音是,演出也是。发烧友今天买只「靓碟」闲闲地两百几元,我就当那张DVD于我无用,花两百几块买一片演录俱佳的「爵士原音3CDR,也「值」呀。且有「出世纸」验明正身。

本文(和Joe文、Winson文)不是替Weiss Minerva卖广告。Kent坦言今年稍后时间,别的DAC厂家也会推出备有IEEE 1394输入接口的译码器新型号,届时Weiss就不是独市了,消费者有得拣。至于看官会否跃跃欲试「母盘的威力」(Kent 说放在销售DVD上的数码音乐文件跟他出品人持有的毫无差别),我怎知?!
Kent 出到公司门外,我追出去,说:「哎呀,刚才听得入神,竟忘了拍下你的俊貌。」Kent说不用了,而且指出他不希望读者将焦点放在“Kent Poon”身上。焦点应是质量跟录音母盘无异的(供销售)数码音乐档案。Kent:「这不是甚么方兴未艾的东西,在美国已渐成Hi-end界主流。今年CES,我见过不止一次:有参观者甫踏进房间、发现展商是播放CD而不是(高规格)数码音乐档案,立刻掉头走!」

欢迎前往
避震梁
BLOGhttp://blog.sina.com.cn/alberthk

Naxos最新消息:基于Klaus Heymann对高质音乐档案网上销售的信心,由20093月起,Naxos会在新发行CD碟发售前,在网上提供收费下载销售新发行录音。已停止发行新的SACD多时,但会继续不断制作新的多声轨音乐录音……但未有说明是否将改为在网上提供收费下载销售。

Apple Laptop2.jpg (, 下载次数:876)

Apple(2009/3/4 17:47:44 上传)

Apple Laptop2.jpg

最后编辑避震梁 最后编辑于 2009-03-05 18:50:22
分享 转发
TOP
2#

我已经买了《爵士原音3》
TOP
3#

回复 2# andyhe 的帖子

志同道合,请留电邮联系,我的电邮: albertpl@sinaman.com
TOP
4#

Kent Poon的blog挺不错的。
现在是专业厂家非常有利,进入这一块可以依靠本来的技术积累。

不过片源还是比较关键的问题,如果DG都能开放就好了。
Aerofoam 吸声海绵 可代替3m Thinsulate 新雪丽,美国Auralex
taobao:http://micro-new.taobao.com/
weibo:http://weibo.com/asdffx
TOP
5#

我刚下了些24/192 的音乐来听,确实是比CD有很大的不同。
TOP
6#

那有下24/192 的音乐,给个连接吧。
TOP
7#
TOP
8#

多谢
TOP
9#

观望中,CDP应该越来越少人买了
TOP
10#

原帖由 think 于 2009-3-4 20:36:00 发表
我刚下了些24/192 的音乐来听,确实是比CD有很大的不同。


可惜香港繁体os用不了eMule24/192 的音乐确实不错,这也就是PCHiFi吸引之处。蓝光音乐光盘声画俱佳,声音虽然未超越SACD,但画质赏心悦目,看完蓝光再看DVD都不是味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