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5-6 13:48:00 发表 什么叫“有参考价值之器材”?不明白你指什么。 另外,这个加引号的“创造”指什么?指“摩机”、“改造”,还是别的什么? 加引号的“理论”又指什么?指玩音响的“方法、过程”、玩器材的“效果体会”?还是别的什么? (音响器材)参考级——通常指中性、准确、高标准(包括客观技术指标和主观听音评价)、具有【可作为“标准”来参考】的器材。 买得起参考级器材,绝大多数情况就不用“摩机、改造”了。发挥好它就是首要甚至是唯一的工作。 正因为不是参考级的器材,问题多多,才需要摩机、改造,对不对? “摩机、改造”这些方法、过程、心得、效果体会等等在这里聊聊不行吗?就因为“摩机、改造”的东西太垃圾吗?? 我不想与任何人结下误会或隔阂,但是【极少数人】从骨子里就瞧不起“玩”低挡器材的群体,有意无意言语中就带上了高高在上和讽刺讥笑的成分,使对方不爽,接下来的“对话”就很难预料。这类不利于发烧友群体团结,容易造成误会、隔阂和互相语言伤害的现象,还是尽量避免的好。 |
(1)、如此简单的问题都弄不明白?也难怪前面有大侠说有人脑残了!
所谓参考,即是一个标准。这就好比说,你认为夏利的引擎经过你手的修正、改造,就有了越级挑战法拉利的可能。但这若要得到大众广泛地认可,前提就是你手里必须有这么一台像样引擎作为参考;而不是纠集起一帮子土农民,让他们去感受你这台改造过夏利,远比他们所熟悉的手扶拖拉机要好多少!而最不应该的,你居然还对他们的感同身受乐此不疲而洋洋自得。明白了吗?
这也就是说,在修正、改造手头的音响设备之前,要有这么一个标准!而形成这一标准的捷径,就是拥有一套有参考价值的器材。若不想走这么一条捷径,想一步一个脚印,严谨、扎实地去研习?那么具针对性地购置一套有参考价值的检测、校准设备是必由之路。
(2)、没错,此处创造一词是指别的!请回看这篇帖子,你创造的并被许多前辈、大侠所引用、批驳的所谓理论还少吗?
真诚地介绍自己把玩器材的经验与技巧,我想在这样一个论坛里没有人会去阻止!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大家还是欢迎的。对的、好的,初哥们最是喜欢;错的、坏的,老烧们也乐意指正。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嘛!但其中的关键还是深入浅出且心态端正。
反观你老人家可好,简单的问题偏爱复杂化、公式化甚至不厌其烦地想往理论上靠!浅入深处地反其道行之,这样做很有意思吗?菜鸟们也许觉得你的理论水平高,那些看似深奥、生僻的辞藻你倒是从不吝啬地往外抛。只可惜被那些好事者刨去了这些生搬硬套、错漏百出的外衣后,你除去仅剩下一张老脸之外又得到了些什么?
没错!偏执狂才可生存。但是偏执狂也有聪明、愚蠢之分啊!如何抉择,仅靠自己。
(3)、看到这里,我越发地佩服前面的那些大侠们对你的中肯评价。
回覆如(2)。
(4)、“(音响器材)参考级——通常指中性、准确、高标准(包括客观技术指标和主观听音评价)、具有【可作为“标准”来参考】的器材。
买得起参考级器材,绝大多数情况就不用“摩机、改造”了。发挥好它就是首要甚至是唯一的工作。”
这前一段抄回来的倒没什么大问题。问题是你写的后一段!这明显就是你还没有吃透你抄回来的那一段的真正含义。毕竟任何脱离价格范畴所约束的参考毫无意义(这一句话是J.Gordon Holt创刊Stereophile时的名言)。音响设备并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它跟其它存世的物品一样是有级别之分的。而对于普遍消费者而言,划分级别最为浅显易懂的标准就是其零售价格!
所谓的参考级,绝对不是唯一的,更不可能脱离其价格范畴的约束而孤立存在。这也就是说,即便是五千块的自由组合系统里,根据其部件个体的选择多寡,存在着若干多个主观取向各异的参考级。这里,我们但就其中一个较为广泛的主观听感——平衡去举例。若自由搭配出来的系统在平衡性方面有着接近,甚至是在细分后了的主观听感上,在某一层面(如在单簧管与小提琴协奏中两者的音色对比更为强烈)超越了参考级的表现。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这套系统物有所值。而此时参考系统的价值(别看错了并不是价格)才得以充分体现;而作出此全新搭配的那位烧友也就有了在某些出个论坛里指点江山的本钱了。
写到这里,如果你还没明白我为什么在前帖中导出一个“有参考价值的器材”;放心我不会像那些前辈、大侠们说你脑残的,大不了就是有些迟钝嘛!
(5)、对!在这一点上如你所说。
但是!当你以及围绕在你身边的一帮人,还没有品尝过,甚至连见都没见过驴子之前,又凭什么说你红烧的放心肉就能跟那上佳的驴肉一般口感鲜腴、回味无穷呢?从技术的角度,有两种可能性;其一,你乃名厨(可惜迄今为止你的表现都无法证明这一点);其二,身边的那一帮人对猪肉的加工能力仅限于白淼(淼,指的是开水伺候、煮熟就行)。从人力的角度,仅有一种可能性。那帮子人平时吃斋的,少见荤腥,只要是肉就会感动!
(6)、“‘摩机、改造’这些方法、过程、心得、效果体会等等在这里聊聊不行吗?就因为‘摩机、改造’的东西太垃圾吗??”
第一、可以,绝对可以。在此论坛,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去阻止你,像现在这样“浅入深处”地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理论家,或是一个笑话什么的。那同理,你也没有任何权利去阻止别人,无休止地抓住你那错漏百出的所谓理论进行有效攻击!
第二、你也认同自己弄得那些东西太垃圾了吗?既然在那些前辈、大侠们的轮番轰炸与潜移默化下已经知道了,那你为什么还要道貌岸然地以理论家自居?知耻近乎勇的勇字针对的正应该是自己啊!
一个连任何技术指标都无法出示的唱机。虽然你誓言旦旦地说经你手改造,就取得了如何如何辉煌的效果;可纵观你在此帖中的发言,根本就没有谈及你是如何去实施那些所谓出神入化的改造手段。恰恰相反,这些个关键的细节避而不谈,就忙着夸大其词地去将所谓的辉煌成果,与你所创造的所谓理论联系起来。这也难怪一些个有良知的前辈、大侠出手点明。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怀疑你这样去做的动机了。难道你就希望那些受你所作所为影响的初哥们,排着队捧着垃圾等着你来点石成金?若是这样,不谈也罢。
再给你三个指标,为你改造转盘做个参考:
Rotational frequency precision(旋转精度):0.1%
Rotation unevenness(旋转不均匀度):0.3% (WRMS, the FG method)
0.15% (WRMS, the Japanese-Industrial-Standard record method)
S/N(信噪比):55dB or More
最后,好奇地问一下,你是如何确定你那转盘转数精确的呢?或是说用了什么“超绝手段”让它的转数稳定到了+/-1%?这一次最好别扯什么狗屁理论,反正你也就会瞎掰。直接说搞了哪、怎么搞的和为什么这么去搞!
如果这一关键步骤没出什么大差错了,那些前辈、高手、大侠们也不都明白了嘛!你说是不是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