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041424344454647» / 1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fever老师的“乾坤大挪移”神功! [复制链接]

查看: 1060360|回复: 1316
431#

原帖由 难得不糊涂 于 2008-12-4 16:54:00 发表
原帖由 文君 于 2008-11-25 15:12:00 发表
在淘宝上买了20包,卖家问是玩CD吧?////


哈哈刘兄也信这个?靠这些东西?那些厂家干什么的?



好問題!「那些厂家干什么的?」我答你都得嘞,係「錢」,$$$...

五萬元以上嘅CD機唔計解碼同電源部份,一定以不同嘅方法去化震。而我在丹麥GamutCD機香港代理處就看過拆去頂板的內裡結構,所有線路板及線材都放置或扎起放在一些黑麻麻的填充物上;整個内裡底盤全是這些物料,手工非常嚴謹。當日CD-1就備受The Absolute Sound的主編HarryPearson讚揚,其寧靜度及分析力可比美Burmester的頂級型號CD機。CD-1除了以高倍數取樣提高分析力外,其設計師於官方網頁亦有指出機身的震動對機內接線及線路板於聲效的影响。五年前CD-1盛惠$32,000.啫。出色的表現,高貴的外型...可借我買唔起!> <今日新型號CD-3售價$48,000.@@內裡結構更勝一籌...

若你有貴價CD機如7、8萬以上可唔一定用泥膠作化震,因為廠方已為代勞;但一用仍會錦上添花,作調聲之用。製造商唔係開善堂,唔好稔比两三萬就一勞永逸;比幾仟重慘,自已要多付勞力才可指望聽得下!記住重有代理商、分銷商要食飯。

「那些厂家干什么的?」,問得好!!!

至於「靠这些东西?」,這等泥膠又唔駛去樓主處才可買到,任何文具店(指香港)就可買到。又唔需要比錢學,不費你分文;頂多用$200就可一試,有相熟的可能佰多元就到手。用眼睇就下結論係「進步嘅障礙」,下下「咁都得?」就唔好玩Hi-Fi啦。引証完,下判斷;科學點。

有時替褸主不值,又冇錢落袋,吃力不討好。

玩車唔同玩Hi-Fi,買架法拉利,一定贏梗你架思力架,任你改你都錬唔贏到架法拉利。但Hi-Fi就要好多客觀條件配合才達到理想。房間大少、吸音反射處理、器材匹配、線材配搭、調教技巧、聽覺靈敏度等,深入些就是温度、濕度、空氣密度等微調因素。不在此班門弄斧了,就此收筆,聽吓歌先,呵呵!!
Chesky loudspeaker C-1
Marsh Sound Design hybrid preamp MSD p-2000t
McCormack DNA-1 Power Drive
Arcam FMJ cd36
TOP
432#

原帖由 jhlh 于 2008-12-4 18:06:00 发表
请fever老师尽快拿出后续的神功啊。都在等!!!

大家有没有发觉,fever老师就象一个严肃认真的老师,半眯着眼睛,随时留意着我们的一举一动;而我们就像一群贪玩好动又不想做作业的学生,老是吵住老师要讲故事。
TOP
433#

原帖由 难得不糊涂 于 2008-12-5 9:06:00 发表
原帖由 神农 于 2008-12-4 20:1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难得不糊涂 于 2008-12-4 16:5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文君 于 2008-11-25 15:12:00 发表
在淘宝上买了20包,卖家问是玩CD吧?////


哈哈刘兄也信这个?靠这些东西?那些

是不是你朋友象我当初一样偷懒没有扎紧?声音的确是有得有失。不过后来细细密密地重新压好,不留一点缝隙,效果就出来了
TOP
434#

神农兄,请问你后来再做的时候,胶泥条是压到大约几mm的直径呢?
交流QQ:228922168        手机:13902211543
TOP
435#

原帖由 lin_007 于 2008-12-5 18:28:00 发表
原帖由 jhlh 于 2008-12-4 18:06:00 发表
请fever老师尽快拿出后续的神功啊。都在等!!!

大家有没有发觉,fever老师就象一个严肃认真的老师,半眯着眼睛,随时留意着我们的一举一动;而我们就像一群贪玩好动又不想做作业的学生,老是吵住老师要讲故事。
[img]http://bbs.hifi168.com/editor/


這位同學的觀察力極佳,你有做作業嗎?
TOP
436#

[quote] 原帖由 dickhk838 于 2008-12-5 12:17:00 发表


本人耳力一般,玩這些泥膠很難寫報告,因為不能來回AB比較。加入泥膠對声音一定有應响的。我的声音取向是人声及交响樂,喜歡厚暖的声音,跟spendor早期的喇叭取向相近,又喜歡胆机的声音,mullard的取向就更好。
本人認為這些泥膠的特性与本人的声音取向是一致的。即是用上時声音厚暖一些、spendor味胆味重一些。
除了上述味道的改變外,加了泥膠後背景是寧靜很多,細緻一点。我有一位朋友他喜歡輕快、明朗、清丽的声音,他用泥膠的量小一点,即是溥一点,他說這樣声音比較自然。不知其他的朋友是否有同感?


你好,就你最后那句话,我可以肯定地告知我本人的听感。你说得对,若要最厚的声音就把胶泥钉厚点(大约在4或5mm直径的胶泥上横向钉两个“十字”就可以了),若要听自然和能完全保留原有系统的弹跳、轻盈等等的声音那就钉薄点(大约在4或5mm直径的胶泥上横向钉三个或更多的“十字”,甚至连两条胶泥的缝隙也下钉)。希望有更多体会的同学们都说说自己的见解,当然了各系统出来的表现和每个朋友的手势都有所不同就会影响出来后的效果,所以志在交流,不能武断。
交流QQ:228922168        手机:13902211543
TOP
437#

我没有重新作,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到处下钉,一点缝隙也不留,全部钉成铁板一块
TOP
438#

你好,就你最后那句话,我可以肯定地告知我本人的听感。你说得对,若要最厚的声音就把胶泥钉厚点(大约在4或5mm直径的胶泥上横向钉两个“十字”就可以了),若要听自然和能完全保留原有系统的弹跳、轻盈等等的声音那就钉薄点(大约在4或5mm直径的胶泥上横向钉三个或更多的“十字”,甚至连两条胶泥的缝隙也下钉)。希望有更多体会的同学们都说说自己的见解,当然了各系统出来的表现和每个朋友的手势都有所不同就会影响出来后的效果,所以志在交流,不能武断

有些朋友要求系统声音" 自然 ",認為厚声、質感強其實是音染。我有一個問題是:我們平常說話的声音是否叫" 自然 "呢?唱歌劇時声音是否变" 厚 " 及" 有質感 "呢?我們的系统用來聽什么呢?
音源: 盤臂VPI classic唱頭shelter 90唱放spectral DMC 10, 天進前後級211, spendor SP 7/1, 何氏超低一對
TOP
439#

不同的人嗓音差别很大,有的人声音很厚,有的薄,有的灰暗不清晰。有的人说话跟唱歌嗓音差别比较大
TOP
440#

原帖由 fever 于 2008-12-6 0:01:00 发表
原帖由 lin_007 于 2008-12-5 18:2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hlh 于 2008-12-4 18:06:00 发表
请fever老师尽快拿出后续的神功啊。都在等!!!

大家有没有发觉,fever老师就象一个严肃认真的老师,半眯着眼睛,随时留意着我们的一举一动;而我们就像一群贪玩好动又不想做作业

這位同學的觀察力極佳,你有做作業嗎?
报告老师,学生已按你和"食古轩主"的指导练"神功"已一个多月,前后买了三次胶泥,第一次用在CD机,变化之大比换线还要明显,心情可以是以狂喜两字来形容。第二次用在解码和功放.第三次是帮朋友买的,在未经老师同意之下学生将"神功"转传予他,在这里请老师见谅.感觉"神功"用在CD机上最显著(学生暂用CD作转盘),其次是功放,解码则最少.
学生其实几年前已开始练老师传授的"涂CD神功",只不过贪玩,没有交作业,念在学生曾送你的牌匾,希望老师不要打手板.学生可是你的Fans啊.
牌匾见本帖30页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47310-30.aspx.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