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房间不打折! 今夜有遗憾!!
我的一点心得:
如“艺术用家”兄所说,两箱之间的距离过大,对系统声音的密度与厚度(我理解为能量感)有要求,密度、能量不够(不管那个频段)都容易造成听感上声音不凝聚甚至散,最终会感觉声音虚而不够清晰,也是所谓的“蒙莎”的感觉,很直观的就是音乐自身的表现力不够,表情的刻化程度不够,音乐婉转度不足,音乐味不足,从而影响声音的真实度,不过自己玩的一直是中小系统,摆位不管在房间或厅里两箱中轴线间的距离都会在1.8米到2.3米之间。所以喜欢评价一套系统会最先从系统的凝聚力、密度、质感、能量,开始,接着才是考虑他的粘稠感、光泽和水分,弱音还原能力与动态对比等,接着才是重量感,3段瞬态反应速度是否一致,能量分布是否平衡,频响是否平坦,根据实际素质衡量系统的音乐表现能力,我理解为音色和乐感,相信这些都能对一套系统作出较正确的评判。
在乱折腾一段时间后,还得出一点经验,好声是对环境、速度、凝聚力、密度、质感、能量、光泽、水分、粘稠感、重量感有绝对关系,宽频是保证快速的基础之一,频响平直,直接决定系统的平衡度,能量分布均匀也是保证保真度的基础。
穿墙越壁的声场定位是依赖于快速的信号还原与相应的环境空间和比例,快速意味延伸要足够宽,弱音要足够丰富,动态范围要大,能量分布要足够,有时音源、AMP指标标称都会足够好,为什么往往感觉高音不圆润,中音不饱满,低音不结实,我想由于箱子的复杂阻抗变化让某些未具备真正实力对付阻抗变化的功放表现出形形色色的“音色”。
所以一直在摩改电源,大水塘、低内阻、低纹波是一般常见普通器材提高整体素质最有效的办法之一。足够大的滤波相当于蓄电池的作用,在弱音时游刃有余,大动态来领时有足够的电流保障,使低频得到良好的下潜及结实的重量和控制力;低内阻是保证频响平直和能量平均分布的诀窍,低纹波是声音背景宁静度的成正比关系。大家用线材、道具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改善这些,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到达一定高度时,道具会变得不是那么重要。最基本是在玩电。想起写的,有空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