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 [复制链接]

查看: 35475|回复: 130
111#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上面说了音响“独立地线”的好处和效果,多说也没有意义,自己去体会就知道怎么回事。
下面谈谈对引接音响“独立地线”的一些个人观点:


1、地线最终目标是接地阻抗要小,可土壤的导电性远远小于我们常用的金属导体。
导体导电能力与截面积成正比,土壤的“导电能力”则是与“接触面积”有关。
土壤的“接地阻抗”大小,关键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导电性能和金属导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大小相关。至于地极金属导体是铜还是铁,其实影响已经相对不大。

2、比较好的“地线”引接是:用相同的金属导线将“地极”从地下引出地面以后,选择恰当的位置,再使用铜或铝等金属导线连接到器材使用的位置,并做好连接接点的防潮、防锈蚀保护。如果是铁质(钢筋)材料,上些机油或者黄油后再用绝缘胶包严即可。

如果地极是采用铜(拄、板)材料,当然可以直接选用铜线引出地面并连接到器材使用位置就行了。

3、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千万不要使用与“地极”不相同的金属导线去“引接”土壤下面部分的“地极”;
(2)、不主张“地极”周围加食盐水,以防止“地极”金属被腐蚀;
(3)、可在“地极”金属周围均匀填充些木炭(或炭粉),目的是提高地极附近“土壤”的导电性能,可达到降低接地阻抗的目的和效果;
(4)、土壤下面“地极”部分的“引接”以焊接为首选。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1-21 23:30:53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2#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1、朋友的地线地极用的是一根直径35mm,长大约1m的铜棒,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已经达到大约0.11平方米,相当于打入土壤三条6cmX6cmX1.5(m)角钢并联后与土壤接触面积的1/10;
2、使用相同金属引接,铜线引接铜棒,引接方法正确;
所以,效果仍然非常明显。但是成本与三条6cmX6cmX1.5(m)角钢并联使用比,那就高了许多倍。


从地极“疏散”电流的角度看,一根直径35mm,长大约1m的铜棒,只能埋入一处土壤中,与土壤接触面积只有0.11平方米;而三条6cmX6cmX1.5(m)角钢并联使用,却可以间隔5~10米埋入多处土壤中,而且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达到1.1平方米,大了约10倍,这更有利于地极“疏散”电流。

当然,在地极需要“疏散”的电流不大时,例如当作“音响专门地线”使用,而音响器材的“漏电流”正常情况下就非常小,所以这时候他们是基本相当的,或者说它们都一样可以保持地线(地极)为“零”电位;也有可能铜棒“地极”的效果更好。


但是:在遇到地极需要“疏散”的电流很大时,例如遭遇雷击,器材“严重漏电”或者“漏电流”比较大时,这两种地极“疏散”电流的能力就不一样了。这时候三条6cmX6cmX1.5(m)角钢并联使用,以间隔5~10米埋入多处土壤中的地极,其“疏散”电流的能力就强得多。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1-22 10:13:52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3#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向松香味学习了!
另松香味兄你广州音响大展去吗?我可能12月1日到,有机会聚聚。
TOP
114#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原帖由 zkh 于 2007-11-22 17:39:00 发表
向松香味学习了!
另松香味兄你广州音响大展去吗?我可能12月1日到,有机会聚聚。


客气了!
我是30日到,大概会参加一号晚上的聚会,晚上见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5#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学习了,谢谢
TOP
116#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1-22 18:13:00 发表
原帖由 zkh 于 2007-11-22 17:39:00 发表
向松香味学习了!
另松香味兄你广州音响大展去吗?我可能12月1日到,有机会聚聚。


客气了!
我是30日到,大概会参加一号晚上的聚会,晚上见吧......

好的。
TOP
117#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地线有两种
1.接大地,目的是释放机壳上蓄积的电荷,一定要接大地的
2.系统的各部分的地接在一起,取得公共的参考电位,如果接机壳还有抗干扰的作用,可以不接大地...
TOP
118#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当建筑物的公共接地系统有大电流流过时(例如接闪),会令另一个独立的接地系统产生感应电压,接地体散流也会令两个接地系统之间产生电压。该电压同时也存在于接在独立接地上的器材和接在公共地上的其它物体,包括地板之间。故独立接地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
相互独立的接地系统之间(含引下线等各种连接于接地系统内的导电体)是要求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的。
各独立接地系统不等电位的情况不仅仅在上述情形下存在!
TOP
119#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学习了。只是一般的家庭很难有这样的条件搞接地线。不过LZ对雷电的某些方面理解有误,雷电流通常可以达到几十千安,有时候达100多甚至数百千安,超高压输变电设备遭受雷击跳闸的情况每年都有很多,并不是涉及良好的防雷系统就能完全避免。设计耐雷水平100多千安的输变电设备遭受直击雷击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TOP
120#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松大侠~精神特别好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