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 [复制链接]

查看: 35459|回复: 130
101#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07-11-19 13:09:00 发表
忘记说清楚,功放8用隔离牛


非常赞同功放不用隔离牛!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2#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回松香味兄:

我什么可能故意曲解呢? 我之所以顶这帖子,是因为关系到大家安全的问题。

你在帖子说:完全不可能形成几万伏特的高电位(电压)。并且用了一些数据作演算。

其实在你演算过程里,有几个值得商讨问题:

1 只考虑了钢筋柱子的阻抗(零点零几欧姆以下吧),而没有考虑最重要的接地电阻。
2 雷电电流没有一个大概的值,只是说放电流能力就比较小。

由于对这些问题没有搞清楚,所以会出“到完全不可能形成几万伏特的高电位(电压)”这样的结果。

我的看法是:
我们很容易估算一下避雷针遭到直接雷击时,避雷针部分对地的电位:
假设避雷系统的接地电阻是1欧姆,1万安培的雷电流通过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就是1万伏特。但由于以下的原因,这个值要比1万伏大:A 接地电阻能达到1欧姆以下的情况不多,能达到几欧就算是很好了。B 通常的雷电流在几万安到十几万安(重庆在2007年的雷雨季节里,检测到的最大雷电流是39.5万安培)。

当然,并不是说不能用建筑里的钢筋作地线。事实上,不论有没有地线或用那种方式作地线,打雷时拔下插头是上上策。
TOP
103#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我家也有自设地线,跟楼主差不多引用建筑物的钢筋,但是供电热水器用的,不是音响用的。
TOP
104#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07-11-19 19:20:00 发表
回松香味兄:

我什么可能故意曲解呢? 我之所以顶这帖子,是因为关系到大家安全的问题。

你在帖子说:完全不可能形成几万伏特的高电位(电压)。并且用了一些数据作演算。

其实在你演算过程里,有几个值得商讨......



前面说过:另外,设计良好的避雷系统,能够把“能量积累”尚未太大的雷电及时地“引导释放”掉,这也是避雷系统的一个重要“避雷”原理。所以,设计良好的避雷系统通常是不会受到特别强大的雷电袭击的,大家尽管放心。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5#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当然,万事没有绝对。小心点总是好的。

另外,接地不良的避雷系统,等于引雷入室。这最要注意!!!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6#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1-19 20:05:00 发表
当然,万事没有绝对。小心点总是好的。

另外,接地不良的避雷系统,等于引雷入室。这最要注意!!!


这点正确
曾有烧友器材因此招雷击损毁
TOP
107#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上月到桂林,正巧碰到桂林一朋友在安装音响“独立地线”,朋友住房是一楼,安装独立地线也就方便了许多。朋友地线地极用的是一根直径35mm,长大约1m的铜棒,(呵呵!花费不小哦)并以6平方铜线与铜棒连接引出。铜棒埋入地下约1.8m深,地下土壤也很潮湿,很是认真卖力,便拍下了几张照片,传上来大家看看。
接下来,也顺便谈谈听感觉和个人的意见,欢迎讨论。现在先上图;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8#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朋友地线地极用的是一根直径35mm,长大约1m的铜棒,(呵呵!花费不小哦)并以6平方铜线与铜棒连接引出。铜棒埋入地下约1.8m深,地下土壤也很潮湿,很是认真卖力,照片上看到,6平方铜线还用绝缘管套上,加绝缘胶布密封,以防止腐蚀。

地线设置完成后,取掉原来的公共地,接上音响“独立地线”,一开声,立刻感觉声音清纯细腻了许多,连控制力似呼也提高了许多,信息量明显增加,声音密度感更好…………

这种声音效果的提高变化,是很难通过其他的方式方法能够达到(包括换线、摩机等),只有自己亲自去体会过,才能明白,这种声音效果的提高变化其实很难用文字完全表达,她是一种整体和谐的提高,是一种人性感情和音乐内涵表达能力的提高……………………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9#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很早就有人這样玩,可惜住摟,沒法扢地三尺。:'(
※有誤導時,敬請行家指正!
TOP
110#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1-21 10:40:00 发表
朋友地线地极用的是一根直径35mm,长大约1m的铜棒,(呵呵!花费不小哦)并以6平方铜线与铜棒连接引出。铜棒埋入地下约1.8m深,地下土壤也很潮湿,很是认真卖力,照片上看到,6平方铜线还用绝缘管套上,加绝......


这么神奇啊?!有没有测量过地极电阻是几欧姆???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