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PE刻为CD后,和原版CD相差有多大? [复制链接]

查看: 18896|回复: 117
81#

回复: APE刻为CD后,和原版CD相差有多大?

原帖由 sun_ce 于 2007-11-13 11:40:00 发表
只要APE文件抓得好,理论上刻录出来的和原盘一样。没有区别


呵呵,CDDA严格意义上不具有完全可复制性,如果了解压制工艺,就算是同一母盘在同一流水线上压制的CD前期后期印制表现都稍有不同,何况用原版和盗版甚至于所谓的抓轨刻录相比。
其实,自己细心比较一下很容易找到答案,并不需要多么高档的器材
TOP
82#

回复: APE刻为CD后,和原版CD相差有多大?

原帖由 一点 于 2007-11-7 14:08:00 发表
好的版本APE用心刻下来还是比一般的普通DG的廉价版好很多,同相同的版本还是有一定距离,问题是很多好版本你已经找不到了:'(


不同意,DG和EMI的廉价版和正价版音质是差距明显,飞利浦和DECCA的廉价版音质倒是表现尚可。
但是自己刻录的cd既就是和廉价版相比音质也差距明显,即便是“用心”,仔细比较一下动态和高音表现,很明显的
TOP
83#

回复: APE刻为CD后,和原版CD相差有多大?

原帖由 最爱孙悟空 于 2007-11-12 15:03:00 发表
碟和刻录机现在都这么便宜,在这儿讨论一年也不如自己刻一张有体会!如果认为APE刻为CD后,和原版CD相差很大,建议买张正版的CD,再从网上下载同样的APE,自己比较下最有说服力,很多人现在是在yy!


基本同意最爱孙悟空网友的意见。
建议认为APE刻录成cd和原版音质差别不大的人抛开他人言论的干扰,自己细心比较一下,很容易比较出两者音质差别之大
TOP
84#

回复: APE刻为CD后,和原版CD相差有多大?

原帖由 Genius 于 2007-11-14 9:27:00 发表
原帖由 sun_ce 于 2007-11-13 11:40:00 发表
只要APE文件抓得好,理论上刻录出来的和原盘一样。没有区别


呵呵,CDDA严格意义上不具有完全可复制性,如果了解压制工艺,就算是同一母盘在......


CD是纯数字记录,也就是1,0的记录,并没有记录光盘前面或者记录到光盘后面的区别,如果你了解计算机的原理就明白了,所以数据记录在什么位置并不重要,就像硬盘上的文件,难道记录到前面的就比记录到后面的文件内容不一样吗?文档就会变化,显然是一样的,无论你记录到软盘上,U盘上,光盘上,或者其他媒体上都一样,除非数据中的1,0有变化。
现在所说的APE,如果软件能100%的抓下来,刻录机再的100%复制,那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有音质的区别呢?原因在于解码不同,无论你用什么CD播放,它们采用的不同芯片,导致解码1,0转换出来的风格不同。
为什么同一部机器播放原盘和复制盘不同呢?因为你的APE并不是100%完美的抓下来,而且刻录也并非100%的完美刻录,保存下来的数据等于被加工处理过了,注意,我说的处理并不是源文件的处理,而是由于某些瑕疵导致的,比如光盘物理盘某个点有问题,计算机刻录时就会标记这里有坏点,跳过这个坏点接着刻录,这些标记也是数据,也会被刻录到盘上。就想标记硬盘坏道一样。但是实际播放时,我们用CD机播放时,CD机会根据它自身的芯片处理或者不处理这些标记,于是就有了超强读盘的CD机或者读盘很差的CD机(在保证激光头完好的情况下)区别。于是就有了声音的区别。就这么简单,
TOP
85#

回复:APE刻为CD后,和原版CD相差有多大?

     RE:sun_ce网友

      首先从根本上讲CD-DA和CD-R是两种不同的格式标准,一个遵循红皮书、一个遵循黄皮书,记录原理和制作过程都是有很大不同的。
    
     CD-R 是以凹坑有无代表0,1数字记录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所以可以做到完全复制,基本同意您的观点。
    
       我年手头上收藏的CD没有一千张也有7、8百了,还有上百张用APE自己刻录的cdr。曾经想不太明白原版、引进版、盗版、ape刻录碟相互间音质区别之大的根本原因,而且我几年前对于CDDA的认识和你是一模一样。不过后来听一个工程师的系列讲座后,才明白CD-DA上信息是以凹坑的长短模拟量来表示的(这里说的凹坑不是简单的有无以及0和1这两种),这就是cdr刻录和CD-DA压制表现出音质的巨大区别。
    

       由于浇铸模型在大批量压制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磨损,因此就算是同一母盘制作的浇铸模型在同一流水线上压制的CD前期后期音质表现都稍有不同。不知道您是否清楚刻录机烧录cdr和流水线压制cd-da原理上的本质区别。您认为是抓轨决定的两者区别,其实是因为烧录无法真正完全还原原版cd-da凹坑长短的模拟量
    

      我只能把我了解到的基本原理描述一下,不可能像那个工程师作专业的描述。看得出您熟悉计算机数据的存储,不过建议您花时间了解一下cd-da的记录原理和压制过程,然后您再琢磨琢磨。
    
      如果坛里有精通cd记录原理和压制技术的可以详细再讲解一番
最后编辑Genius 最后编辑于 2007-11-14 14:35:06
TOP
86#

回复: APE刻为CD后,和原版CD相差有多大?

原帖由 Genius 于 2007-11-14 12:59:00 发表
     RE:sun_ce网友

不过后来听一个工程师的系列讲座后,才明白CD-DA上的音轨是模拟信号,不是数字信号,是以凹坑的长短的模拟量来表示的(这里说的凹坑不是简单的0和1这两种),这就是cdr刻录和CD-DA压制表现出音质的巨大区别。



第一次听人这么说。好新奇的说法,我不好说什么了,我还是第一次听人说CD的音轨是模拟的。恐怕这里面的误解不小吧。
TOP
87#

回复:APE刻为CD后,和原版CD相差有多大?

       呵呵,除了没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我的表述也不够准确(原贴重新编辑过了),楼上的对cd-da或许也有点误区啊,cd-da “模拟”的体现就是cd-da用凹坑的长短反映信息而不是用简单凹坑的有无表示。

11.2.5 激光唱盘标准摘要

表11-02 激光唱盘标准摘要

名称

技术指标

播放时间
74分钟
旋转方向
顺时针(从读出表面看)
旋转速度
1.2m/s~1.4m/s (恒定线速度)
光道间距
1.6 μm
盘片直径
120 mm
盘片厚度
1.2 mm
中心孔直径
15 mm
记录区
46 mm~117 mm
数据信号区
50 mm~116 mm
材料
折射率为1.55的任何材料
最小凹坑长度
0.833 μm (1.2m/s)~0.972 μm (1.4m/s)
最大凹坑长度
3.05 μm (1.2 m/s)~3.56 μm (1.4 m/s)
凹坑深度
~0.11 μm
凹坑宽度
~0.5 μm

光学系统

激光波长
780 nm (7 800 Å)
聚焦深度
± 2 μm

信号格式

通道数
2个
量化
16位线性量化
采样频率
44.1 kHz
通道位速率
4.3218 Mb/s
数据位速率
1.9409 Mb/s
数据:通道位
8:17
错误校正码
CIRC
调制方式
EFM
1.gif (, 下载次数:58)

gif(2007/11/14 14:17:57 上传)

1.gif

最后编辑Genius 最后编辑于 2007-11-14 14:27:25
TOP
88#

回复:APE刻为CD后,和原版CD相差有多大?

在自己燒錄CD-R時,如果能針對燒錄機的5V和12V以很發燒級的電源處理去做很大寬裕和穩壓,那保証燒出來的聲音品質進步很大。

這個就非常明顯啦,尤其是燒出來的低頻層次和量感方面,高音也不會乾乾的。

大家不妨從這裡做一些燒錄CD機的電源加強方面自己實驗看看。
最后编辑abrams 最后编辑于 2007-11-14 16:40:55
◎請多用夏威夷自古流傳下來的「荷歐波諾波回歸自性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來靜心以及和人分享,一定會讓你富在工作。
◎「張明彰博士的故事」局部內文—
「.....華人是一個很奇怪的族群,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汽車添上最好的汽油,為房子做最好的護理,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捨得投資。」
TOP
89#

回复: APE刻为CD后,和原版CD相差有多大?

原帖由 Genius 于 2007-11-14 13:56:00 发表
       呵呵,除了没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我的表述也不够准确(原贴重新编辑过了),楼上的对cd-da或许也有点误区啊,cd-da “模拟”的体现就是cd-da用凹坑的长短反映信息而不是用简单凹坑的有无表示......



哈哈,继续怀疑。

请教,那张图是哪来的。
TOP
90#

回复: APE刻为CD后,和原版CD相差有多大?

您是说最后面那个《CD唱片的录音和放音》图片吧。在一个平时经常去的论坛里的老帖子中翻出来的,相似的讨论在那个论坛曾经有过。
我想cd-da不是简单的凹坑有无来表示信息而是凹坑的长短这点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cd-da记录信息的凹坑在“红皮书”规定的长度范围内是不固定的,也是连续不固定,也就是模拟的。

所以cd机从cd-da上读取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字信号,和cd-r在原理上有很大的区别。
最后编辑Genius 最后编辑于 2007-11-14 20:02:1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