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k 在 2006-10-10 22:13:52 发表的内容 那有没有研究过所谓纯A类推挽式晶体管功放其实是一个误区呢? 现在新一代HI-END产品很多都已经重新采用高偏流AB类了。 不要怪我光摆问题,因为我想等大家加深认识后再作讨论。 |
甲类放大器的缺点就不说了,优点嘛只有一个,当然对于声音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没有交越失真,但他只是建立在单管(端)输出的前提下。也因为整个正弦波放大都在同一个单管(端)放大区域内完成,只要选管和设计都较合理时,就可以在输出端得到一个较完美的正弦波型。(音频信号是由无数不同的正弦波组成)
但现在大多数晶体管功放都是由推挽电路组成,上下桥臂各自放大半波然后在输出端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正弦波,也就是乙类推挽电路。
由于晶体管的输入特性并非完全线性,当管子的工作电流很小时,输出特性为非线性,这样在推挽电路上下两管轮流导通时,在波形交接处会出现严重失真,由于失真主要发生在两个半波的交接处,因此就叫做交越失真。
推挽式放大电路为了减少这种失真,通常为功率管加入一定的偏流,使他们的工作点设置在输入特性直线段的起始部位,这就是推挽式甲乙类放大。
由于是采用推挽式放大,无论偏流有多大,甚至在其上下半波放大内各自都没有出现截止(假甲类放大状态),但他们在输出端都存在着合成交接处,那交越失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而且还因为管子放大特性误差(不配对)而导致失真加大。这就是纯A类推挽功率放大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