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定性分析——你希望的电源阻抗特性曲线应该是怎样的呢?(滤... [复制链接]

查看: 16950|回复: 167
151#

MTU 在 2006-10-9 22:24:52 发表的内容
国内音响厂不会去5%去精配功率管吧?精品不会流落在民间。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许多晶体管下线后,特别是参数优秀的晶体管,首先被某些公司挑选过,然后再经过工业采购,最后才流落到民间,由于采购的渠道不同,我们能够在市场买回来的晶体管的离散性非常大,特别是N管和P管之间的配对。
我早就说过,现在的晶体管放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没有任何技术秘密而言,选用零件的质数就占了很重要的位置,HI-END厂家(如FM)甚至入股参与晶体管的制造,目的就是可以在同一时段、同一条生产线上制造的晶体管进行首先挑选,才能确保其产品的一致性。
当年有的山寨厂,本身并没有厂房,都是采购零部件回来后发外加工,加工者们的技术参差不齐,而且只测量零件的好坏,不会浪费时间、也没有仪器去配对,随便拿起印刷电路版按照原理图焊好零件、接上喇叭通电后有声音就ok交货了。
你说要摩这些山寨厂的DD,能不急嘛?
TOP
152#

本帖讨论的问题大概就有些意义吧。
TOP
153#

cwk 在 2006-10-10 21:42:55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0-10 21:16:25 发表的内容

言之有理!特别是多管并联机,问题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提醒大家引起注意了。不过一些比较认真的较有些规模名气的国内厂家,他们的A类放大器在用料及配对上是比较认真的,个人认为这样的机器才值得去摩,其他的就没有多大必要摩了。


到了这个层次,要想下手就不那么容易了,手上元件的质数没有完全超越被摩的机器,又该如何提高呢?


有难度。摩也不完全是换元件。
TOP
154#

cwk 在 2006-10-10 22:13:52 发表的内容
那有没有研究过所谓纯A类推挽式晶体管功放其实是一个误区呢?
现在新一代HI-END产品很多都已经重新采用高偏流AB类了。
不要怪我光摆问题,因为我想等大家加深认识后再作讨论。


其实采用高偏流AB类只要配对做好了,交越失真也减小了,在加上小音量时工作在A类,可消除交越失真;较大音量时虽然工作在B类状态,但是由于严格的配对条件下交越失真已经比较小,这些失真受到声音‘掩盖效应’的作用已经无法‘察觉’,效果自然就比较理想,同时还可节约能源,所以应该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吧。
TOP
155#

csdam 在 2006-10-11 1:47:01 发表的内容

其实松兄所说。。采用高偏流AB类只要配对做好了,交越失真也减小了。。。。。。这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即使N/P両个功率管不配对!甚至高达10%误差时工作在A类状态下(AB类放大綫路)是不存在交越失真的,只有谐波失真,摆幅失调,频宽收窄,方波上升速率劣化等等而已!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其实高偏流AB类,交越失真已经不是主要问题,是我没有把话说清楚吧,同意csdam 兄的意见。
摆幅失调、‘摆’的频率,‘幅’的大小,他的‘规律’如何呢?
频宽为什么收窄呢?等等……
那位先来说说。
TOP
156#

cwk 在 2006-10-10 16:48:58 发表的内容
MTU 在 2006-10-9 22:24:52 发表的内容
国内音响厂不会去5%去精配功率管吧?精品不会流落在民间。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许多晶体管下线后,特别是参数优秀的晶体管,首先被某些公司挑选过,然后再经过工业采购,最后才流落到民间,由于采购的渠道不同,我们能够在市场买回来的晶体管的离散性非常大,特别是N管和P管之间的配对。
我早就说过,现在的晶体管放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没有任何技术秘密而言,选用零件的质数就占了很重要的位置,HI-END厂家(如FM)甚至入股参与晶体管的制造,目的就是可以在同一时段、同一条生产线上制造的晶体管进行首先挑选,才能确保其产品的一致性。
当年有的山寨厂,本身并没有厂房,都是采购零部件回来后发外加工,加工者们的技术参差不齐,而且只测量零件的好坏,不会浪费时间、也没有仪器去配对,随便拿起印刷电路版按照原理图焊好零件、接上喇叭通电后有声音就ok交货了。
你说要摩这些山寨厂的DD,能不急嘛?



言之有理!特别是多管并联机,问题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提醒大家引起注意了。不过一些比较认真的较有些规模名气的国内厂家,他们的A类放大器在用料及配对上是比较认真的,个人认为这样的机器才值得去摩,其他的就没有多大必要摩了(当然摩摩也有提高的)。有人认为AB类机不需要配对,哈哈!对这样的观点我无话可说。当然,AB类机不需要配对也完全可以让他‘正常’工作,可这个‘正常’的标准就要大大降低了。玩音响,所有元件的配对都非常重要,电路版的对称也非常重要。
TOP
157#

那有没有研究过所谓纯A类推挽式晶体管功放其实是一个误区呢?
现在新一代HI-END产品很多都已经重新采用高偏流AB类了。
不要怪我光摆问题,因为我想等大家加深认识后再作讨论。
TOP
158#



cwk兄所说的“山寨厂”,应该是国内大厂来D(MTU)


国内音响厂不会去5%去精配功率管吧?精品不会流落在民间(MTU)


言之有理!特别是多管并联机,问题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提醒大家引起注意了。不过一些比较认真的较有些规模名气的国内厂家,他们的A类放大器在用料及配对上是比较认真的,个人认为这样的机器才值得去摩,其他的就没有多大必要摩了(当然摩摩也有提高的)。有人认为AB类机不需要配对,哈哈!对这样的观点我无话可说。当然,AB类机不需要配对也完全可以让他‘正常’工作,可这个‘正常’的标准就要大大降低了。玩音响,所有元件的配对都非常重要,电路版的对称也非常重要。 (松香味)

到了这个层次,要想下手就不那么容易了,手上元件的质数没有完全超越被摩的机器,又该如何提高呢? (cwk)

那有没有研究过所谓纯A类推挽式晶体管功放其实是一个误区呢?
现在新一代HI-END产品很多都已经重新采用高偏流AB类了。
不要怪我光摆问题,因为我想等大家加深认识后再作讨论。(CWK)


其实采用高偏流AB类只要配对做好了,交越失真也减小了,在加上小音量时工作在A类,可消除交越失真;较大音量时虽然工作在B类状态,但是由于严格的配对条件下交越失真已经比较小,这些失真受到声音‘掩盖效应’的作用已经无法‘察觉’,效果自然就比较理想,同时还可节约能源,所以应该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吧。 (松香味)



其实松兄所说。。采用高偏流AB类只要配对做好了,交越失真也减小了。。。。。。这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即使N/P両个功率管不配对!甚至高达10%误差时工作在A类状态下(AB类放大綫路)是不存在交越失真的,只有谐波失真,摆幅失调,频宽收窄,方波上升速率劣化等等而已!(csdam)



邓丽君的一句话:假如这是真的
某人的摩机、DIY的确能“改变”声音
TOP
159#

讲技术的东西大家还是不要较真,免伤和气。这里适合谈论“乌托邦”“世霸”“威信”“盟主”等等。
TOP
160#

大家对楼上这位“松香味”的行为表现有什么看法呢?
要了解他,在他本帖子上看看他的发言就行了。
哈哈!!!!我——不单不敢恭维,还.......  
—————————————


另外,本少以极大热情参与HIFI活动,非常反感误导行为。常直言“误导”其非,实是无奈~~~~~
最后编辑Rea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