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定性分析——你希望的电源阻抗特性曲线应该是怎样的呢?(滤... [复制链接]

查看: 16973|回复: 167
111#

松香味 在 2006-10-7 13:13:05 发表的内容
这不是明摆着只“摆问题”却回避问题吗?
“千人一面的效果”?谁能做到?
噢!有了!把所有的‘效果’都让他变得没有‘效果’,把所有的声音都让他变得没有声音,那么一定是“千人一面的效果”了。


你没有听过具有浓厚音染的、极具个性的器材?那恭喜你了。
TOP
112#

关于信息量问题:

昨天一朋友扛他的东方之声功放过来,摩过的,号称速度很快,但听完我的系统,再听他的功放(其余不变),开机十分钟后即关,再也没有开过,机子放在我这里懒得拿走了!

他的功放超低和超高没有,低音拖尾,中音淡薄。

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呢?估计他家里的音源信息量少,所以觉得很快,但来我家就差远了:)
TOP
113#

MTU 在 2006-10-6 20:40:55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0-6 12:59:40 发表的内容
MTU 在 2006-10-6 11:01:50 发表的内容
[quote]松香味 在 2006-10-5 15:46:26 发表的内容
小兄弟,你还是多长些见识再来说话。
不要以为站在反对DIY的角度上或者反对摩机的角度上说话就可以理直气壮。


我不想直话直说,这样会伤害很多人,如得罪请谅
我很尊敬大草,吹水是他的职业,但也很少吹牛,也不会把牛吹得那么大。cwk兄一早就看出你“不可一世”但是又不停往你口袋塞钱。



小人之见!!!!我倒!



我早上发回复的时候还忘记今天是中秋了,可能我说中松香味兄弟不足,从其言语中看出松香味兄弟已经怒极,败了兄弟的雅兴,唉!

[/quote]

这样就能败了我的雅兴?让我怒极?如果真这样以为,我上面的话还真没有说错。今天晚上我一家都非常开心,五楼顶上团聚、赏月、喝茶,谈笑风声;同时还给电脑重新安装了系统,刚刚完成,这就给你回帖了。
好啦,祝大家中秋快乐!
TOP
114#

松香味 在 2006-10-6 18:26:47 发表的内容
cwk 在 2006-10-6 17:50:50 发表的内容
那到底能否分辨出来呢?
除了各大公司的唱片,还有就是分辨乐团了。
世界上顶尖的交响乐团(如维也纳、柏林爱乐、芝加哥……等等),在演绎的风格上以及各声部的组合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在盲听唱片时又有几分把握呢?
如果上述两点光靠音响系统的表现就可以分辨出来的话,那就进入所谓的高层次分辨了,模拟录音的黄金年代,为指挥大师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录音(唱片),那我们在盲听时又能分辨出几个呢?这除了拥有理想的音响器材之外,还需要音乐文化底蕴,同时也需要在唱片上浸淫相当长的时间。
从音响系统(包括听音环境)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唱片所记录的信息量为最终目的这个准则的角度上来说,音响系统的还原准则并不是虚无飘渺,也没有玄学。
诚然许多人都因为各方面能力的原因而使音响系统的还原能力达不到较为理想的境界,这个能力包括环境、技术、金钱、时间……等等,这需要不断地追求,同时也要因应个人的能力有所妥协。但不能靠所谓的DIY和摩机来解决,这种萝卜当人参、山鸡当凤凰的方法只能唬弄没有聆听经验的初哥。




基本上不同意这些观点;
1、如果你学的是指挥专业,那么你分辨乐团的风格就非常容易,这与个人的修养有关,与音响系统看似有关其实关系不大。你在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想过有人问你:你能区别吗?你的回答是什么?
2、一个指挥专业的高手,哪怕是在比较普通的音响系统上播放音乐,他都大体上可以对不同乐团的演奏风格予以区别,这是个人的经历和修养问题,这和音响系统的水平也没有多大关系。你能做到吗?
3、至于各大公司的唱片,其风格、音色的区别,特别是音色的区别,我认为相当部分的发烧友都可以听出区别吧?即使现在不行,自己注意并有意识的‘训练’几个月,音色的区别应该不是难事,老兄不会把这些也当成什么‘悬机’吧?
如果对问题理解不了,还是不要误导他人为好。

这个回帖cwk 不要说上几句吗?问题是你提出来的呀。
TOP
115#

MTU 在 2006-10-7 18:23:41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0-7 13:13:05 发表的内容
[quote]cwk 在 2006-10-6 16:20:34 发表的内容
[quote]松香味 在 2006-10-5 15:33:24 发表的内容
这不是明摆着只“摆问题”却回避问题吗?
“千人一面的效果”?谁能做到?
噢!有了!把所有的‘效果’都让他变得没有‘效果’,把所有的声音都让他变得没有声音,那么一定是“千人一面的效果”了。


打横来讲的,哈哈。好似细路仔扭计赖地,唉,无言。


如果这样是“打横来讲”,那么你“直着讲进”,怎样的器材可以做到“千人一面的效果”?你就不要好似细路仔扭计赖地哟。
有一点你要明白,具有浓厚音染的、极具个性的器材,虽然是有明显的声音特征,但是这些器材也绝对不是“千人一面的效果”。
TOP
116#

cwk 在 2006-10-7 18:09:14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0-7 12:40:39 发表的内容

基本上不同意这些观点;
1、如果你学的是指挥专业,那么你分辨乐团的风格就非常容易,这与个人的修养有关,与音响系统看似有关其实关系不大。你在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想过有人问你:你能区别吗?你的回答是什么?
2、一个指挥专业的高手,哪怕是在比较普通的音响系统上播放音乐,他都大体上可以对不同乐团的演奏风格予以区别,这是个人的经历和修养问题,这和音响系统的水平也没有多大关系。你能做到吗?
3、至于各大公司的唱片,其风格、音色的区别,特别是音色的区别,我认为相当部分的发烧友都可以听出区别吧?即使现在不行,自己注意并有意识的‘训练’几个月,音色的区别应该不是难事,老兄不会把这些也当成什么‘悬机’吧?
如果对问题理解不了,还是不要误导他人为好。
这个回帖cwk 不要说上几句吗?问题是你提出来的呀。


既然你这样反问我,就意味着你是分不出来,而且也不相信有人能够分辨出来。
著名的乐团在音响上的表现,已经有很多介绍了,我就不说了,只要自己拿张唱片在音响里印证就行了。对于第一、第二个问题,我跟乐团没有关系,但我是先音响后音乐,对于音响型的指挥特别喜好,当听到节奏严谨、各声部齐奏时整齐划一,就会想到卡拉杨和柏林爱乐,当听到光辉灿烂的铜管时,就会想到苏提和芝加哥交响乐团,我还能正确分辨出海菲茨和大卫,你该不会认为我是拉小提琴的吧?
对于第三点,我觉得你是很少听古典音乐的,否则以你听了十多年的音响,是不需要再练几个月了。我并不认为是玄机,各录音师之间的风格差异其实也很大,正确区分是听古典音乐的基本,否则算是白听了。当然,附庸风雅地随便听一听,又或者当成是背景音乐的除外。

那就好,还算有点门道吧。既然这样,那么分辨这些特征与器材的水平级别就没有太大的关系了。为什么要把分辨这些特征与器材的好坏拉扯到一起呢?这样是不是很容易误导他人呢?想说你能够分辨这些乐团特征就直接说好了,绕那么个弯子真浪费时间,我还以为你的认识是‘比较差’的音响系统会把“节奏严谨、各声部齐奏时整齐划一”的特征都变化成节奏混乱、各声部齐奏时争先恐后的情况呢。
TOP
117#

卖油翁1 在 2006-10-7 13:10:11 发表的内容
关于信息量问题:

昨天一朋友扛他的东方之声功放过来,摩过的,号称速度很快,但听完我的系统,再听他的功放(其余不变),开机十分钟后即关,再也没有开过,机子放在我这里懒得拿走了!

他的功放超低和超高没有,低音拖尾,中音淡薄。

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呢?估计他家里的音源信息量少,所以觉得很快,但来我家就差远了:)


没有好的音源,摩机失败
TOP
118#

cwk 在 2006-10-7 18:11:25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0-7 13:13:05 发表的内容
这不是明摆着只“摆问题”却回避问题吗?
“千人一面的效果”?谁能做到?
噢!有了!把所有的‘效果’都让他变得没有‘效果’,把所有的声音都让他变得没有声音,那么一定是“千人一面的效果”了。


你没有听过具有浓厚音染的、极具个性的器材?那恭喜你了。


怎么会没有听过具有浓厚音染的、极具个性的器材,但是这些器材也绝对不是“千人一面的效果”。
TOP
119#

cwk 在 2006-10-6 16:20:34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0-5 15:33:24 发表的内容
还是由你先谈吧,经典的DD是否可以指定在‘三星带花’或者TAS榜单里选择,如果你有我也有的CD就最好了。
有请带头先发言!
请你发言谈谈具体的DD你又不敢了,却到处挑剔评论这又不是那又不对,算什么东西?


好歹今天还是中秋节,各位的火气猛了一点了吧,喜欢音乐的人气量不应该如此小吧?
既然说到TAS和三星戴花,想必松香味DX也有不少古典音乐唱片吧。
在模拟录音的黄金年代,有多位世界公认的录音大师联手创造了唱片世界的辉煌,如威坚逊、帕克、莱顿……等等,他们对于古典音乐的录音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见解和深厚的功力,在他们署名和不署名的录音作品中,一致性和稳定性较高,几乎成为了业界的标准,也给音响系统的还原提供了较完美的理论依据。
我认为一套完美的音响系统,首先是能够把众多大师们所记录的录音现场较完美地重现出来。最简单的方法是放几张大师们的录音来盲听,看看你的系统还有你的听感能否正确分辨出来,这并不是随便说两句感觉好、空气感好、分析力高……等等能够胡混过关。
当然以松香味DX多年的听音经验,我是不怀疑他有这个分辨能力,也不怀疑唱片是否原版或CD-R以及D版,我最大的担心是他那套把什么唱片都播得很好的音响系统,会把大师们各自的录音风格淡化,形成了千人一面的效果,那就麻烦了。

这不是明摆着只“摆问题”却回避问题吗?
“千人一面的效果”?谁能做到?
噢!有了!把所有的‘效果’都让他变得没有‘效果’,把所有的声音都让他变得没有声音,那么一定是“千人一面的效果”了。
TOP
120#

松香味 在 2006-10-7 12:40:39 发表的内容

基本上不同意这些观点;
1、如果你学的是指挥专业,那么你分辨乐团的风格就非常容易,这与个人的修养有关,与音响系统看似有关其实关系不大。你在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想过有人问你:你能区别吗?你的回答是什么?
2、一个指挥专业的高手,哪怕是在比较普通的音响系统上播放音乐,他都大体上可以对不同乐团的演奏风格予以区别,这是个人的经历和修养问题,这和音响系统的水平也没有多大关系。你能做到吗?
3、至于各大公司的唱片,其风格、音色的区别,特别是音色的区别,我认为相当部分的发烧友都可以听出区别吧?即使现在不行,自己注意并有意识的‘训练’几个月,音色的区别应该不是难事,老兄不会把这些也当成什么‘悬机’吧?
如果对问题理解不了,还是不要误导他人为好。
这个回帖cwk 不要说上几句吗?问题是你提出来的呀。


既然你这样反问我,就意味着你是分不出来,而且也不相信有人能够分辨出来。
著名的乐团在音响上的表现,已经有很多介绍了,我就不说了,只要自己拿张唱片在音响里印证就行了。对于第一、第二个问题,我跟乐团没有关系,但我是先音响后音乐,对于音响型的指挥特别喜好,当听到节奏严谨、各声部齐奏时整齐划一,就会想到卡拉杨和柏林爱乐,当听到光辉灿烂的铜管时,就会想到苏提和芝加哥交响乐团,我还能正确分辨出海菲茨和大卫,你该不会认为我是拉小提琴的吧?
对于第三点,我觉得你是很少听古典音乐的,否则以你听了十多年的音响,是不需要再练几个月了。我并不认为是玄机,各录音师之间的风格差异其实也很大,正确区分是听古典音乐的基本,否则算是白听了。当然,附庸风雅地随便听一听,又或者当成是背景音乐的除外。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