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24252627282930» / 1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粗茶,老胆,旧唱片...... [复制链接]

查看: 1924291|回复: 1308
261#

但不能否认勐海茶厂有许多好茶,也不能将7542贬低到只比免费好一点,我只是觉得它不应该炒得这样贵。
cws11104 发表于 2019/5/23 9:10:54

我们熟悉行内情况的,知道一些前后情况。勐海作为国营四大老厂之一,有深厚的技术储备,也掌握着不少的老茶料,所以才有资本有胆量去炒作。7542为例,06年前及06年后,口感差别是很大的,例如703,之前我在群里或文章里有详细分析过。从叶底、制作到口感。因为这些只算是基本情况,一般我不会经常拿出来讲。
你不妨试下他们07年后的7542,所谓黑马技术,基本是快销工艺,烘焙提香,去做红茶好了。你试喝下看看水平就明白了。我有几个朋友做大益的,私下都不喝它这几年的茶,都喝我们自己收藏的老茶(当然这些老茶有小部分也是勐海的)。因此你若喜欢,找我给你优惠,力度大大嘀,哈哈。只能讲到这里,再深入的,不适合,毕竟一念之仁,人家要做生意。

不过对于茶叶,我觉得“适口为珍”,大家认为不好的,但你自己喜欢的,那它就是好茶。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搞不好,有人就真喜欢这种烘焙提香呢?
真要分析,就要全面来看,有一句没一句,比较吃力。有缘面谈再讲吧。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9-05-23 09:52:26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62#

现在每年都收一提当年7542,自己不喝。留着当伴手礼送,大益牌子大,送出去不丢面。自己喝的单独买
自从李文华出走大益之后,大益只有呵呵了。
mbox+老关K2A3+jbl4318
不想折腾了,好好听音乐。
TOP
263#

现在每年都收一提当年7542,自己不喝。留着当伴手礼送,大益牌子大,送出去不丢面。自己喝的单独买
自从李文华出走大益之后,大益只有呵呵了。
znd_one 发表于 2019/5/23 11:37:22

兄台握手。
我买有一些大益,也是主要用于送礼。但只敢送给那些不懂喝茶的朋友。尤其是一些机关小头目不懂装懂的,都满心欢喜。有位小局长来喝茶,说高端好茶只能选大益;以有位会长来听音乐,说CD最好只有马兰士音箱最好只有B&W。。。
其实前几年大益一些低价不太热门的茶品,反而有一定性价比,比如2011年前后几款甲沱生茶,附近年份一些低价熟茶,7262之类的,表现虽然受价格所限,但比那些贵价热门型号还好一些的。去年跟一位做大益授权店的聊起,他也是一致看法,喜欢这些甲沱生茶。

不过那是几年前,现在这些本来低价冷门的,要么停产,要么也升价了。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9-05-23 14:56:00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64#

常喝7572的掩面路过~
求兄台推荐两款口粮熟茶~
论年龄,已是老烧
TOP
265#

常喝7572的掩面路过~
求兄台推荐两款口粮熟茶~
soulfly 发表于 2019/5/25 20:39:30
论坛上推荐有广告之嫌,不太适合。不是茶商,请谅解!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66#

07年之后很少买茶了,只在12年买了一些龙印。玩音响听音乐如喝茶一般,贵当然有贵的道理,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TOP
267#

07年之后很少买茶了,只在12年买了一些龙印。玩音响听音乐如喝茶一般,贵当然有贵的道理,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cws11104 发表于 2019/5/27 9:05:06
贵有贵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哈哈。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嘀。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68#


很久没来。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69#






最近几个月挺忙的,少来论坛了。
有时回乡下住住。






镇上大板车卖茶阿伯,很欢迎我。
照例找些被忽略了的粗茶老叶。









一贯风格,看准了就下手,一次就买够。
试喝入眼一款,整箱清走。
然后照例,还没回到云浮,很快就被茶虫瓜分清光了。



茶乐不分家。也是惯例,败一些唱片。
只是音量要收细一些了。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泰拉克公司出品。
泰拉克的唱片,HIFI性为主;而这套是该公司音响性与音乐性兼顾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
这套作品为克利夫兰乐团四重奏团所演奏,全套共8张。这套专辑的特点,以前我在微信群给朋友们讲过。国内基本找不到,前两年通过国外朋友收集到4张(其中一张估计已经被**借猪),前段时间通过出差英国朋友再去唱片店才搜罗集齐。

弦乐四重奏,这个形式是比较关键的。
之前我在文章或线下对朋友们都讲过,由于具备交响乐架构所要求的4个声部,可以说,是交响乐或者大型作品的基础。能创作出优秀的弦乐四重奏作品,证明这个作曲家就具体了交响作品创作的基础。


同理,弦乐四重奏这个作品或唱片形式,无论对于一个重奏团,或一套音响系统,它的表现,可以说是能考验它们的素质。
所以我之前不止一次讲过,测试音响系统,并不是像那个老烧专家或音响店那样,一下就上大动态、交响作品。而是应该用单乐器,或奏鸣曲开始;过关了,再层层深入、加大难度。


几个月前在群里直播的带@广州阿林 去某高端电器城,听那些几十、过百万的音响器材时,大家应该记得我随手在阿林家带了两张唱片过去。一张莫德科维奇的小提琴奏鸣曲,一张谭盾交响1997。




结果试听了几家过百万的系统,一张小提琴奏鸣曲没有一家过关(连第一首都不过关)。交响1997没机会开声。听感上的舒适都做不到,完整度平衡度就更别说了。
这个情景,朋友们震撼较大,印象深刻。

完整度,平衡度,烧圈一些朋友理解有时是比较片面的。大多限于音响效果。
平衡度为例,最终实现的,是和音织体的平衡。然后即使做到完整,平衡,系统也只算是合格。优秀的系统或乐团,演绎作品时,应表现出当中一份“奇妙的和谐”......
这些都是我与朋友们经常讲的。

难得抽时间码了这么多字。喝茶......有时间再和大家聊聊。音响或重奏团的表现,四重奏,贝多芬这个作品的特点,等等。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9-08-23 16:51:27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70#

环境换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