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3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隐秘 ——变量中的盘、臂、马达 [复制链接]

181#

回复 153楼redsox的帖子

这不就是当年探讨侧滑力的呼啦圈图嘛,呵呵图中oa>ob>oc>od......
对于恒定长度的唱臂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满足这个图的要求,只能像我当年所设想的唱臂长度动态变化系统,又或者是轴距动态变化系统了。


TOP
182#

有请哪位大师简单解释一下“抖晃率”……以唱机的那个部件作为测试主体?单位是什么?反应了唱机的什么指标特性?如何测量?对声音有何影响?
谢谢!
时光车间 发表于 2017/9/27 16:57:09
坐等答案
TOP
183#

回复 180楼时光车间的帖子

这是科学知识,不需要大师。
黑胶唱盘的抖愰(也称抖摆),是实时瞬间最大(或最小)转速与平均转速之差的绝对值。
抖愰率就是这个绝对值/平均转速x%。
播放一张带有1000Hz单一频率信号的唱片,用带有数字显示的示波器测量,如果在990Hz(又或者是1010Hz)至1000Hz波动,那么他的抖愰率就是1%。
对声音的影响嘛,就是跑调哦。
TOP
184#

坐等答案
独乐乐也 发表于 2017/9/27 17:14:33
不用偷笑,上面这个方法从来没有人提过,百度你也搜不到。
TOP
185#

老天,我哪里说过用耳检转速?
你还是将注意力放在那几张图上吧,我保证洗耳恭听你的高见。

独乐乐也 发表于 2017/9/27 13:13:10
图我已经回复了,你看得懂吗?
TOP
186#

不用偷笑,上面这个方法从来没有人提过,百度你也搜不到。
阿杰 发表于 2017/9/27 17:30:08
我只想知道,我的唱盘用很细的鱼丝传动,一到春天乍寒乍热天气就会因鱼丝软度的不同,而令声音变化,你这方法能测出来吗?
TOP
187#

你太无知了。
这方法谁都可以运用,你自己去测量总比问别人强吧?
TOP
188#

知道数字示波器小数点后有多少位吗?
如果你有强迫症的话,不用春夏秋冬,每次开机都要鼓捣一番。
TOP
189#

不用偷笑,上面这个方法从来没有人提过,百度你也搜不到。
阿杰 发表于 2017/9/27 17:30:08
傑哥提的這個……
上世紀,生產車間做檢測崗位的工人大哥(大姐)都懂……
TOP
190#

黑胶上没有,呵呵。
因为大家总是盯着33又3分之一转,所以测不到抖愰。
TOP
191#

按你所说的,“对声音的影响嘛,就是跑调哦。”


可是因为天气原因而造成声音的变化,并没有跑调,只是声音的明暗略微有点差别而已。可见,我们调整的差异就是:我微调注重的是声音的审美,而你的方法只是跑调与否。
TOP
192#

有些东西的差别,就是小数点后面有一万位,也测不出来!
TOP
193#

是明的对还是暗的对?你听的是声音还是音乐?
大师果然就是大师。
1000Hz的琴声你听到的是990又或者更低,是明亮了还是暗淡了?
TOP
194#

有些东西的差别,就是小数点后面有一万位,也测不出来!
独乐乐也 发表于 2017/9/27 18:11:53
你就别再吹毛求疵了,自信耳朵具有特异功能的话,还是比较一下CD的1000Hz和黑胶的1000Hz的声音有没有差别再说吧。听不出的话真的要恭喜你了(绝对是真心的!!!)
听的出的话,就自己好好找找原因。
TOP
195#

魚絲傳動 - 天氣因素引致聲音明暗變化,歸入調制類
TOP
196#

小概率的髙手,要什么声音就什么声音,到这么境界,其实这就没必要再搞个离心,扭力这些玄虚了。
TOP
197#

大师不是个褒义词啊
富盛网站  fshifi.cn     富盛音响微信号:fshifipt
文杰用户Q群:  475324510
富盛淘宝 https://shop34536926.taobao.com/
TOP
198#

哇!入场老师越来越多了,有得听、有的学了。
TOP
199#

是明的对还是暗的对?你听的是声音还是音乐?
大师果然就是大师。
1000Hz的琴声你听到的是990又或者更低,是明亮了还是暗淡了?
阿杰 发表于 2017/9/27 18:20:53

看来你对声音的明暗了解得并不到位。

有些数据很好的系统,听起来黯淡,不是因为延伸不到位,而是因为能量分布不合理。


小全频也可以有很明亮的声音,虽然它两端延伸的数据不好。



就一套系统来讲,明暗的变化只是各频段的能量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就行唱针的阻尼,硬一点声音就明亮开阳,软一点就柔顺,日本某些唱头就喜欢用偏硬一点的阻尼。


而鱼丝在冷天变硬,热天变软,导致声音变化,在一套敏感的系统里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TOP
200#

        唱臂、唱头的调节仅仅是音响系统的调校里很小的一部分,单纯通过调整唱臂唱头,而忽略其他众多环节,是不可能获得真正令人满意的声音。

        同样过分关注某一个环节,作为乐趣也未尝不可,但是投入产出比是非常低的。作为一个以音响避震为专业的商人,作为一个热爱软件的发烧友,我对投入产出比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我的黑胶唱盘,通常调整至正常状态,时常大半年不折腾,有时间我还不如上网找点唱片回来。


         延伸,我对论坛打嘴炮也是非常克制的,因为投入产出比太低,所以我时常不会理会别人的质疑,对死缠烂打的人更是避之三舍。高手过招,讲究的是一招见高下。要么你一下把我弄垮,弄不垮,弄得大家两败俱伤,满头灰有什么意思呢?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9-27 21:15:3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