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各位推荐贝多芬交响乐版本 [复制链接]

查看: 4725|回复: 29
21#

对小贝的PP了解不多,他的录音版本太泛滥。几乎人人都录,就象吃宵夜一样——例牌。唯独对贝九情有独中
TOP
22#

怪不得,我在Amazon上试听,噪声蛮大的了。
TOP
23#

reiner_fans 在 2005-9-17 21:57:38 发表的内容

Amzson上的試聽音質不好.(好像才幾十K)
主要那的價格不一,照理說Living Stereo的定價應該都是一樣的,
而不是分版本.


Living Stereo应该定价是多少?我觉得Amazon试听音质还好,有没有噪音听得很明显,可惜太短了。
TOP
24#

太多了,要收也收不过来。全集的我仅有1963的红卡,单位也有几张。关键是听、再听……
TOP
25#

深圳某国营店有一些老版绝版Living Stereo,不过原来就标价170元,好象有先见之明一样。
TOP
26#

我很想知道Zelenka兄的来历,你好象google搜索一样,端上来的资料和图书馆差不多。
TOP
27#

如果只能选择一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我肯定会选卡拉扬的。对卡拉扬的批评我已经见得太多,也许很多人都以批评卡拉扬来显示自己的爱乐水平,因此对他老人家言多不敬似乎成了一种时髦。在我看来,卡拉扬就如同奶妈,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用卡拉扬的贝多芬来做启蒙的入门,然后他们会说福特文格勒、瓦尔特、克莱姆佩勒都要比卡拉扬好,好在哪里?因为他们比卡拉扬有深度。我不知道这一切从何谈起,但毫无疑问很多人对卡拉扬的评价过多的受到了音乐之外因素的影响。实际上,卡拉扬60年代对贝多芬的阐释既有福特文格勒厚重、冥想、抒情的一面,同时不乏托斯卡尼尼的活跃的节奏、清新的织体和一气呵成的整体感。这个版本可以说达到了德奥传统、客观主义与个人风格这三者的理想平衡,更多的显示出了一种朴素的古典风范。必收版本。
[upload=jpg]Upload/20057161593290512.jpg[/upload]
最后编辑chopin
TOP
28#

1,2瓦尔特,3,8瓦尔特,4克莱伯,5,7克莱伯,6瓦尔特,9富特文格勒
TOP
29#

据说有一款贝九的录音达110分钟,不知哪位听过,感觉如何,谁的指挥,哪家公司出品?
TOP
30#

《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一直是古典音乐里的瑰宝,是每一个爱乐者必收的经典,唱片版本也多如天上繁星。但综合起来看对贝多芬的诠释基本上遵循着两条路子,一是以富特文格勒为代表的德奥大师,强调作品的思想性和内在深度,具体表现就是速度偏慢但富于想象力。二是以托斯卡尼尼为代表的客观派,更强调忠实于原作,具体表现就是速度稍快但力求准确。但卡拉扬63年版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似乎更接近后者。我承认富特文格勒、伯姆、马苏尔等人的全集可能更厚重一点,而且他们对贝多芬也都有独到的见解,但他们想得完全对吗,也许只有贝多芬自己知道。毕竟能对指挥说不的只有作曲家本人嘛!而答案则永远是未知的,可能很多人会说贝多芬不是穆迪擅长的作品,是,他没有富氏的深刻,也没有卡拉扬的激情,但他以意大利人的浪漫在诠释着一个不一样的贝多芬。穆迪手下的贝多芬“重量”是适中的,他采用的也是比较中庸的速度,比伯姆的版本速度要快,旋律非常流畅,比他的同胞阿巴多的版本慢,这样使音乐始终保持内在的张力。也许你会觉得他过于温文尔雅,但只要你细细听来,你就不得不相信,贝多芬的交响曲被他灌输了新的灵魂。在听多了德奥传统大师那些“深刻”的演绎后,感觉穆迪更多的是让音乐本身说话,更有一种纯音乐的味道。听听其中的第六“田园”交响曲就知道了,相对于瓦尔特的精致细腻、伯姆的雍容雅致和富特文格勒的深沉宽广,穆迪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宁静恬淡,信步从容。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温暖、宁静而又略带感伤的“田园”,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而他的第五交响曲也不输于任何名版,戏剧性的冲突在第三乐章中得到了强化,向终乐章的过渡也被他处理得特别漂亮,当宏伟庄严的终乐章结束时我想任何人都会为之叹服。
穆迪的这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实力非常平均,没有败笔。我认为此版兼有托斯卡尼尼和富特文格勒的优点,又不乏个人所特有的温柔、抒情和松弛的特点,迷人的歌唱性和深思熟滤的独特理解贯穿始终,在细节和整体的处理上达到了完美的平衡,给人们带来一种既有表面上的优美,又有内在的深刻,热情而又华丽的风格。非常“耐听”。我认为穆迪对贝多芬交响曲的把握是相当到位的。
总之,这是一套很值得推荐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建议乐迷耐心、认真听,一定会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upload=jpg]Upload/200591913422454432.jpg[/upload]
最后编辑chopi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