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留声机》中文版将复活 [复制链接]

61#

原帖由 sutao0688 于 2011-4-18 17:06:00 发表
在下只是说出了诸多真正爱乐者的心声

对比之下,《爱乐》虽然没有那么多花花绿绿的版面,内容也不尽完善,但依然发表了不少好文章,如吴房的《马勒是一个森林收集者》、近期张靖藤的连载《风华绝代的肖邦》等,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好文,内容深入,令爱乐者在汲取知识之余又能欣赏到作者的文笔,此外还有独到的见解。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浮躁的心态,不能静心下来好好听音乐、不愿意多花半个小时读一读书,不少人仅以

基本同意此帖对《爱乐》的评价。有不少乐友对《爱乐》似乎不屑一顾,其实我觉得这本杂志勉力维持到今天,数次改版,在中国这个缺乏西方古典音乐传统的国度能坚持到今天实属不易。何况里面介绍的关于音乐的知识,就是再资深的爱乐者也不敢说都了如指掌吧,若有,也是极少数。至于《留声机》,他的路数本就和《爱乐》不同,如果复刊也是件好事,毕竟多了一个了解音乐和唱片的窗口。
TOP
62#

甚幸甚幸,盼早日复刊,那两张赠碟是好东西,给了很多经典片段,我可以根据这个去找碟。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63#

想讲两个故事,
1,一天一个北方村子,又开了家水果店有买菠萝,芒果。隔壁有一家老店只买苹果,生梨。有人说我只要吃苹果就可以了,开这个店无所谓。有人说这个店为社么不卖西瓜,对我意义不大。也有一部分人觉得挺好菠萝,芒果北方少有正好满足了自己。

2,小区楼组长敲门问楼里居民,社区要安装不锈钢扶手,以方便老人上下出行。有人一听是好事啊,但是隔壁邻居就说了楼道那么小,装了扶手别人要搬东西更难了,楼上的也走下来说装社么扶手,真想做好事,就直接装电梯!


话说一样东西对每个人的价值都是不同的。就好像论坛里有些人很期待,有些人想改革更好,有些人不削一顾。事情就是这样。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64#

这是非常好的消息,谢谢
TOP
65#

看了楼上面的精辟论点,我想有多少人真心听音乐?也想起音乐台的“古典纵横”,我听十几年了,以前还是周一至周五,对于我来说时间正好,现在只在周六、日,可是严重影响我的“社交时间”难呀!
TOP
66#

原帖由 tearmelun 于 2011-4-12 22:38:00 发表
有点觉得音乐期刊的生存环境像中国足球。只在标上找弊病,而不去思考本的问题。如果加强中小学的音乐素质教育,多增加一些音乐欣赏课,培养未成年人的音乐兴趣和口味。将国内的专业音乐团体和大中专院校的音乐社团进行有效的互动,每年在各个大中城市进行巡演,吸引和培育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当爱乐者这个群体壮大的时候,对广告和商业运作的依赖性就会降低。而爱乐群体不断的新陈代谢,只要你有一个清晰和销售针对性的定位,就不需

现在的小孩音乐素质应该比我们好,音乐环境也比我们好。你看学钢琴、小提、声乐等的人那么多(一个班级有十几个),将来这些人都是爱乐者。
最后编辑keke99 最后编辑于 2011-04-27 10:48:25
TOP
67#

我一直觉得音乐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期刊维持着一种生态关系。爱乐者借助于出版物获取信息,出版物反之促进爱乐队伍的繁衍。两者有种相辅相成的作用。我喜欢古典音乐的机缘就是源自于初中时音乐欣赏课,也包括媒体,当时是广播的进一步的启蒙。所以期刊的存在十分必要,它在其中有很积极的作用。我想在我们当中,当年买《爱乐》的人会有很大的比例。而期刊赖以生存的血脐,不应是如商业运作、广告等等,恰是上游的爱乐者群体。爱乐者一代代的更迭,才能保证期刊有长期生存的环境。好的形态的形成,不仅依靠教育体制的制定,也依赖出版界自己的造血功能,就是针对童幼口味的培育,这就如上面所说,一些针对孩子的启蒙读物。

说到素质教育有些可能一分为二的说一下。我有个同学,练过童子功,她会拉琴。但她不属于那种爱乐者的范围,她不如我等对古典音乐一些方面的如数家珍,也不买CD和期刊。她只是当时家人期望素质教育的速成品。仅仅是某种技能的获得者,说白了可能只是为其表面镀点金。就像现在的小孩也学书法和舞蹈,但真正以后是成为爱乐者或成为生活的乐趣也未可知。现在家长有太多出自功利性质的培养孩子,让学琴成为附庸风雅。古典音乐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西方人接触它们有更多的便利,更少的文化隔阂。环境的优势让它普及更为容易,人口中相对的比例更高。有时我们看到爱乐者好像很多,是因为我们大多数都容易聚集到一起,觉得身边的同好很多。实际上在人群中我们是很稀少的一小部分。
淘宝小店:http://shop36447332.taobao.com/
TOP
68#

要说也很容易,只要陈光标之流拿出一个亿的善款,足够办50年的杂志了。问题是没人肯拿出钱来干这个,整个中国就没有这个土壤,培养不出这样的慈善家。
TOP
69#

原帖由 神农 于 2011-4-30 22:50:00 发表
要说也很容易,只要陈光标之流拿出一个亿的善款,足够办50年的杂志了。问题是没人肯拿出钱来干这个,整个中国就没有这个土壤,培养不出这样的慈善家。


算了吧,我可不想以后每期音乐杂志的封面都是五颜六色的各国纸币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