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复制链接]

61#

回复: 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原帖由 末世诗歌 于 2008-7-5 0:59:00 发表
记得上次肥仔兄发给我的mixing monitor的说明书中,是不建议大角度内凹的,从盟主的录音室摆位也能看出来,这个跟Rockport Mira图上那种大角度内凹的摆位应该是有区别的。


诗歌兄:凡事无绝对,原厂说明书也只是提供一种普遍条件下的调整参考,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金科玉律,还得根据实际听音环境具体对待。发这张MIRA的参考摆位图也只是想为肥仔兄提供另一种可能。
在我看来美式几大先进名箱RockportWilson AudioAvalonVerity AudioEggleston Works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共通之处的,拿MIRAMixing Monitor来说,虽然MIRA是一款侧置低音三分频落地箱,但其低音单元分频点是150HZ,基本可近似认为是点声源+超低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带来的最显著优点就是更佳的音场表现,同时对那颗中音单元以及分频网络设计的要求也更高,在摆位上可能也需要使用者更用心一些,但我个人很欣赏这样的设计),他们的前档板都采用斜截面设计,在单元周围都覆上了厚厚的吸音毛毡,目的无它,无非是想尽量减小单元周围不良的声音反射,获得更佳的扩散性、指向性以及传真度。因此我觉得这两款音箱在摆位上或许也有可借鉴之处。
当然我们旁人说的再多也只是隔靴搔痒,所有的猜测、估计最终得靠肥仔实践,一切应由他决定。他现在的房间不大,我想与图上那个录音室以及MM普遍的使用环境还是很不同的,但大小相对MM还是合适的,内拗角度大小与听音距离以及听音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虽然我个人也不是很喜欢大角度内拗,但并不代表这样不可性,一切还得试过才知道。我还是相信以肥仔的能力,一定会找到一个合适的摆位。
TOP
62#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Mixing Monitor的用途是设计用来混音监听的,所以适应的环境也是专业的混音室,基本是接近dead room的环境,所以它的说明书在这些要点上说的很清楚。过大的内凹角度会影响声场的纵深度,对声场有压缩,这也是avalon不推荐过大内凹的原因,而这些都是从混音角度来说的,用在家用环境确实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但我始终更倾向厂家的设计思路。
做一个好的唱片演奏家是件不容易的事
TOP
63#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调整后的图片好象还没有见到
耳朵:听CD弦音 眼睛:看胆光隐约 心情:随乐韵荡漾……
TOP
64#

回复: 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再贴一次,我的摆位图供各位考考,
TOP
65#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追求更好的设备是为了更充分的重现录音里的情感,而不是为了和现代音乐厅的效果做比较。”我想很多人都印象深刻,我也一样。
每个录音里都存在情感吗?是的。现实中大多数器材都是不同程度的交叉融合了这两种特点的………《不一一粘贴了》。
       维克在上面几段帖子中有许多看法是很值的我们去思索。这些看法使我有了如下结论:
     1思维方式:不管是器材还是声音,调整等,我们都要多元整体的去观照去思索。应该避免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确实很多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而非正确、错误这么简单。这是一个发烧友成熟的表现。
   2音乐感的提法。音乐感或音乐味的提法由来已久。这个词曾使我十分困惑。我觉的物本身没感,感是人才有的。巴赫的大无,有人听过说是练习曲,有人听的十分投入。看来还是人是主体,器是客体,是人给予了物的。   我觉的器材只有对声音的重放形式不同,而无音乐感的不同。具体反映了器材设计者的想法或购买者的认同。
  3器材选配、调整的最终依据:是经过深思熟虑发烧友本人。当然包括这个人的知识、径历、音乐修养、审美风格等。
   我们每个人都有立刻看出一个美女的能力,但也经常为谁更美而争论。往往那些争论本质上没意义。如索菲亚的嘴有说太美了有说太大不合比例了等等。
    对维克观点的再阐述,如理解不对,表达不准,请指出再议。
在G弦上……
TOP
66#

回复: 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感谢万众老哥细致的概括,我写的这些不过是一家之言,随感而发而已,不足齿数,爱看的看看,不爱看的一笑了之吧。

这儿有我对不同类型音乐“音乐感”的一点解释和补充,说的可能更明确些。
http://bbs.avtime.cn/viewthread.php?tid=185264&extra=pageD1&page=2
TOP
67#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音乐感、味是否存在于器材之中,英国美国德国等大牌音响的音乐味各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其实说胆比石,黑胶比数码有音乐味。都是概念或者叫词性异化。既已约成俗成,那么就这样也无不可。
   我以为,其实这一说法就是说:动听、好听
我愿意这样听。
   只是争论时借用了音乐这面大旗。《估计是六七十年代源于港台,如发烧友这个词。》。
   我以为,实际是指自已喜欢的器材对声音的处理。
    器材是个物如一首乐曲,不同人使用会有不同效果。不同人听会有不同结论。所以其实器材只有重放声音的不同而决不可能有音乐感的不同,只是你对这种表现认不认同。
   而且主要是国内发烧友用欧美器材对日本声的否定的特点用语。
在G弦上……
TOP
68#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为什么这种好帖子总是落在后面呢?看来不谈点线路或八杠子打不到一块去的理论再或者手拿焊机,缝缝补补的帖子不受欢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