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呈上,关于“音乐感”,以及文中一些观点的补充和延伸。
“音乐感”到底是什么?我一直在思考,也有所感悟,看了DAVID发的德国烧友来信就更有感触了。
其中这句:“追求更好的设备是为了更充分的重现录音里的情感,而不是为了和现代音乐厅的效果做比较。”我想很多人都印象深刻,我也一样。
我在问自己。
每个录音里都存在情感吗?是的。
现代音乐厅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声场。
所有的录音都有声场吗?或者说声场对于所有类型的音乐都很重要吗?未必。
理解了这些,对于“音乐感”的理解就有些豁然开朗了。
解读“音乐感”的关键是什么?我认为是你所喜好的音乐类型或者演绎方式,作为音响发烧友,这自然也直接影响着你对音响的理解、选购以及调教等所有的行为。可能,这位德国烧友的音乐口味较为杂食,或者更偏重现代音乐或声乐作品吧。
爵士、民谣、摇滚、流行、电子、新世纪等音乐类型都可称为现代音乐,而这些音乐的唱片录制与传统意义的古典音乐是有所区别的,很多的唱片不是录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这些唱片回放时对声场的表现远比对速度、结象、解析力的等方面的要求低,因为编制相对较小,主体较为明确,听者的注意力会自然的集中在这些音乐主体上,更多更充分的去感知其情感变化,以获得更多的“音乐感”。
而作为古典音乐唱片的回放,不管怎样,是必须与音乐厅或者说唱片里的那个录制“现场”作比较的,声场是所有古典音乐之类的现场音乐的骨架,编制越大重要性也越大,我在前文也说过,在音乐厅,音乐发声体、听音空间、听音者三者互动融合,听音体验是一个完整而富有层次的时间过程。我觉得具体来看声场以及平衡度的表现是古典音乐之类的现场音乐回放的首要要求,其次才是各种细分的音响要素,对于这类音乐“音乐感”的感知更多的取决于“I was there.”的象真程度。显然,在家庭环境即使是当今最顶级的音响器材,要获得这样的“音乐感”也是不容易的。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师憎恶录音、称唱片里的音乐为“罐头制品”的原因吧。
作为音响,除了主要器材的选购,表现这些“音乐感”涉及更多的是摆位及听音方式的不同,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期望一套音响、一个听音环境能适应所有唱片,重播出每张唱片里各不相同的“现场”,本身是不可能的,明智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听音喜好、唱片和器材特点,以及聆听环境声学条件调整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音响系统。
当然,说到底在音乐与音响中,人始终是处于最为核心的位置的,人的差异,也就造就了几乎所有音乐与音响的差异。
音响器材的“音乐感”
音响器材有“音乐感”吗?有吧。
或者可以称之为“音乐感”中的一种,但说到音响,特别是HI-FI音响,可能不能单纯的从音乐的层面去考虑,更加需要考虑的是商业因素、生产成本以及消费行为,毕竟音响也是消费品,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有需求才有市场,这一点其实很象饮食文化。
第一种有“音乐感”的器材可能并不完全忠于唱片,通过重新调和或是强调某些特定音乐类型中最为吸引人的部分,使听者能够更直接、更容易的去感受和理解这些音乐,当一件或一套音响器材的特点与听音者的喜好吻合时,也就产生了这样的“音乐感”,很多人概括为“好听”、“顺耳”、“韵味”,这也是音响价值体现的一个层面——愉悦人心,体现消费价值。但当这“好听”的音响播放本身拙劣的、不好听的唱片时也变得“好听”了,也许就是个美丽的误会了(当然这可能是某些极限情况,玩笑而已,我只是想说这样的器材适应面可能较窄)。另外这样多样细分的产品也给发烧友以充足的空间,通过自己的组合再创造,最终也能发出自己想要的、富有“音乐感”的声音。
这只是音响器材“音乐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还存在这样一种器材,他的做法不象前一种,而是尽其所能如实还原唱片中的音乐和细节,化音乐于无形,做个忠实的仆人。这样的器材的音乐感很大程度来自听音空间、器材调教及摆位、听音方式以及唱片本身。该好听的就好听,不好听的也坚决如实揭示。这也不失为一种市场运作的方式,也同样会有拥护的消费群体。
比如同样播放一张经典的声乐作品唱片,第一种音响可以通过突出人声、加强情感变化效果以及旋律起伏达到使人为之动容的“音乐感”,另一种音响则如实还原唱片里的音乐,通过充分展示音乐主体以及配乐更恰当的结象和形体比例、更真实、透明、鲜活的动态表现、更为细致的情感变化和细节揭示同样达到使人为之动容的“音乐感”。当然,我以上所说这两种器材只是经过提炼后的典型,现实中大多数器材都是不同程度的交叉融合了这两种特点的。
这些就是我所理解的“音乐感”,唱片的、器材的,多种多样,但有一样不会变,那就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愿每位烧友都能找到自己心中富有“音乐感”的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