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复制链接]

41#

回复: 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原帖由 维克 于 2008-7-1 21:42:00 发表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08-6-30 18:37:00 发表
是常州的吗,写得很好哟,好文笔.   


是的,而且算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


此文只是有感而发,随性为之,不过是一家之言而矣。
发上来别无所求,只愿能与静心思考的同好共享。

再贴几张周遍器材的照片。

器材架与避振钉


这抹绿色和那两只“猫”真是经典! 波里尼似乎就是兄所言的另一种美的典型代表,我最喜欢的也是钢琴
TOP
42#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实践出真知!
TOP
43#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学习中!!
最后编辑wakeuptony 最后编辑于 2008-07-06 14:03:49
TOP
44#

一篇较为典型的中产阶级音响专题散文。咱中国的小资们,这种宁静的夜未必每天都有,值得珍惜。

这就是小资?我真不清楚。。。
对我来说,就象那张舒曼的唱片,这份沉静更多源于痛心与无奈,
可能是写者有心,读者无意。
TOP
45#

关于东莞肥仔兄所提话题。

    看过你的一些帖子和发言,以及从你所选择的器材来看,可以肯定你在音响上的KNOW-HOW和热度都要强于我,我是说真的,因此我可能并不能给你带来更多更新鲜的想法,但是能认识你这样的朋友还是觉得很愉快。
    名线说一套音响三分买、七分调,可能是更为重视线材及周遍器材的观点,我觉得至少可以是五五分吧。老兄的器材件件都很优秀,至今却仍然不能令你满意,我想原因可能还是在于调教,更可能在于你本人,每个人对于音响的态度和要求都是不同的,而看得出你是个认真和高要求的人。
    不然也不会用Mixing Monitor这款喇叭,在我看来要玩好他是很有挑战的。先说我的这套器材吧,我所处的这个地方,经济还可以,但音响市场并不繁荣,可供选择和试听的机会不太多,而我一方面比较懒,不喜欢倒腾器材,又不具备足够的音响修为,去折腾器材,所以只能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与其忙着去进行数量和质量有限的试听活动,不如多去去现场,确定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声音概念。另外,在购买一件或一套音响器材前,我觉得先详细了解这个品牌的历史、设计理念、制作工艺水平,以及设计参考环境、摆位等,会对选择或用好这个品牌的产品很有帮助,事在人为,人的因素在音乐与音响中是至关重要的。而最终我选择了最为保守最不“HI-FI”的做法——一套西装,至今我依然认为,一套音响整体声音走向的“正确”比闪烁其间的某些“亮点”更为重要,音响不应喧宾夺主、添油加醋,成为音乐与听者之间的屏障,在这方面,一些真正有追求有实力的厂家替我们消费者做了很多的基础工作。

    说回Mixing Monitor,从字面就能看出其主要用途——混音监听,显然,这款喇叭并不是基于家庭环境设计的,说到这我突然想到在我那张EMI Charles Mackerras指挥的Mozart歌剧Idomeneo唱片手册里,写着Monitored using B&W loudspeakers,Mixed using Linn Komri speakers,而大多数五大唱片公司上世纪90年代后的唱片监听喇叭基本都是B&W。监听分多种,录音监听是第一线,混音监听是第二线,对于使用的喇叭我想基本要求是差不多的,就是声音要够准够中性,在这方面你肯定比我了解的更多,我觉得混音监听音箱相对录音监听音箱在音域、音场、活生感、速度感、解析力这些方面要求可能更高些,但无论怎样,在录音室实际使用过程中,采用的都是近场监听方式,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种方式并不适合音乐欣赏,但凡事也无绝对,摆位与房间声学处理是相辅相成的,我的喇叭说明书建议摆位方式就是长边靠墙正三角这种一般认为效果不佳的摆法(厂家在开发时就是在普通家居环境校声的),我至今不清楚你的听音室的实际情况,就我的认识来说,对于Mixing Monitor这样一款特殊的喇叭,一方面可以采取近场听音方式,而房间声学处理则可以模仿录音室声学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加大听音距离,声学处理原则倒可能与前一种相反。对于一般大小(20-30M2)的房间,一般灵敏度(87——90DB)的喇叭,在喇叭、听音距离、功房之间或许有些规律,如喇叭变小——听音距离变长——功放要求变高,喇叭变大——听音距离可减小——功放要求反而宽泛。
    说的再多也是隔靴搔痒,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可以找到合适的摆位,再附上两张图片,或许可作参考,一张是混音制作室使用AVALON喇叭的实际摆位,一张是ROCKPORT MIRA的参考摆位。另外,如果听爵士、摇滚、流行以及现代音乐等小编制音乐较多的话,近场听音倒也可能适合,而实际上,唱片的差异对摆位的影响也比一般人相信的大,很多现代的唱片,不是录出来,而是“做”出来的,回放时对声场的表现远比对速度、结象、解析力等方面的要求低。
    如果在短期内你的器材三大件很确定的话,在周遍器材上或许可以再调整一下。愿意的话,可以请Sound Anchor专门定制脚架,你现在用的木架我觉得可能是最大的问题所在,性能优良、声音对路的脚架对于书架箱是至关重要的,而SA的声音我较有体会,相信会是Mixing Monitor的好搭档,TAOC或许也可以考虑。另外,我个人觉得solidsteel器材架的声音走向可能不是特别适合你的前端器材,合成材料、复合结构或木制垫板、金属支架的器材架可能更加适合,当然好的器材架价格也不平易,但我觉得对于你的器材是有必要的,SRASymposiumHRSFE等都是不错的产品。
    音响调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作,最需要的还是准绳,我想这根准绳就在每位烧友心中。






最后编辑维克 最后编辑于 2008-07-04 10:35:28
TOP
46#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写文章
最后编辑贝多芬蒋 最后编辑于 2008-07-03 23:11:00
TOP
47#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先顶一顶好文再回味一下文中点滴!
我来自南方的小镇!
TOP
48#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顶,看的舒服
TOP
49#

回复维克兄:关于东莞肥仔兄所提话题。

谢谢!很深刻的“隔靴搔痒”。

您提到了我系统里几个关键的可变之数,亦是薄弱的环节,非常感谢!

HRS、SRA您都了解,相信您是很有品位的烧友,以后要多多向您请教!

终于找到我篇帖子了,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36432.aspx  请允许我将您的建议转到我的帖子上。再次感谢!谢谢维克!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50#

回复: 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原帖由 东莞肥仔 于 2008-7-4 0:38:00 发表
谢谢!很深刻的“隔靴搔痒”。

您提到了我系统里几个关键的可变之数,亦是薄弱的环节,非常感谢!

HRS、SRA您都了解,相信您是很有品位的烧友,以后要多多向您请教!

终于找到我篇帖子了,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36432.aspx  请允许我将您的建议转到我的帖子上。再次感谢!谢谢维克!



当然可以,不用客气!
TOP
51#

回复: 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原帖由 维克 于 2008-7-3 21:20:00 发表
    看过你的一些帖子和发言,以及从你所选择的器材来看,可以肯定你在音响上的KNOW-HOW和热度都要强于我,我是说真的,因此我可能并不能给你带来更多更新鲜的想法,但是能认识你这样的朋友还是觉得很愉快。





很不错的心得.从现场去感受音响--平衡,从现场去感受音乐--旋律的起伏.这一静一动,也许就是发烧的哲学.
TOP
52#

继续呈上,关于“音乐感”,以及文中一些观点的补充和延伸。

    “音乐感”到底是什么?我一直在思考,也有所感悟,看了DAVID发的德国烧友来信就更有感触了。
    其中这句:“追求更好的设备是为了更充分的重现录音里的情感,而不是为了和现代音乐厅的效果做比较。”我想很多人都印象深刻,我也一样。
    我在问自己。
    每个录音里都存在情感吗?是的。
    现代音乐厅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声场。
    所有的录音都有声场吗?或者说声场对于所有类型的音乐都很重要吗?未必。
    理解了这些,对于“音乐感”的理解就有些豁然开朗了。

    解读“音乐感”的关键是什么?我认为是你所喜好的音乐类型或者演绎方式,作为音响发烧友,这自然也直接影响着你对音响的理解、选购以及调教等所有的行为。可能,这位德国烧友的音乐口味较为杂食,或者更偏重现代音乐或声乐作品吧。
    爵士、民谣、摇滚、流行、电子、新世纪等音乐类型都可称为现代音乐,而这些音乐的唱片录制与传统意义的古典音乐是有所区别的,很多的唱片不是录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这些唱片回放时对声场的表现远比对速度、结象、解析力的等方面的要求低,因为编制相对较小,主体较为明确,听者的注意力会自然的集中在这些音乐主体上,更多更充分的去感知其情感变化,以获得更多的“音乐感”。
    而作为古典音乐唱片的回放,不管怎样,是必须与音乐厅或者说唱片里的那个录制“现场”作比较的,声场是所有古典音乐之类的现场音乐的骨架,编制越大重要性也越大,我在前文也说过,在音乐厅,音乐发声体、听音空间、听音者三者互动融合,听音体验是一个完整而富有层次的时间过程。我觉得具体来看声场以及平衡度的表现是古典音乐之类的现场音乐回放的首要要求,其次才是各种细分的音响要素,对于这类音乐“音乐感”的感知更多的取决于I was there.”的象真程度。显然,在家庭环境即使是当今最顶级的音响器材,要获得这样的“音乐感”也是不容易的。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师憎恶录音、称唱片里的音乐为“罐头制品”的原因吧。
    作为音响,除了主要器材的选购,表现这些“音乐感”涉及更多的是摆位及听音方式的不同,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期望一套音响、一个听音环境能适应所有唱片,重播出每张唱片里各不相同的“现场”,本身是不可能的,明智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听音喜好、唱片和器材特点,以及聆听环境声学条件调整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音响系统。
    当然,说到底在音乐与音响中,人始终是处于最为核心的位置的,人的差异,也就造就了几乎所有音乐与音响的差异。

    音响器材的“音乐感”

    音响器材有“音乐感”吗?有吧。
    或者可以称之为“音乐感”中的一种,但说到音响,特别是HI-FI音响,可能不能单纯的从音乐的层面去考虑,更加需要考虑的是商业因素、生产成本以及消费行为,毕竟音响也是消费品,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有需求才有市场,这一点其实很象饮食文化。
    第一种有“音乐感”的器材可能并不完全忠于唱片,通过重新调和或是强调某些特定音乐类型中最为吸引人的部分,使听者能够更直接、更容易的去感受和理解这些音乐,当一件或一套音响器材的特点与听音者的喜好吻合时,也就产生了这样的“音乐感”,很多人概括为“好听”、“顺耳”、“韵味”,这也是音响价值体现的一个层面——愉悦人心,体现消费价值。但当这“好听”的音响播放本身拙劣的、不好听的唱片时也变得“好听”了,也许就是个美丽的误会了(当然这可能是某些极限情况,玩笑而已,我只是想说这样的器材适应面可能较窄)。另外这样多样细分的产品也给发烧友以充足的空间,通过自己的组合再创造,最终也能发出自己想要的、富有“音乐感”的声音。
    这只是音响器材“音乐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还存在这样一种器材,他的做法不象前一种,而是尽其所能如实还原唱片中的音乐和细节,化音乐于无形,做个忠实的仆人。这样的器材的音乐感很大程度来自听音空间、器材调教及摆位、听音方式以及唱片本身。该好听的就好听,不好听的也坚决如实揭示。这也不失为一种市场运作的方式,也同样会有拥护的消费群体。
    比如同样播放一张经典的声乐作品唱片,第一种音响可以通过突出人声、加强情感变化效果以及旋律起伏达到使人为之动容的“音乐感”,另一种音响则如实还原唱片里的音乐,通过充分展示音乐主体以及配乐更恰当的结象和形体比例、更真实、透明、鲜活的动态表现、更为细致的情感变化和细节揭示同样达到使人为之动容的“音乐感”。当然,我以上所说这两种器材只是经过提炼后的典型,现实中大多数器材都是不同程度的交叉融合了这两种特点的。

    这些就是我所理解的“音乐感”,唱片的、器材的,多种多样,但有一样不会变,那就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愿每位烧友都能找到自己心中富有“音乐感”的音响。
最后编辑维克 最后编辑于 2008-07-04 22:18:59
TOP
53#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小声地问一句,维克兄是音乐教师吗
TOP
54#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TOP
55#

回复: 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原帖由 凯韵鸣 于 2008-7-4 22:26:00 发表
小声地问一句,维克兄是音乐教师吗


倒是想做,或者弹个钢琴,拉个小提琴之类的,看来只能下辈子了,呵呵。
老兄不会是讽刺我吧,我不过是借着话题,说出一些自己的想法而已,
TOP
56#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维克大侠, 在耳机俱乐部有幸拜读过您的贴子, 印象深刻, 果然高人!
TOP
57#

回复: 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原帖由 维克 于 2008-7-4 22:40:00 发表
原帖由 凯韵鸣 于 2008-7-4 22:26:00 发表
小声地问一句,维克兄是音乐教师吗


倒是想做,或者弹个钢琴,拉个小提琴之类的,看来只能下辈子了,呵呵。
老兄不会是讽刺我吧,我不过是借着话题,说出一些自己的想法而已,


维克兄,
我一点没有讽刺的意思,不要误会,
从你的图片、听音的感受,
觉得你在这个方面的造诣十分高,
TOP
58#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感觉维克兄在.....
其实发烧hifi两声道的系统空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调整出一个良好的声场即核心要点,没有好声场的声音是很缺乏平衡度是不合格的,只有这样才能将唱片里的讯息元素很好的播放出来.因此我们认为hifi两声道的声音,是有一个统一的趋势方向.既标准的声音!
那些"只有自己喜欢的接受的声音才是好声音"的理念观点和听感,应该予以改进提升培养认识和良好悟性.
希望所以的烧友都有真正的耳福!
最后编辑贝多芬蒋 最后编辑于 2008-07-05 10:50:39
TOP
59#

回复: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记得上次肥仔兄发给我的mixing monitor的说明书中,是不建议大角度内凹的,从盟主的录音室摆位也能看出来,这个跟Rockport Mira图上那种大角度内凹的摆位应该是有区别的。
做一个好的唱片演奏家是件不容易的事
TOP
60#

回复: 沉静的夜——关于调整音箱摆位的实践与思索

原帖由 贝多芬蒋 于 2008-7-4 23:21:00 发表
感觉维克兄在.....
其实发烧hifi两声道的系统空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调整出一个良好的声场即核心要点,没有好声场的声音是很缺乏平衡度是不合格的,只有这样才能将唱片里的讯息元素很好的播放出来.因此我们认为hifi两声道的声音,是有一个统一的趋势方向.既标准的声音!
那些"只有自己喜欢的接受的声音才是好声音"的理念观点和听感,应该予以改进提升培养认识和良


蒋兄:我认为两声道音响只有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而没有标准的声音。
至少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套十全十美的、播放任何音乐类型都堪称标准的音响。
我在写这些文字时尽量做到客观和理性,我想如果仔细看的话,你所说的在我的文字里就有答案。

我觉得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仅是从音响作为普通消费品的价值规律这个层面来说的,不可能期望每个消费者都精于此道,懂得最合理的消费和使用;另外,就实际的声音表现,我觉得音响的选择最重要的因素是购买者的听音类型和喜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