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林忆莲系列唱片精彩碟评 [复制链接]

查看: 10809|回复: 60
1#
滴汗十张

《忆莲》:(1987 三星):在狂野、颓唐中渗入更为感性的音乐成分,自我 演绎风格渐入佳境,其中以《邂逅》、《激情》最为动人

《灰色》(1987 三星):在1987年夏天掀起狂飙,融入更为时尚感的跳舞元素,主打曲《灰色》与张国荣的《无心睡眠》、蔡枫华的《绝对空虚》并称“绝恋三部曲”,而《早晨》的清新自然则为疲惫的都市梦境吹来一股迷人的空气。

《Ready》(1988 三星半):一份都市情怀的预演,而故事大多发生在凄迷的雨夜,飘荡着令人喘息的性感声音,消魂的《滴汗》,撕裂的《最佳男主角》,伤感的《下雨天》均属佳作。

《都市触觉Ⅰ》(1988三星半):抛弃野性少女的包装,转入都市触觉的感性空间,蜕变为一个性感、成熟的女人,值得回味的包括低叹的《还有……》,激愤的《讲多错多》,妩媚的《你是我的男人》等。

《都市触觉Ⅱ逃离钢筋森林》(1989 四星):堪称完美和震撼的一张大碟,唱片封套上忆莲那瀑布般飘洒而下的秀发,倾泻出不可抵挡的都市魅力,感性、性感、秀美、飘逸、高雅、神秘、反叛、痴情、执着,快歌如《烧》、《一分钟都市一分钟恋爱》、《逃离钢筋森林》动感串烧中融入国际都会的心跳节奏,令人听出耳油,编配的前卫触觉至今听来仍属顶尖;而《依然》、《你是我的男人》等感性情歌则 让一颗颗迷茫而倦怠的都市心在忆莲挡不住的性感声线中彻底融化。

《都市触觉ⅢFaces&Places》(1990四星):延续《逃离钢筋森林》的成功模式,触觉延伸至更多的国际都会,香港的霓虹、巴黎的微雨、埃及的玫瑰…都在忆莲那完美得一发不可收拾的性感声音中定格成一幅难忘的街景。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1991三星半):忆莲的国语处女大碟,野心勃勃地拷贝欧陆电子班霸Enigma的尖端声响,在华语歌坛掀起一股狂潮,标题曲《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更是家喻户晓,并成为留守的痴心女人夜半独对空枕的卡拉OK曲。

《梦了疯了倦了》(1991 三星半):从高处不胜寒的时尚塔尖走下来的忆莲推出了这张低调的感性之作,正如专辑的标题所示,“梦了,疯了,倦了”的忆莲袒露出她更美丽、细腻的心路历程;首次清唱的《破晓》充满空灵、伤逝的惊世感觉,而唯一的跳舞快歌
《疯了》则再次显示她对顶尖潮流(HipHop舞曲)的敏锐触摸力。

《野花》(1992四星半):忆莲迄今为止在音乐上的颠峰,但却因曲高和寡遭到商业上的惨败。这是林忆莲最淋漓尽致、风华绝代的一次“盛放”,以“花之色”的姹紫嫣红寓意风情万种、时空流转的女性情爱心态,在结构和演绎上有如歌剧般的美仑美奂。《再生恋》前世今生的哀怨、缠绵;《野花》痴情女子的不悔盼待;《只要我活过哭过》的铿锵个性,都为“林忆莲”这个金字品牌打造了不容置疑的含金量。

《林忆莲’s》(2000 三星):在撇开李宗盛之后请来Jim Lee重新包装,其实是将李氏风格进一步强化和升华,不过在可听性上有大的突破,《至少还有你》恰好代表了林忆莲在流行曲风中加入西化元素,既能广为传唱,又不失个人特色的新音乐走向。
分享 转发
TOP
2#

愛蓮說:

華星年代的憶蓮唱片,我開始對當時的購買情況有印象了。“天地野花”演唱會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圖書館的唱片店發現的,於是以比普通唱片店的高位價格買下來了。《Sandy 94》也是這樣的情況發現的,因爲當時根本沒有很多渠道知道唱片發行的準確日子,而且,我先買的是普通版,后來買進精裝版再低价出手,精裝版還是在同一家圖書館。

還記得當時我問唱片店的老闆娘,現在憶蓮的唱片好賣麼,她說不是很好,沒有以前賣得好。當時最紅的已經開始是鄭秀文了,當時最好賣的都是翻版。

《Sandy 94》由於有精裝版,有張國榮的劇場版,聲勢不俗,可惜獲不了衆多蓮迷的歡心。或者,我不喜歡太日本的東西,不喜歡太土的臺灣曲風,或者,我還是不喜歡華星而已。華星后的憶蓮,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全力推動原創音樂,即使看到不是香港音樂人寫曲,但很可能是力邀臺灣日本新加坡大馬甚至歐美人士跨刀的。

我喜歡把“天地野花”演唱會把憶蓮的唱功劃分段落,當然,每張唱片都能聼出憶蓮在歌藝上進步,但“天地野花”演唱會中雖然憶蓮也能處理好個中細則,但有幾個高音位我們都捏了汗。從《Sandy 94》開始我們能聽到憶蓮Show Quality的唱腔,尤其“多些那些”,“芝加哥的故事”。重聼商業電臺為憶蓮舉辦的“赤裸多些那些”音樂會,也會感受到憶蓮在普通一個歌迷聚會音樂會中的表現也是信心滿分。

對於林憶蓮的唱,誰沒信心?終于,我們期待的全新林憶蓮大碟,就名為《Sandy 94》,在六月中面世,面世當日行過不少唱片店,都播著憶蓮的大熱作品“決心”,成為勁熱之作。今次大碟找來倫永亮專程前往美國錄音監製,(說真的我寧選倫永亮而不選許願等作爲監製,甚至是男朋友。)再連同憶蓮,全張大碟就完全將憶蓮的歌唱路綫恰好的表現出來。而且,這次在形象方面,憶蓮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朗,例如CD Booklet中的照片,不少就是憶蓮在聖地亞哥,美國等地拍攝的,憶蓮的笑容,是燦爛可愛極了。

唱片一開始就是倫永亮作曲兼編曲,林振強填詞的“多些那些”,一首憶蓮手到拿來駕輕就熟的Hip Hop Jazz手法,編排得豐滿,憶蓮唱到英文部分,黑味濃郁。三人組合第一首作品是“醒醒”唱到滿堂紅,但今次合作似乎未夠“醒”!但我喜愛。

一曲“芝加哥的故事”那風格的Chicago Swing Jazz,相信無人能可及得上憶蓮,唱出那味道,格調高了,但絕不難接受。這是一首很舞臺化的歌曲,難怪1996的“記得憶蓮盛放”演唱會演繹這首當時不算大熱的作品時,歌迷激動萬分。

華星開始的憶蓮唱片裏,也出現了我覺得是可有可無的作品,“誰像你好?”根本就是這一類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又是一首見功力的作品。

我知道憶蓮絕對是情迷李宗盛的,爲了不會在唱片中不出現大哥的名字,刻意找來倫永亮合唱陳淑樺的“愛的進行式”,各方面都不如“此情只待成追憶”,但當然不是一般情歌旖旎,而是多一份演唱上的較量,且加強了Rhythm Section的音色感,層次雖高,但我寧願聽囘陳小姐的演繹。

日本創作的“決心”,一開始“二十萬種理由,要與你分手……”已是非常搶耳,全曲上口而且唱得非常配合,而碟内加入一首“決心Remix”,前者原曲松本見彥是著名的日本編曲人編排,而接下來的是C.Y. Kong操刀,看來,香港remix絕不遜色哩!但我真的對日本音樂不感冒。

多年來,憶蓮玩出的作品如“推搪”,“哈囉感覺”,“瘋了”,“再生戀”等,今次除前提及的“芝加哥的故事”甚具玩味外,為王菲編“不再兒戲”閙出名堂的C.Y. Kong,這次為憶蓮作編一首“沉淪”是一個滄海遺珠,多少有點“再生戀”的感覺,但再聼“再生戀”的感覺彷如隔世了。

“赤裸的秘密”是改自臺灣歌曲,感覺憶蓮以前很少改編這類型歌曲,而且還是挺臺式的編曲,幸好,詞唱皆不俗,欲蓋彌章的秘密昭然若揭。還有,喜歡張國榮口白的“秘密的情人”版,即使憶蓮很少這類型的花招,但是真的好像找出誰人創作的口白,能把男女之間微妙關係在貓,在睡衣,在刮鬍子之間三言兩語的勾畫出來。

“感情不老”,有點像陳百強的“感情到老”,原來意思也一樣的,原來君子之交,還是有時“無法做到思念不變”,又“容納彼此缺點”。原來填詞的是林夕。

“明天醒來時”,唉,請見“誰像你好?”。

愛蓮曲:芝加哥的故事,沉淪,赤裸的秘密,感情不老。
TOP
3#

愛蓮說:

都說了對日文唱片不感興趣,但是由於憶蓮之故,我也買了憶蓮的兩張日文專輯和兩張日文細碟。首只日文單曲Dakaratte…(but…),我是用了90元人民幣,在2000年1月19日購進,算是不貴了。由於自己還是在2002年才買進《Simple》大碟,所以不知道這只單曲也收錄於大碟中,還是最後一首。但“決心”的版本卻又跟大碟的版本不同,大碟中只有remix版本,看來日本的編曲功力是比香港的好,甚爲吸引,由於“決心”有很多不同版本,《Sandy 94》中有兩個版本,而網上有流傳著的另外沒有收錄入任何憶蓮唱片的其他混音版本,我也搞不是很清楚之間的實際區別,但我對《Simple》中的remix較有印象。

《Simple》中有11首新舊作品,過半數是憶蓮星工場旗下的作品的日文版本,不喜歡這樣的搬字過紙的抄襲,而“戀愛會在不遠處等我”可能由於本來就是日本人作曲的作品,所以還容易接受一點,其他的我還是寧願聼中文版,親切很多的。

剩下的原創作品,各方面的水準,作曲,編曲,錄音,唱功(歌詞我不懂,所以不能評價)等等都是上佳之作,可是在2004年聼的時候,覺得很過時了,這是在聼憶蓮唱片的時候沒有過的感覺,不知道在1994年當時感覺會不會好點呢?

2004年的五月,用了兩百多人民幣,購置了另一只日文單曲Doushiteyo,才知道這首單曲是大碟《Simple》中第一首歌,幸好,我買的原因也是補齊憶蓮另一只沒有出版的單曲Nakasetehoshii,而且老懷安慰自己說,這首單曲值得一聼。但是有點“肉赤”了。

相對于250元買了一只單曲,六百元港幣購進的《Open Up》不算是天價了,雖然它是我所有唱片中論單片來説是最貴的了。《Open Up》在音樂上的成就,在憶蓮歌迷心目中的位置,已經聽説太多了,這裡我先想說說買這張唱片的經歷。

2002年,辭職后等待移民的我在一個好像是美國的音頻網站(www.galaxyaudio.com)上找到憶蓮這張日文唱片《Open Up》的下載地址,於是便下載了這張遍尋不獲的唱片中的大部分歌曲,只是有幾首連接不上而已。順帶一提的是,這家網站上除了找到Michael Jackson、George Michael等大牌歌手的特別混音作品下載外,還找到王菲,張學友這些華人歌手的冷門歌下載,從那裏,我就下載了王菲幾首混音作品,當然還有林憶蓮這張那時我是第一次看見可以自由下載的網站。

也是2002年,一個從網上認識的蓮迷寄給我一堆憶蓮的影音收藏,其中就有這張《Open Up》的所有歌曲的MP3,樂死我了。還記得那位朋友叫Ben,來自好像是南開大學的學生,他說打算畢業后想到香港工作的,不知道他如願以償了沒有?!(希望他可以再与我聯係)。對於一個在網上認識的陌生人,大家只是因爲憶蓮的音樂而走在一起,冒昧的索取了憶蓮商業電臺《赤裸多些那些》音樂會錄音,反倒拿到幾乎全套憶蓮MP3,雖然,大部分歌曲我都擁有了,但是還是莫名感動於一個還沒有收入的學生的舉動。這套刻錄片一直伴隨至今,感謝由衷於此。

……才知道,這張《Open Up》説是在日本推出的日文專輯,卻是龍蛇混雜。雖然不懂日語,英文程度也好不到能聼出唱片中幾乎佔一半的英文歌的内容,對當中唯一的粵語歌“Honnba”印象也不深,但是當中的節奏感,強烈的音樂氣息,是憶蓮離開華納后唯一能帶給我這種感覺的唱片。音樂真的可以是世界性的,就像憶蓮說的,We are all one!

2003年,已經身処在奧克蘭,《Open Up》聼得多了,越來越喜歡,更加愛上了“Honnba”,也聼懂了它。喜歡那種豁達的心胸,一種劫後餘生的勇敢,還有是一種無怨無悔的情愛洞悉:“來 來望真身邊那一個需要你討好 陳列面前是否只有愛情這嗜好 來 來讓當天所有所有舊情人羨慕 到那一天 讓 別人仰慕”。從歌曲中明白了“笑總比不笑好 橫豎要做 去做”的態度!

還是2003年,在點點紅網站上看見有拍賣《Open Up》的,因爲當時《Open Up》已經有點神化,已經冒出水面來了。但不知道對於身処異國他鄉的我能如何下手。而出現在國内的網站上拍賣起價是八百元。

2004年,天時地利人和了。首先聯絡上一個轉戰到香港工作的朋友,在他同意作爲身処敵後的根據地后,然後在雅虎網站上向其中一位拍賣著達成共識,就是希望能以她的起價六百元港幣完成交易。爲了能確保交易成功無誤,安排他們把交易點改到該名女子的店鋪裏(其實她是經營二手日文唱片的),在我朋友拿到我發給他的《Open Up》的資料后,一一鑒別后交易才大告成功,然後唱片從日本囘到香港,香港帶囘廣州,廣州轉機香港飛到奧克蘭,回來愛的身邊了。

一個多月后,終于拿到這張有如葵花寶典般的唱片《Open Up》,捨不得買上放到電唱機上播放,而是反復捧在手上觀賞,猶如瑰寶一塊。

有空就拿出來聼的這張《Open Up》,沒有像以往捧著歌詞在尋覓當中的意思,而是只是隨著音樂在搖晃,好像嗑了葯似的。能在他鄉發行一張充滿挑戰的唱片,用非母語來演繹當中不同的角色是一股來自音樂使命的勇氣。

當中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到東洋發展的新加坡音樂人Dick Lee,日本殿堂級音樂人小田和正,加上在日本深受歡迎的英倫組合Workshy以及Epo同樣為當時已經變成臺灣婦人的憶蓮打造出全新的音樂風貌。

後記:
説來說去,自己能夠接受這張《Open Up》是因爲從來沒有把它看作是日文專輯,因爲除了封套中,憶蓮的笑容很日本外,我覺得它更像一張西洋專輯才對。

而封套中的憶蓮好像還穿著類似帶有中國萬壽圖的旗袍,可愛極了。

謝謝憶蓮還有勇氣交出這樣超級棒的唱片,謝謝當中所有的音樂人,謝謝替我擁有這張唱片的各地好友。還有,謝謝Ben and Mr & Mrs Lin!

愛蓮曲:Open Up中全部,特別“Honnba”。
TOP
4#

接触最早的粤语歌 SANDY也是其中一位 她的,<一分钟都市 一分钟恋爱><烧> 非常喜欢 都市触觉也不错 在后期就不好说了
来听歌吧 这么熟悉\轻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 你不扭动你的双脚 弹起你的小腿才怪!

最后编辑nhyhs
TOP
5#

愛蓮說-City Rhythm 1988
pnasic
[个人专辑]
邮件 留言 
消息 短讯
你对本文的看法:
赞成 反对

愛蓮說

一張雷聲大的唱片,而究竟雨聲大否,見仁見智。

由於更換了東家,首張由華納出版的專輯當然備受觸目,宣傳攻勢也排山倒海的。第一主打歌“講多錯多”勁歌熱舞甚有排場,内容也跟當時玉女歌手的作品中楚楚可憐容易受傷大相徑庭,言辭刻薄的披露花花公子的一舉一動。“三更夜半”、“雷電風雨夜”連成一闕,倫永亮的作品出類拔萃能與進口的作品來個抗衡,周禮茂與林振強的歌詞也深刻的反映了一夜情的情欲狀況,1988年的香港,面對九七前途問題,你我他都是著眼片刻的光輝—金錢名利情欲。

“夜了...沒有藉口”、“又見朝陽”、“一接觸”、“偷閒”都是R&B小品,可惜憶蓮的表現甚至不比上張唱片《Ready》般揮灑自如,“你是我的男人”其實如果沒有林振強的詞肯定失色不少,能成為這張唱片中常青的曲目,林振強比憶蓮有功。

值得留意的是“還有”,李宗盛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林憶蓮的音樂生涯裏,當時1988,十年以後結婚育女,2004年結束,冥冥中自有天意呵?!當時夥伴從香港到臺灣工作然後回流香港的從飛車替身到憂鬱歌手的王傑合唱了這首歌。原曲是“結束”。十六年后的結束,還有什麽?或者就只有開場時的鐘聲能撩起幾番記憶。

“因你瘋了”是一個不錯的表現,高難度得令我未能滿意憶蓮的成績,但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氣了。

能成為憶蓮旗下最津津樂道的都市系列篇的開首篇,是我最不常聼的其中一張,要聼這個Part One,我不如聼Take Two,更不如聽囘《Ready》,所以這張唱片我要到1992年才買黑膠唱片,日子來到1999年,十年后才補囘這張華納暢銷經典。

愛蓮曲:⊙還有--王傑合唱⊙你是我的男人⊙講多錯多⊙一分鐘都市.一分鐘戀愛(各個版本)
TOP
6#

愛蓮說之關於她的愛情故事

也是在書店看見這張充滿心思的精選碟,是我最喜歡的精選唱片,不是那種湊夠數的精選,也不是可以收錄幾首新作就騙財騙色。

16首作品,當中用上五首純音樂劃分出五個階段,其中“如何愛下去”,“願”是來自電影,前者還是新曲,其他散落在其他雜錦碟的作品還有“暗示”,“情人”,可一不可再。重新收錄的“赤裸的秘密”是唯一有劇場版“秘密的情人”的唱片,唯一的絕版經典。

一個發生在“芝加哥的故事”我們在“愛情、童真、夢想”下互相以“赤裸的秘密”作了個好“開始”,起初我倆都過著開心甜蜜的日子,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他居然擁有了另一個她,初時我只好裝作不知,卻不時給他一點“暗示”,誰不知一次他卻對我說:『“要是有緣”找到一個對你更“寵愛”,比我更好的“情人”,“願”你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始終我曾用心愛的你——“紅顏未老”嘛!趁著還有青春,不要再沉迷在一個愛不在你身上的人了!』我聼之後…唉…“此情此景”,教我“如何愛下去”好……心想我們都是“沒結果”的了,但,我卻不甘心的跟他說了一句:『我們“不如重新開始”過,好嗎?』跟著不忍的他說……此時心裏忐忑的我在想“假如讓我吻下去”的話……我們又會否……


愛蓮說之晚9朝5 及紅玫瑰白玫瑰電影原聲帶

刻意再重看了這兩套電影,兩套都不是大熱的電影題材,前者是描述年輕人放肆的情欲,後者則是中年一點,但不失爲好電影。

“願”跟電影“晚9朝5”好像沒有“玫瑰香”匹配“紅玫瑰白玫瑰”,但當你讀懂了“願”才發現,能達到歌詞所述的境界不容易。可能由於經歷了,對這首歌,“願”特有感觸。

還記得“給等最久的人”嗎?“玫瑰香”中我們又等來了憶蓮與小蟲再度合作,味道有點像“葬心”,很有那種四五十年代的舊上海感覺,但是“玫瑰香”又夾雜著絲絲洋味,纏綿得很。很配合電影中的陳沖。

還在找紅玫瑰白玫瑰電影原聲帶,因爲電影中一直聽到憶蓮低吟著“玫瑰香”的調子,應該就是原聲帶中的“夢醒留痕”,聽到癢癢的。


愛蓮說之祝你愉快:

1993年,香港相繼痛失了黃家駒、陳百強。黃家駒帶領的Beyond是先後簽約於寳麗金、華納還有滾石,雖然各自都推出了紀念唱片,但滾石這張《祝你愉快》甚具誠意,九十年代的滾石的確對音樂充滿熱枕。

九位來自香港(杜德偉/黃耀明/林憶蓮/泰迪羅賓)臺灣(周華健/齊豫/趙傳/陳昇)新加坡(Dick Lee)重新翻唱了九首Beyond的作品。我喜歡的Beyond是“阿拉伯跳舞女郎”和“現代舞台”兩張唱片,我喜歡達明多過Beyond,所以2002年才買了這張致敬唱片,還是特別版。

黃耀明的“喜歡你”沒有后來的黃燿明交出的“暗湧”、“友情歲月”的精彩,可以說遜色得多。趙傳的“大地”能沿襲Beyond的咆哮,陳昇的“關心永遠在”還帶著煙味。憶蓮的“情人”是當中最矚目的一首,曾經在商臺舉辦的向家駒致敬的音樂會中,憶蓮現場演繹的“情人”也叫人淚盈於睫。還用麥潔文的“歲月無聲”同樣叫人難忘。


愛蓮說之其他:

憶蓮與杜德偉都算是有緣,同樣身処過相同的唱片公司,華星,華納,滾石,但終于在滾石才有機會合作,翻唱Barbra Streisand以及Neil Diamond的“You Don’t Bring Me Flowers”,收錄於杜德偉當年大賣的英文專輯《All For You》中,由於編曲都是杜德偉擅長的R & B,成績很好,然後再出版了第二集。

對於好友的演唱會,憶蓮當然義不容辭,何況還是倫永亮呢。所以憶蓮出現在1994倫永亮個人演唱會“真情友情音樂旅程演唱會”的嘉賓,我們全不感意外,意外的是他們選唱了卻是倫永亮寫給蘇芮的“愛過就是完全”。

我本來有一盒這個演唱會的雙盒帶,購於吉隆坡,但現在也失落了。

愛蓮曲:赤裸的秘密(劇場版),情人,玫瑰香,夢醒留痕。
TOP
7#

有一首很好听的 <<春雨>>,  不知收在哪张专辑?
TOP
8#

感觉林忆莲的歌比较“野性”,不怎么喜欢!
TOP
9#

愛蓮說
林憶蓮 1985
憶蓮首張個人專輯,並無CD版本,只有盒帶及黑膠唱片。由於當時整個香港流行日本時尚風氣,此唱片整個概念及曲風,形象都充滿濃濃的日本氣息。可能更是由於所屬的是日資唱片公司的關係,唱片内十首作品,竟然有七首是改編自日曲。原創的只有林慕德的“苦難中的少年”,蔡國權的“無聲約會”,還有是當時盛傳雙林不合的林志美寫曲的“太陽傘下”。

當時真的是其貌不揚的憶蓮,是香港商業電臺的兼職DJ“六一一”,在商臺的活動中演唱了幾首別人的歌後被唱片公司發掘簽約到CBS/SONY成為旗下歌手,誰也沒有想到會變成今天的亮麗巨星。(她在商台做了兩年兼職(1982-83),一年全職(1984),她主持過很多不同節目,但已無從稽考,唯一知道的是《六一一學生周記》。)

記得那時候流行換唱片來聼,當同學拿這張唱片跟我交換來聼時,心裏一屑不顧,以爲又是什麽騙錢的東西,結果那張唱片一直擱到還給同學都沒有打開來聼,到現在幾乎都成了一個遺憾,多年以後重新尋獲這張黑膠唱片,雖然電唱機已經不再靈活,無奈之餘已是相當滿足了。

又是幾年以後,終于拿到這張唱片的復刻板,我想以前我是沒有遇到這種情況,自己心儀的歌手的唱片,而且是處女作幾乎是不敢拿出來聼,但是拿在手上又是心滿意足的。

我想是由於商臺兼職的原因,令憶蓮這張初次啼聲的唱片在電臺(商業電臺)有相當的播放率,“愛情I Don't Know”、“太陽傘下”、“搖擺口紅”曾經大熱,記錄著我們的年少。終于鼓足勇氣聼過這張幾次,每次都是啞然失笑,之後才是感受到一個歌手努力付出后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不敢隨便拿來再聼了,這次寫這篇愛蓮說裏,有多了新的發現:“高速愛情車”(心裏失笑),“苦難中的少年”(值得推介)。

這唱片現在是收藏價值大大大于欣賞價值,難怪憶蓮鮮有演唱這唱片裏的歌曲,而且聽説,有次電臺做一個特輯需要播放這些歌時,剛好身在香港的憶蓮馬上打電話到電臺制止了。

但是,當我們等候六年,等到2002年憶蓮演唱會的開場曲中的“半熟情懷篇”,我們不知不覺的又重拾了17年的舊夢了。

愛蓮曲:少女的心(很勉強)
TOP
10#

愛蓮說之野花:

不知道,該以如何的心情去寫這張唱片,或者說,該以什麽情緒去紀錄每次聼這張唱片的心情,畢竟這是一張充滿驚濤駭浪的心緒的唱片。

《野花》是發行于1991年,但我購進這張最令我心滴血的唱片是在1993年的5月21號,連同《回來愛的身邊》、《不如重新開始》一起購買。除了因爲1993年自己買了第一台迷你音響外,(因爲從《野花》開始憶蓮只發行雷射唱片),另外也可以想象《野花》不是一張一見鍾情的專輯。

1991年,自己還在大學裏,記憶中沒有太多憶蓮的東西,香港所有電臺轉向FM平臺,令我們的音樂觸覺不再靈敏,只能從電視機上還能知道一點憶蓮的足跡。首只單曲“再生戀”的確是一只詭異的製作,令幾乎所有人都卻步,於是一下子退下來的商業成績也曾令憶蓮首次失望于香港的音樂環境。年少的我雖然沒有厭惡或者拒絕“再生戀”,但的確我沒有能夠哼出當中的旋律來。

後來,發現了《沒有你 還是愛你》,但還沒有刻骨銘心的記憶,我想,我一齊買了三張憶蓮的專輯,是因爲我還是覺得憶蓮是信得過產品外,還因爲1992-1993年自己工作在深圳這塊跟香港毗連的地方,重新加入收聽商業電臺的行列,開始有更多的機會重新擁抱憶蓮的音符,畢竟商業電臺一如既往的支持林憶蓮,而且1993年憶蓮即將舉行“天地野花”演唱會,鋪天蓋地的宣傳,令我重拾1991年的《野花》。

還記得對《野花》的第一印象已經是愛不釋手,封套中的西洋畫巧妙的很中國味道帶點京劇的髮式融于一體,我知道這是一張中西合璧的專輯,但是我很是懊惱的是相對于憶蓮過往的專輯來説,唱片中太少照片了,還有太多校對的失誤。年少的我不知道那是憶蓮想讓我們專注于專輯的内容,那,那些錯植的字粒,拼錯的字母,串亂的花名,錯列的歌名是否就能以缺陷美也該是十全十美的其中一種美而不再抱憾?

幸好,喜愛《野花》的人,都學會了愛屋及烏。有說,林忆莲是普天下唯一一个没有绝色姿容却风华绝代的女人。

那個年代,自己每聼一張唱片都要自己靜靜地坐在唱機前,捧著歌詞細聼歌者的每個呼吸,所以那個年代的收藏都能深印腦海。包括這張《野花》當中的文案,每首歌的前言,都能讓我綳緊神經。從我當時那台SONY音響中能從Track One中的01分05秒起分解出Wildflower Overture和“只要我活過哭過”來,我也覺得應該分開它們,只不過用零秒的間隔,雖然我不介意現在每次要聼“只要我活過哭過”我都得聼上一遍Wildflower Overture。“我跌進過自設下陷阱”是不是你我每次顧若罔聞地重新相信真愛的最佳藉口?幸好“不跌過未算飛過,不痛過未算哭過”,好了,等待著下次的再受傷,只要我活過哭過。

真的,“其實我知 並沒有芬芳一輩子的情”,我還是“唯有你懂”的“還會為情愛感動”的人,雖然“你是我艷陽和晴空”但可惜我只“會為夕陽而心痛”。我說過,能“一輩子”的東西真的不多,如果即使只能用心情去享受一輩子的愛或被愛,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曾經將“花之色”送給了一位朋友,請愛惜,請痛惜。

“夜來香”與“薔薇之戀”都是“情人的眼淚”的續集,“夜來香”曾經很多歌手曾經翻唱,憶蓮這個版本不僅從歌詞上稍作改動,最重要的是意念的改動;“薔薇之戀”相對來説是忠於原著,不過,整體上還是太多“情人的眼淚”的淚跡,新意不足,但放在《野花》這個標題下,吻合的很。

有變體的中國小調的鋪墊下,我們將被Dick Lee、林振強、林憶蓮引入一個穿梭時空的音樂境界,二胡,京劇,R&B,Hip Hop,Rap,穿插在鬼魅的中西交匯的編曲中,林振強的歌詞也地道的體現出隔世的情感。也就是這種標新立異的主打歌“再生戀”令到大衆都覺得憶蓮走歪了,脫離了普羅大衆,說真的,當初我也接受不了“再生戀”,到現在這首歌成為我十大憶蓮之作。

本來我是有《野花》的盒帶,還有兩個,一盒是在深圳東門買的,一盒是在廣州至尚買的,好像都是10-30元人民幣,可是都弄掉了,可惜。擁有的《野花》盒帶都是只能觀看,因爲沒有卡座機,但是我想,“再生戀”應該是再第一面的最後一曲吧。

那就是說,“野花”是第二面的首曲,雖然小調味濃的編曲也一樣沒有能特討好聽衆,主要原因是歌詞沒有像一般別離歌曲那樣露骨表達,但我卻愛死當中的歌詞,畢竟,能用當天的小名與你道別的能有幾人?

“沒有發生的愛情”是倫永亮全情參與的一首作品,(在《野花》裏,倫永亮另外只是參與了“花之色”的和音。)一種閒話家常的手法引出一段傾心的邂逅。

當年有兩首喜歡的英文歌Venessa Williams的“Save The Best For Last ”和Beverley Craven“Promise Me”,現在也一直在找這兩個Music Video,前者因爲流行於是有了闗淑怡的中文版,後者是因爲憶蓮的“沒有你 還是愛你”於是得以在電視機上看過幾次原裝版的音樂錄影帶。可惜,只記得Beverley Craven彈得一手好鋼琴,曲子凄怨的很。但,那種蝕骨的痛只能從憶蓮的“沒有你 還是愛你”中才能感受得到。就如“野花”一樣,最痛的記憶是那種只存在于兩個人當中的秘密,或則是“當天的小名”,或者是“怎麽你面前一切亦熟練”。歲月的流逝,沒有你,還是愛你已經不是那種仇恨或者不解,而是當“你說你 可不可于身邊跟我抱著再夜眠,我怕是 開心眼淚兒 不懂得遮掩”的失態。

幸好,接下來還有“Wildflower”,“只要我活過哭過”,前者是經典英文歌,後者只是Reprise,於是我們有了時間可以喘息一下,平復心情,拭掉淚痕地走進人群中。

外篇:雖然是最喜愛的憶蓮專輯之一,但真的很少拿出來聼,怕是會控制不了情感的波動,於是每年可能就聼那麽的一兩次,一次是生日那天,一次可能是心情的意外。

一直都覺得《野花》中歌詞太過悲涼,但是“一輩子心情”是我最喜歡的非灰色類作品,每次都有一種暖暖的感覺,即使是已經經歷了寒冬。

喜歡了“再生戀”后,更愛上“天地野花”演唱會中的演繹,還誰可以這樣的去表達一首中西合璧的作品,可惜在當年佛山演唱會中這能看到簡單版的“再生戀”,只有几個喇嘛的配合,效果強差人意了。

在2002演唱會中,有幸聽到憶蓮演繹了《野花》中除了“再生戀”外的所有作品,從外籍舞者哼出“Wildflower”的頭幾句,接出“只要我活過哭過”的前奏,當中的歡呼聲就能印證《野花》的成功。

記憶還有:還記得偷偷瞞著家人買了第一台迷你音響,幫朋友錄歌時,他說“一輩子心情”真的好聽,我說“那我錄多幾遍在你的這盒帶子上吧”。

記憶還有:很多人每次現場聼憶蓮的“沒有你 還是愛你”都一如歌者所唱的,不懂得遮掩淚兒,說不上是往事的熬煎,還是又可以再次聆聼的激動。但,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2002年憶蓮演唱會,在我看的那一場,憶蓮竟然沒有演繹這首歌,怪不得完場后,有點失落。

記憶還有:曾經放下電話機回到房間,在聼完“只要我活過哭過”后再說的長途電話。

記憶還有:好幾個要好的朋友家裏都有《野花》。

只要我活過哭過!

愛蓮曲:全部,每字每句每個音符。


愛蓮說之都市心及難忘您

覺得聼早期憶蓮的國語碟幾乎沒有興趣,即使現在我也不會拿出來聼,除了要寫《愛蓮說》。上一張《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還有一首“愛傷害了你我”屬原創,這次洋洋12首作品全改自粵語作品,莫名其妙的“讓我笑吧”還寫上英文歌詞。幸好,每首作品都是我們熟悉的調子,我有我自己唱粵語版。幸好,“匆匆”中憶蓮的Ad-Lib絕對精彩,成為我在2002年補囘這張1991年的專輯找到藉口。

記得我手上第一張憶蓮的《難忘您》是一張翻版,也是在2002年才看到而且補囘原版,(但那張陪伴著我的翻版還是捨不得掉,仍舊放在唱片柜的憶蓮堆裏。)在《夢了倦了瘋了》中我們細讀了憶蓮的文采,在這張《難忘您》中我們可以見識憶蓮的畫筆,而且還有超高班的翻唱歌神許冠傑的“難忘您”成為當時許冠傑光榮引退浪潮中的最出色的舊曲新調,誠意可嘉。

愛蓮說之《回憶總是……》精選:

對於自己喜愛的歌手,其實不是很喜歡他們的精選唱片,而且是那種毫無緣故推出的精選,或者那種為展現歌手與唱片公司簽下新的合同而告一段落的精選,又或者那種為演唱會造勢的精選,不過,最討厭的是對撼歌手簽約新東家的精選。

所以1991年的這套兩張精選碟,還是到了2001年在途經香港時,才在信和中心再以低价購得,驚喜价還有憶蓮的簽名在《回憶總是溫柔的》的封套上。

其實,《回憶總是溫柔的》是那種毫無新意的精選,即使有“天地再生”這首來自電視劇的新曲,但新曲平淡無奇,其他收錄的歌曲也出現太多在憶蓮的精選唱片裏了。

反而,《回憶總是跳躍的》,的確跳躍的很,11首作品大都是經過重新混音的作品,想起憶蓮在CBS旗下的《新裝憶蓮》是沒有擁有之前憶蓮的混音唱片的最佳購買藉口。

這套《回憶總是……》精選集,是憶蓮與華納結束歌手合約前的總結,即使那張《野花》還是華納發行,但那只是華納與星工場的合作而已。還有,由於催谷《意亂情迷演唱會》之重任的精選集,還有好幾個不同版本,好像是紙盒裝,雙碟裝。

對於1991年推出的《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的CD Video,也曾在香港的銅鑼灣商場看見過,四首歌曲,一首MV,觸目驚心的價格。但早幾天在我家一張翻版林憶蓮VCD集也收錄了這首歌的Music Video,唉!翻版!!

愛蓮曲:演唱會中的舞臺劇一幕,還有“戯假情真”的結束曲。《回憶總是跳躍的》中所有,跳到甩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