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论国产音响为何好料不出好声………….[原创] [复制链接]

查看: 11025|回复: 33
1#
试论国产音响为何好料不出好声………….[原创]
首先声明,我不懂什么技术,这篇文章只是与一些好朋友交流后我的所悟所感,错误难以避免,请批评指教。
众所周知国产音响制作材料好但就是不出好声,或者说在相同价位、性能相似的机器中大部分进口机用料远不如国产机好。其典型代表就是英国货。其原因是什么呢?坛子上各位烧友早就有不同看法,下面由我来说两句。
首先,重生产、销售不重科研。
相信有些烧友看过一些进口CD机的用料和做工,其代表是雅俊,做工看起来实在不杂地,比国产VCD强不了太多(可能说得有些过火)。可音质呢?就是好!!!再看看用料比国产机还差得多(同价位)。同样,一些很有名的CD机运放竟然用5532!5532?不是国内烧友们一致认为过时、音质烂的运放吗?为何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机器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再来看看国产机,不知有多少烧友仔细研究过国产机的线路。就以输出部分的线路为例,怎么看都是一些“经典”线路,大家用烂的货色。打个比方,就说运放是块木头,那么“经典”线路仅仅只是使用这块木头当柴烧,仅仅使用了木头最简单的作用发挥了它最低的价值,太浪费了!那么我没怎样才能挖掘潜力呢?简单做法是用木头做家具、盖房子,这就像一些高级的“经典”线路。怎么才能最大化木头的价值呢?那就要我们发挥聪明才智,为这块木头量身订做。比如红木适合雕刻就雕刻工艺品;樟木能驱虫就用它来做储物箱等等,总归是最大化其作用其价值!那么为不同运放设计不同电路来配合才能使运放发出最美妙的声音。一些我们已经抛弃的、认为过时的源器件在仔细研究、设计新的线路后也许会发出新的辉煌。国产机为了利润重生产、销售不重科研,重模仿不重优化、创新,其实是杀鸡取卵、坐吃山空。
第二,重指标不重调声。国产机的指标都挺高(甚至有些吓人),在排除了一些欺骗消费者的产品后国产的高指标的的产品多得很,可是听起来声音却很差!为什么呢?一大原因就是没有调好声。生产、调试产品的都是工程师,而工程师却没有一副金耳朵和艺术头脑,只知道指标越高越好;而有金耳朵和艺术头脑的发烧友们却不懂技术不能加入到生产中去。找一个两样都行的人其实很不容易,但没有这种人生产不出高指标又好声音的产品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追逐潮流。没错!市场经济就是为了追逐利润,为了更好的追逐利润就必须抓住人们的心理,抓住潮流。可是你有没有这个实力、本钱去追逐潮流呢?国内HIFI界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一波一波的流行风,像以前的运放风、如今的胆机风都是。为了利润,一哄而上,大工厂小作坊都来做。看看现在的胆机品牌五花八门但真正好声的又有几个?只有有一定研究、开发、生产能力的企业才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出适合消费者品位有质量上乘的产品。没有这个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能力不够就是生产出来也迟早被市场抛弃,被消费者唾弃!
分享 转发
TOP
2#

TUBE兄说的好.鼓掌!!!
HIFI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从听音取向来看,是不可能有什么标准的,好与坏都是从主观出发的.喜欢LP还是CD,是否能够接受SPENDOR?这都不应该成为问题的,却偏偏争论的最多了.
比如我就认为DY 1.3SE是好东东,拍死我也站着.呵呵...
说国产东东不出好声,那是因为有些人还接触的太少,的确有些国产的弟弟给部分烧友带来了挥之不去的痛苦,但别忘了,洋货也有中途退场的,有位烧友买了一台剑桥的500SE,一年内修了三次,这有如何解释呢.
想要更多的了解国产精品,还需向E版多多讨教讨教.
特别对荷包还不是太鼓的烧友们(包括我,所以我用V8I,很不错的),在国产的弟弟中挑选适合自己的器材是条正确的路,毕竟性价比高(特别是蛋鸡).
拍吧!!呵呵...................................我还站着................站着..
TOP
3#

说出自己的感受,顶!
TOP
4#

市面的国产的零件真的很高级吗?
TOP
5#

一竹竿打到一船人。
TOP
6#

国产机的好料是让国内销费观念迫出来的。发烧友喜欢什么?潮流兴什么?当然是大火牛、大水塘、什么WIMA、斯碧之类电容,什么DALE、AB之类电阻,如果机子里没那么两三件,能卖得出去吗?跟CAV、爱浪之类机子还有分别吗?为什么产品宣传都一致鼓吹用了什么什么运放,而不见吹用了什么晶体管什么线路,原因也是很多人都随口说得出几样发烧运放的名字,却没多少人说得出晶体管和线路。hifi界是一个浮夸的领域,也是一个喜欢把物理特性无限放大的领域。一台几十瓦的功放,居然用到几万uF的电容,这个量是计算出来的吗?我看是堆出来给人看的。
至于不同的运放,在相同的线路下当然有分别,但线路不同,一切都不好说,例如CD机,只要低频滤波斜率和转折频率稍有不同,其影响绝对比换运放大,但是设计师会把这些告诉你吗?
再者,只要指标是真实可靠的,肯定是高指标的音质好,如果说不好只能说它的音色不适合自己的习惯,自己觉得不好,是音色不喜欢而不是音质不好,正如你喜欢柔焦效果,但不能说没加柔的不好一样。
国产产品普遍商业成份太浓我是认同的,大家都吹,谁不吹谁倒闭!刚在一个杂志看到一个国产功放的评价说(大意):“本机为了避免多管并联引起的失真,特地只用一对管推换工作”。这完全是废话也是谎话!明明是小功率机不需多管并联,或者是厂家根本没把握保证多管配对,缺说成是优点,这不是骗人是什么?这跟明明是长得矮,却说是自己省布料有什么区别!
TOP
7#

在国内,发烧厂赚不了钱,哪来科研?你知道有百灵,极典吗?这些为你说的科研而死亡的厂家!钱倒是让CXV,发浪,夜香这些人赚去了,你不见中央电视台明年的标王是某音响广告吗?可悲!!发烧能上中央电视台吗?
TOP
8#

好文,顶!!
我觉得以上第2点是关键。
TOP
9#

6H23Tube 在 2003-10-14 9:31:17 发表的内容

国产产品普遍商业成份太浓我是认同的,大家都吹,谁不吹谁倒闭!刚在一个杂志看到一个国产功放的评价说(大意):“本机为了避免多管并联引起的失真,特地只用一对管推换工作”。这完全是废话也是谎话!明明是小功率机不需多管并联,或者是厂家根本没把握保证多管配对,缺说成是优点,这不是骗人是什么?这跟明明是长得矮,却说是自己省布料有什么区别!

绝不用并联:不但真空管 等主动零件不要并联,而且其它所有被动零件也都不要并联,甚至包括配线,也绝对不采用多芯线。不可否认,用真空管并联可以增大输出功率,可以降低输出阻抗,可以增加驱动力;用电容器并联可以增大电容量,可以把涟波滤得更干净;用电阻并连可以增加电阻的耐功率,也可以获得想要的阻值;用喇叭并联可以增加输出的音压,可以提高效率等等。但是并联却也会造成两个零件或多个零件特性的差异情形,使得声音较为模糊,低频较为膨账,高频化不开,中频聚焦不准,细节少,有雾,以及发声顺序不一致的情形,所以我从来就不会喜欢真空管并联或喇叭并联的器材,甚至电路里有电容器并联或电阻并联的我都不喜欢,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定要自己装机器,而不用现成扩大机的最主要原因。张骏哲兄刚装好他的300B扩大机时,曾拿到我这里来听,我见他用两支整流管并联,就问他为什么要用两支整流管来并联,他说这样可以增加电源 供电的容裕度,我马上拔掉一支请他听听看,结果他自己都不相信声音马上就清楚很多,自此他也永不用并联。所以实际的聆听实验是玩音响与装机的宝典,想当然的理论,如果不去加以实际比较,往往声音不好还不知是什么原因。玩音响的朋友几乎都知道扩大机输出功率的大小与劲道成正比,而却又与音质成反比,这种矛盾是很难破解的,唯一破解之道就是使用 较高效率的喇叭,因为只有较高效率的喇叭才不需要高功率的扩大机。但是偏偏高效率喇叭的成本太高,因此市面上效率高的喇叭就较少之又少,也因此就不得不非得用输出功率高的扩大机不可,要输出功率大,就不得不用并联真空管或晶体的方法来增加输出功率,并联的愈多,输出功率就愈大,音质就愈差,这也是为什么同厂牌的高价位扩大机,音质反而不如低价位的最大原因。

真的可以严格配对的吗??
TOP
10#

那里是没搞科研嘛,分明是只搞了科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