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木振膜,干货还是噱头?——自然声NS17两分频书架箱有话说 [复制链接]

1#
    我玩hifi音响近二十年了,在这个横亘中国HiFi音响行业爆发期、萧条期与平稳期的二十年里,已经数不清有多少音响品牌诞生又消失,多少音响产品停产的停产换代的换代。在音响界泥沙俱下的这二十年里,作为高烧音响爱好者,我也算见识过各类形形色色的音响产品。我不知道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样有相似的感受:在音响三大件当中,外形变化最小,产品技术更新最慢的产品非音箱莫属了。虽然这些年来,如360度发声,特殊弧面反射发声的箱体设计以及如离子高音,气动高音等等不同发声原理的高音喇叭单体在一些高端hifi级音箱产品上出现。但直到今天,大家心目中最“传统的音箱形制依然是四四方的的箱体+球顶丝膜高音单元。而低音单体的结构和发声原理则更是始终如一的不变。如果要说到低音单元的变化,相对改变较多的、类型比较丰富的便是振膜材料了。除了老式纸盆振膜和经常能见到的聚丙烯PP振膜之外,碳纤维、卡夫拉、陶瓷、铝合金、石墨烯等等不同材质的低音振膜层出不穷,在当今不同级别和类型的音箱产品中屡见不鲜。不同材质的振膜在特性和参数上差别很大,导致在声音的质感和色彩上呈现出各自独有的特点。在这么些个喇叭振膜材料中,有一种材料,它在目前音箱市场上比较罕见,但为数不多的采用这种材料制作的音箱产品,在完全不同的档次价位下竟然都曾获得过非常不俗的口碑。这种材料就是-----木振膜。
分享 转发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

    木振膜就是直接将木切片成精度至0.01mm——0.07mm厚的薄片(这是比头发丝还要薄很多的工艺),用它作为振动体来发声。就我所知,日本JVC算是最早用木振膜做中低音单元并且获得了一定业内口碑,近些年来采用木质振膜的品牌还有瑞士Boenicke以及德国高端全频音响品牌Voxativ。尤其是这个Voxativ,曾在两年前上海和广州国际音响展上大出风头的一套旗舰半主动全频音箱,一款号称用木振膜制造出世界上参数最好,声音最动听的全频喇叭单体搭配自家单端845胆机,释放出了一种醇和迷人的,有热度的声音。从那时我开始对木质振膜单元抱有一丝好奇心,心中时不时会琢磨:这种木质振膜喇叭单元在国内是否也会有音箱产品采用呢?如果有,不知是否也如Voxativ那样呈现出温暖而有磁性的声音呢?
162430pk97jzqu76g67gu8.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0 22:52:52 上传)

162430pk97jzqu76g67gu8.jpg

162607hxrx9xx3zoxnlren.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0 22:52:52 上传)

162607hxrx9xx3zoxnlren.jpg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

   直到半年前,家电论坛上一个音箱产品研发制作的帖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力。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木振膜;二、杰长老。因为这两个关键词的出现便有了现在这篇试听帖子的诞生


    第一个关键词之所以关键的缘由,前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而另一个关键词,也是帖子的发布者:“杰长老”,可就有必要说道几句了。我想烧龄在10年以上的,经常游弋于各大音响论坛的烧友应该都听说过杰长老的名号,想当年杰长老作为老烧友在hifi168论坛的帖子点击率非常之高,他所推荐的产品都具有很不错的CP值。再后来,听说他开始自创音响品牌,主要做便携耳塞一类产品。由于我对便携类音响产品一直以来都不太感兴趣,因此并没有与杰长老以及他的产品有什么交集。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4#

据一个网友说,广州佳乐那边有个原木之声 就是用木做单元的,非常不错,只是比较低调。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5#

      直到一年半以前,我在给学生上一节《音乐鉴赏》通识课,课上提到了高级hifi音响系统在播放大型管弦乐作品时的细节呈现优势。下课后一位耳机迷学生拿着几付下至几百上至三千,价位不等的耳塞来找我,让我帮他听听看各自声音是什么水准。我用同一首音乐粗粗听了下来,最吸引我注意力的并不是最贵价的,几千块的某知名耳塞。而是一款不到300元的自然声NS3。虽然在低频频宽和质感细节上和千元以上耳塞比较有明显妥协,但这个不起眼的NS3在频响的线性平衡度上是最好的,尤其在中频方面的质感很有特色。我当即给耳塞下了结论:虽然是定位入门级的产品,但这绝对是一个调音高手做出的东西。而当那个学生告诉我这个自然声NS3是成都杰长老的作品时,我才恍如隔世的发现,原来杰长老的自创品牌已经在悄然间在年轻人的音响市场里攻城略地许久了。再后来我自己也成了杰长老产品——自然声NS5MK2的用家。依然是轻松自然,不急不躁的声底,在细节,乐感等方面NS5mk2已经能保证我做为发烧友连接手机日常欣赏音乐的效果了。无论是定位低端的NS3还是中端的NS5,从这些小型音响消费品的声音调教上可以明显看出杰长老对声音的调教标准以hifi音箱的调声理念进行。所以当“木振膜”与“杰长老”这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时,我隐隐有种感觉:杰长老要啃硬骨头了。
微信图片_20200709232836.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1 0:33:49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09232836.jpg

微信图片_20200709232845.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1 0:33:49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09232845.jpg

微信图片_20200709232808.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1 0:33:49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09232808.jpg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6#

残剑831兄是HIFI界的有一说一,搬凳子听课!
TOP
7#

据一个网友说,广州佳乐那边有个原木之声 就是用木做单元的,非常不错,只是比较低调。
kkhuang 发表于 2020/7/10 23:10:31
这个去听过一两次,声音确实不错!就是价格不便宜。
TOP
8#

回复 7楼御风听歌的帖子

无缘见啊,今年没有兴趣去外地了,怕中招,不动了,争取去听听,据说非常有技术含量的。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9#

回复 8楼kkhuang的帖子

今年若还有机会去广州音展的话,我有时间也去听听看。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10#

广州是大陆最早接触发烧音响,和制作发烧音响的地方,其实有不少老师傅的作品还是很不错的,甚至是非常好,问题是没有持续性,产品不够稳定,也许这批好,下一次游改了零配件,声音又改变了,还有就是为了吃饭,应市场需要搞些模仿名牌的产品,其实很多作坊的产品真的不错,是藏龙卧虎的。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11#

我不觉得一下子,心随所愿,高级喇叭单元就成功产生了。
TOP
12#

   了解HiFi音响的朋友大都认可一个观点:在音响三大件中,音箱的制作是最容易上手,但却最难以做好的。因为它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电声学,结构声学,材料声学,空气声学等等。哪一个环节设计不到位,都很难将声音做到平衡,更不用说高级了。同时专业的声学测试环境和高精度测试仪器哪一样都少不了。杰长老虽然在对声音审美的理解和声音调教的手段上有两把刷子,但用业内比较少采用的木质材料做中低音喇叭的振膜来研发成熟的音箱产品,成功几率到底有多高?抱着这个疑惑,我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NS17的设计帖子。果然,没过多久,帖子里出现了对木振膜效果的质疑声音,不仅仅是一般音响爱好者。在线下的一些音响群里,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提出了异议。认为木质振膜的特性可以胜任对中频部分的重放,但想要获得65hz以下低频的良好线性响应和低失真率,物理特性上基本是不可能的完成的任务。而在杰长老的研发帖子里,也陆续看到他放出的NS17第一版、第二版乃至第N版的改良图片。最终杰长老放出了在专业消声室得出的测试频响图片数据:40--40khz+/-3db! 而且曲线指标也很不错。我只看到这个数据后第一反应:怎么可能?!且不说6.5寸的木质中低音振膜是否能获得这么良好的下潜,就是目前业内顶级的丝膜高音,达到40khz+/-3db的也并不多。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存在水分呢?还没等我琢磨明白,杰长老就私信联系我,说希望我听听这款书架箱的定版效果,希望我多提意见。我自然也明白其中意思,当即表明了我的态度:“在我这里听到什么就反馈什么。不可能有什么水分可言’。实话说这个表态并不是为了显得我自己有多么公正和清高,里面的确出于自我保护意识的回避态度,因为我自己对木振膜中低音和杰长老委托定制的莲花瓣丝膜高音是否可以获得40--40khz+/-3db!频响参数是持消极怀疑态度的,与其听了感觉不佳再泼对方冷水,倒不如自己率先摆出高姿态,如果杰长老心虚,自然会知难而退。双方也不会为此伤脸。实乃两全之策! 没想到杰长老一口答应说完全没有问题,听后觉得是垃圾了就在网上直说。觉得还不错的话有机会就找高级别的进口箱子对比一下,找找差距。在我印象中杰长老并不是那种自大偏执的狂热音响分子。既然这么自信满满,那么好吧!我告诉杰长老:请准备好迎接我的批斗!

微信图片_20200709233754.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2 23:05:19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09233754.jpg

微信图片_20200709233759.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2 23:05:19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09233759.jpg

微信图片_20200711011635.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2 23:05:19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11011635.jpg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13#

残剑831兄是HIFI界的有一说一,搬凳子听课!
shotchen 发表于 2020/7/11 6:46:38

多谢陈兄一如既往的支持鼓励。我肚里油不多,只不过爱往出乱倒而已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14#

   没过几天,一对NS17寄到了我的手中,寄件地址是温州。杰长老告诉我是从一位温州资深烧友那里与金驰书架箱对比完后发到我这里的(后来这位烧友曾在紫坛发专帖盛赞NS17)。敢去pk金驰?看来杰长老对其产品真的是胸有成竹了?好吧,赶紧开苞,在我的工作室里用大功率前后级摧残一下先。
微信图片_20200711011635.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2 23:17:00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11011635.jpg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15#

开声预热二十分钟后,放上最近常听的《沛3》,第一曲刚播放不到30秒,咦?不对啊!这那里是40hz的低频下潜感?完全浮在80-90hz上下,而且中低频混乱无层次可言。这下真的是尴尬了!这已经不是好到什么级别的问题,而是差到什么地步的问题了。但我自认为我的耳朵还算是正常的,当晚便顶着头皮把听到的感觉告诉了杰长老。杰长老也是大吃一惊,说无论是温州的老烧还是方岽清老师都没有这样的反馈。怀疑是否是我个人主观听音喜好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不敢苟同,虽然作为发烧友我有自己的个人听音审美偏好,但在判断器材基本素质的基础上认可不同声音风格的适应性是评价器材的起码要求。我相信自己不会存在这种主观性的误判。于是我找了当地的一位音箱设计专业人士,用仪器测试了一下。结果真是吓了我一大跳:在+-3db时低频竟然真的只到80hz左右。就这么个劳什子还在pk金驰时获得盛赞?我不禁对杰长老的人品都画了个大大的问号。但仔细想想,这款音箱毕竟是定位万元级别的,针对音响烧友的hifi产品。这么离谱的情况任凭怎么吹水,一旦上市也不可能骗过烧友们精明的耳朵。由于手头没有工具,我没有贸然拆卸音箱喇叭检查,但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音箱的导向孔密封胶没有固定死,两只音箱的导向孔都松脱了。这会不会是影响低频问题的元凶呢?我随即向杰长老说明了情况并发回让他检查。很快收到了杰长老的消息。长老认为低频确实出了问题,而且是一塌糊涂。原因是这款测试箱在调试导向孔长度时为了测试方便没有完全固定,导致在运输过程中松脱,相当一部分吸音材料缠堵住了内导向孔,导致低频出现严重问题。杰长老自己也感叹:幸亏我把真实听感实事求是的告诉他,促使他找到问题所在。不然它这款箱子在我这里算是盖棺定论,彻底死绝了。经过这么一波三折的折腾后,在上个月我终于再次收到了修复好的NS17,这么以来,真正的搭配对比聆听才算真正开始了!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16#

回复 12楼残剑831的帖子

“在我这里听到什么就反馈什么。不可能有什么水分可言’
说的好,这就是我们最想要的。
TOP
17#

坐等残剑大侠的测评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相逢何用藏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
TOP
18#

   我用工作室里最熟悉的一套前端设备:IMaudio转盘解码+1500W单声道前后级西装热机后首先播放《夜深沉》和《见龙卸甲》当中的五虎封将来测试NS17的低频下潜和动态响应。鉴于上一波的意外折腾,我必须先要考量低频的质量,确保这对NS17样箱的木质振膜中低音单元工作正常,能获得及格线以上的水准后才能细品其他音乐体裁的味道。两首大动态作品播放下来,我终于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事实证明,这次NS17的低频终于正常了,不但正常了,在低频量感,下潜方面都颇有水准,大鼓在连续快速重音的演奏时音场和结像的稳定性甚至成了这对箱子的一个亮点。木振膜居然可以承载这样的能量级么?我当即电联了杰长老,终于了解到了这个木振膜的“玄妙”之处。这个木振膜并非是单一木质材料,而是复合材料的三文治结构。表层和底层的材料是木质,厚度略有区别。中间则是高强度玻璃纤维夹层。这样既能保证中低音单体的刚性,抑制分割震动产生。同时又能将木质振膜特有的声音质感最大程度的保留。而且杰长老的木质振膜上也如ATC中低音单元那样涂了一层特殊配方的阻尼胶来调节音盆的韧性。虽然这种三文治结构无法像Voxativ纯木振膜那样发出绵密磁性的声音,但却可以真正作为中低频喇叭单体用在两分频乃至多分频音箱的中低音部分了。
微信图片_20200709233811.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3 22:57:03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09233811.jpg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19#

    既然NS17的木振膜单体在声音基底上并非完全型的“木质味道”,那么它的声音风格就必须得专门说道说道。如果你听过杰长老的NS5mk2或者NSX耳塞,那么NS17的声音趋向基本就不用做太多介绍了,因为一听便知是同样的听音诉求下诞生的作品。在频段的线性平衡度和声音质感的刻画上他们都非常之相似,都符合杰长老创立的品牌名——“自然声”的音响美学概念:平衡、连贯、自然、不急不躁,不争不抢。无论前端是石机还是胆机搭配,在NS17身上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土不服。听感上都非常悦耳顺畅。这种无欲无求,醇和悦耳的听感这两年来我曾在瑞典GURU Junior书架箱上明显感受过,可以肯定的是两者要表达的音乐音响态度是接近的。但NS17与前者相比,在声音底色上却是不同的。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0#

  相比GURU Junior北欧绅士般的轻松雅致,NS17要更加沉稳内敛,内力更丰厚。整体频段的能量感和饱满度都要高Junior一筹。整体频段的能量与形体比例分布的非常均衡,所以三频过渡非常线性自然,这也是我最认可NS17的方面。一直以来,绝大部分国产音箱品牌所为人诟病的方面并非喇叭的用料和设计,而是对频响平衡性的把控能力。这一点上就连制作喇叭单体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的金琅,也是在多年以前聘请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录音师刘书兰老师指导和参与了对其产品的调教,才让自己的音箱产品真正在音乐与音响平衡度上获得了质的飞跃。而杰长老对外宣传其产品是作曲家方岽清先生有参与声音调教工作,从NS17身上可以确定此说法并非挂羊头卖狗肉的广告词令。
微信图片_20200713230501.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3 23:21:46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13230501.jpg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