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音箱的低频还原“质量”与什么有关?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20Hz~20KHz之间各频率段能量分布的特征;
下面是世霸——克雷蒙娜-听众的频率响应曲线图(照片);
[upload=jpg]Upload/200622211153036071.jpg[/upload]
频率响应曲线图(照片)上我们看到,横坐标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能量/频率分布特征,虽然频率范围包括了20Hz~20KHz,但是1KHz以下的能量/频率分布已经占据了20Hz~20KHz能量/频率分布的1/2比例。也就是说,当我们输出或产生一个全频率声压均等的全频噪声时,1KHz以下频率的能量,大约相当于1KHz以上~20KHz频率能量的总和。因此我们间接的得到结论:
(1)、多个不同频率的声音要产生相同大小的声压,频率越低需要的能量(功率)越大;频率越高需要的能量(功率)越小。
(2)、假如我们做一个两分频的音箱,再假如中低音单元和高音单元的灵敏度都一样为86dB/1w/1m,分频点设计在4KHz时,高音单元的功率只要有中低音单元功率的1/4就可以很好的进行“功率匹配”了。例如;
前提;两分频的音箱,分频点设计在4KHz时;
单元的“功率匹配”;(假定中低音单元为(86dB/1w/1m)120W时)
中低音单元(86dB/1w/1m)120W:高音单元(86dB/1w/1m)30W;
中低音单元(86dB/1w/1m)120W:高音单元(89dB/1w/1m)15W;
中低音单元(86dB/1w/1m)120W:高音单元(92dB/1w/1m)8W就可以了;
有人可能会怀疑;8W的高音单元怎么能和120W的中低音单元进行“功率匹配”?不要忘记,这个高音单元的灵敏度为92dB/1w/1m,在输出相同声压时,它只需要灵敏度为86dB/1w/1m的1/4功率就可以了。
因此,所谓的单元“功率匹配”,实际上应该是单元的“声压/功率匹配”。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得到平衡的“声压”输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