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tt6672
松香味
tt1672 在 2006-3-11 21:02:26 发表的内容 呵呵!名琴、松香两位兄台有趣!!
xiaopeng_zqb 在 2006-3-11 1:00:16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3-11 0:35:03 发表的内容 请教xiaopeng_zqb兄;你能说说阻尼系数的内涵吗?测量阻尼系数好象有一套国家标准的,我没去查。简单看起来就是负载阻抗和放大器的视在内阻的比值。个人觉得这样的标准远远不能表征放大器的输出电流能力,视在内阻在一定情况下是变化的(随信号大小变化)。例如两台放大器,一台使用2000W 的变压器,16对管,一台只使用200W的变压器,2对管,假如他们在小信号测试的时候阻尼系数都是一样的(这个基本可以通过调整负反馈的量来达到)。你能说他们的输出电流能力一样吗,特别是接上非常低的阻抗的时候(例如1欧姆电阻)。
松香味 在 2006-3-11 0:35:03 发表的内容 请教xiaopeng_zqb兄;你能说说阻尼系数的内涵吗?
zhongruchao
松香味 在 2006-3-2 8:53:53 发表的内容 xiaopeng_zqb 在 2006-3-2 0:29:22 发表的内容 不要拿闪电来说事,因为它又不是你放的,谁知道他响了几下,另外,产生的声压太高了,已经属于非线性声学研究的问题了。而且这个闪电到目前为止好象自然学家也无法很好的解释其中的一些现象。回到音箱设计来,在人能居住的温度下,在人能承受的声压下,都没有证据表明高频声波就跑的比低频的快,(声波速度倒受气压气温影响),任何箱子多个单元同时发声高频跑的路程绝对不比低频多哪怕是1个毫米。至于为什么要移后,那是一些严谨的设计中为了对齐单元的声中心而采取的措施,这样的措施尤其要在设计低滚降(例如声滚降为-6DB/OCT)的时候要考虑,否则高低音之间的相位差会引起频率曲线的强烈起伏。是的。证据不足的问题,我会希望听到更多不同意见。你对于高音为什么要移后一些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前面我也说过,我们最主要的还是要考虑分频点的衔接问题。
xiaopeng_zqb 在 2006-3-2 0:29:22 发表的内容 不要拿闪电来说事,因为它又不是你放的,谁知道他响了几下,另外,产生的声压太高了,已经属于非线性声学研究的问题了。而且这个闪电到目前为止好象自然学家也无法很好的解释其中的一些现象。回到音箱设计来,在人能居住的温度下,在人能承受的声压下,都没有证据表明高频声波就跑的比低频的快,(声波速度倒受气压气温影响),任何箱子多个单元同时发声高频跑的路程绝对不比低频多哪怕是1个毫米。至于为什么要移后,那是一些严谨的设计中为了对齐单元的声中心而采取的措施,这样的措施尤其要在设计低滚降(例如声滚降为-6DB/OCT)的时候要考虑,否则高低音之间的相位差会引起频率曲线的强烈起伏。
开心果
zhongruchao 在 2006-3-13 13:42:23 发表的内容 我是外行,对理论只有听的份,但有一个我亲身体验的现象可以供高手参考。有一天我看到窗外的工地上有人在用钢钎和大锤砸地下的水泥块,距离大概有三四百米,可以明显感觉到先见到落锤后听到声音。但听到的声音很有意思,先听到锤子打钢钎的清脆的声音,后听到水泥块受到震动发出的低沉的声音。两者应当几乎是同时发声的,而听到的时差相当明显。所以我认为松香位老前辈说的是对的。
松香味 在 2006-3-10 15:55:14 发表的内容 leslie 在 2006-3-10 13:04:18 发表的内容 阻尼系数方面,STEREO SOUND作过一些说明,阻抗变化大的喇叭,要选高阻尼系数的功放来推,而不适合阻尼系数较低的功放,比如胆机。说的非常对。但是很多人就不理解这个道理;认为灵敏度高的箱子胆机就可以推好;其实不然。灵敏度高的箱子是容易推出足够大的声音,但是这些“声压”能不能与“输入功率”保持线性关系?声音的瞬态、动态又如何?那就很难说了。因为一些过去老的、灵敏度高的箱子,大多数分频器上都没有进行“阻抗匹配”设计,输入阻抗变化非常大,以胆机的低阻尼系数,是不能把它推好的,只能把它推响。
leslie 在 2006-3-10 13:04:18 发表的内容 阻尼系数方面,STEREO SOUND作过一些说明,阻抗变化大的喇叭,要选高阻尼系数的功放来推,而不适合阻尼系数较低的功放,比如胆机。
musicmad
qy123 在 2006-3-16 15:17:04 发表的内容 人类的听觉线性吗?
开心果 在 2006-3-13 16:56:35 发表的内容 zhongruchao 在 2006-3-13 13:42:23 发表的内容 我是外行,对理论只有听的份,但有一个我亲身体验的现象可以供高手参考。有一天我看到窗外的工地上有人在用钢钎和大锤砸地下的水泥块,距离大概有三四百米,可以明显感觉到先见到落锤后听到声音。但听到的声音很有意思,先听到锤子打钢钎的清脆的声音,后听到水泥块受到震动发出的低沉的声音。两者应当几乎是同时发声的,而听到的时差相当明显。所以我认为松香位老前辈说的是对的。“两者应当几乎是同时发声的”。还是不能肯定是同时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