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4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氏(老关)胆机全国总代理(13556676660)欢迎试听 [复制链接]

201#

up
TOP
202#


歡迎假日試聽~~~~~~~~~
TOP
203#

歡迎假日試聽~~~~~~~~~
TOP
204#

欢迎欢迎
TOP
205#

llh 在 2006-1-13 10:11:44 发表的内容

歡迎假日試聽~~~~~~~~~  
TOP
206#

好胆,帮顶!
TOP
207#

老关的机子不错!有机会要试听试听!
TOP
208#

hifi521 在 2006-1-13 19:28:54 发表的内容
老关的机子不错!有机会要试听试听!




好的   欢迎~~
TOP
209#

                          
关氏音响工作站  
  音 响 杂 谈        





  

发烧音响 : 品牌的哲学含义

今天和朋友聊起某一个具体的发烧音响品牌之产品系列问题,因为这是关氏自己面临的问题,也是国人的音响品牌普遍面临的问题。话题从这开始,不知不觉开始了一段反思。

无庸讳言,国人搞发烧音响 10 年,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具体的某些单项产品相当优秀,也各自有一定的市场,但整体来言,再往前发展一步,形成由品牌形象主导的 , 比较稳定的高级音响市场,则相当困难。

这种形势在“胆机”市场上最为明显。众所周知,象 ARC 、 CJ 、 JADIS 这样的 HI END 名厂,在内地一直难有作为;这其实就是遭遇到了实力并不逊色的国产胆机的强力阻击的结果。以我本人和许多大发烧友的私下经验论,即使用 K6 这样的低价位机型出场,都足以挑战 5 倍价格的进口机型!再加上维修服务的本地优势,纯粹从实用的意义上来说,消费者购买欧美胆机的道理实在不多。

同样的形势,在近 2 年来,也出现在音箱市场。

但在成功阻击国际品牌的同时,国内自己的品牌却走向混乱,无序化。

品牌定位的混乱,产品系列的混乱,价格的混乱,这种局面使厂商和经销商都忙于应付,无法有稳定长远的发展方向,国外的经典产品难有一席之地, 2 , 3 流的东西充大牌,甚至“本地化” , “假洋鬼子”的现象严重,在华丽的包装,商业作秀之余,国内的 HI END 音响的真实的水平比之 10 年前,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

我以为,从这种角度看,中国的 HI END 倒有点“甲 A ”的味道。

那么,问题的关键在那里 ?

当然现在的局面,从商业的一般角度来说也不算差,但如果止于此,那么比发烧音响容易挣钱的机会,现在比之于 10 年前是大大增加了,这个行业留住精英人才的吸引力,还是要靠事业,靠自我实现。在我看来,发烧音响的“家电化”,实际上是一种“自杀”。

至于发烧音响的“ AV ”化,“ DIY ”化,“ IT ”化,到底有什么发展,还需要思考。

然而从哲学的角度看。从品牌的文化价值来看。这些方向毕竟不是 HI END 的本意。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现在和 ARC 、 CJ 、 ADIS 的差距本质上并不是技术差距,甚至也不是加工工艺,乃至造型设计上的差距,而是各家长期形成的,自己独特的音响哲学,音响理念,投射在经营方式,产品系列上形成的“品牌风貌”上的差距。

“品牌风貌”使得名牌产品的消费者获得除了基本使用功能之外的文化上的满足,消费者实际受到了名牌设计者的文化熏陶,人格熏陶,这就是名牌的价值所在。

那么回到 HI END 音响品牌和具体产品,我以为消费者有权利也应该问这两个问题:

根据我的情况,你推荐用你的那个产品?为什么?

您 ( 设计者 / 主持人 ) 自己现在用什么产品?为什么?

这两个问题其实足以检测厂商的深度,品味。

那么,我们的业者,厂商准备回答么?
  
010-66160796 010-86641512                
kuans@sohu.com          
北京新街口邱家胡同1号楼101
TOP
210#

帮顶
TOP
211#

假日試聽~~~~~~~~~
TOP
212#

k6价?
TOP
213#

一位美国强人的简历--永远不要小瞧自己

2005-12-22 16:44:5 21CN社区  

--------------------------------------------------------------------------------


  一位美国强人的简历  

  1809.2.12,生日

  1818年(9岁),母亲去世。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

  同年 (23岁),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

  同年年底(24岁),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

  1854年(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生下来就一无所有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他曾经绝望至极,但从没有放弃人生这场跳高比赛。

[下一页] 林肯的幽默
TOP
214#

llh 在 2006-1-15 0:23:04 发表的内容
假日試聽~~~~~~~~~  




梁兄除周末外,其他时间有空吗,我可能和一位发烧朋友下周抽时间来你这!
TOP
215#

放毒!!!!!!!!!!!

转一篇老关关于300B的好文:


      我怎样做 300B扩音机----谈谈关氏的设计理念(转)


    不久前《音响世界》杂志向我谈起300b专题的想法,希望我也谈谈;而且不设范围,任意发挥。既然如此,我作为中国大陆最早焊300b扩音机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位,又是至今为止,仍坚持以300b单端扩音机为代表的hi-end理念的“另类品牌”一个人,倒也确有必要出来聊聊300b发烧经,借此推广一下hi-end理念,也使广大年轻发烧友,和我们玩hi-end的小圈子有些沟通。
    我最早知道发烧意义上的电子管扩音机,或曰“胆机”,日本叫“管球机”,还是80年代,此后在北京图书馆,查日本《无线与实验》,大大开拓了自己玩音响的视野。当时感到颇为惊讶的发现是,夹杂在每期杂志对最新音响器材的详尽介绍,精美的器材广告之中,竟然永远有一批顽固而似乎颇为著名的老家伙,得意地抱着自己手制的老旧的电子管扩音机,匹配奇怪的大喇叭,期期不落地写文章,交流心得。不单如此,还每年搞比赛呢!
    当时自己受了多年教育,懂得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有很多穷人,失业者,老年人,生活困苦,买不起新东西,只好拣人家扔的破烂,修修补补,凑合用。所以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日本也有穷发烧友,爱好音乐,没钱,买不起器材,所以自己动手土造。结合自己的经历,心里特别同情他们。穷人嘛,在那儿都不易啊!
    不过后来看多了,逐渐感到有些疑惑:因为日本杂志喜欢到发烧友家中采访,看那些玩手工土造“管球机”的,往往都住在大房子里,家里陈设也不像穷人,其他的电器都很新,很名贵,如sony大监视器,micor大唱盘,一看就是贵东西,唱片、ld影碟上千张(在日本是买不到d版的,所以肯定花了不少银子),这些人不像穷人嘛!为什么单单在扩音机上,舍不得买新的?
    尤其是日本杂志广告上,各种东西都明码标价,一看,吓了一跳,输出变压器,动不动两三万日元一只,够买一台不错的小组合音响了!一对输出,足够买一对实力强劲的3路音箱,如kenwood、yamaha (当年看广告,以为这就是天上的东西了,咳!)。至于“管球”,更不得了,常用的小管12ax7,6dj8之类,3千元—8千元,kt88,6550那样的音响专用大管,一万、两万元!那么,买齐一套扩音机零件,倒比买一套很不错的音响系统还要贵几倍!况且,似乎也没听说日本人买音响器材要凭票供应,倒是中国回国人员有“指标”,每人只许带一套。如此看来,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管球一族”还非要自己焊机器,是不是有毛病?
    我想在普通人看来,发烧友本来就有毛病,而烧到玩“灯胆”,加入“管球一族”,那毛病就更不轻了,是吧。
    当时我就发现,日本“管球一族”中毛病最重的,是一小撮迷恋老式小功率单端输出扩音机的家伙。什么都是老的好,越老越好,在他们看来,“球”(电子管)比“石”(晶体管)好那是不用说了!同样是管球机,五极不如三极,旁热不如直热,推挽不如单端,ab不如纯a,大功率不如小功率,新管子不如老管子,晶体管供电就更要不得了。
    更有甚者,是个叫佐久间骏的,长发山羊胡,打扮得艺术家似的,专做纯而又纯的“球机”,only one,每次做完工,开声大典,还要喝酒,赋诗,题字,认真得像是一场行为艺术。
    大家知道,我自己是画画出身,参加过现代艺术活动,本身也算“有病”的,所以对“管球一族”追求的极至复古,倒也能够理解。
    或者有人问,如果像这样复古下去,最后,岂不是复到干脆连电都不要,听手摇留声机罢了?
    然乎?不然!
    复到最后,手摇留声机也不要,听现场才是最真!
    当然,这里有点玩笑,但玩笑过后,含有最深刻的音响哲理:就是,玩器材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器材,是与真实合一。
    我抱着这种领悟,抱着核实这种领悟的目的,1989年去香港,在“臂王甄”那里,第一次听了一台德国胆机。
    对于有耳朵的人来说,实听说明一切。
    就此我完全明白了,胆机,在对真实音乐的诠释上,确实是在晶体管机的层次之上,也就是说,那些晶体管机用以标榜的技术指标,对于更真实地表现音乐的内涵,并无帮助。
    这就是hi-end与hi-fi的根本分野——hi-fi音响是按技术指标来设计、生产的一类家用电器,hi-end音响是表现设计者音响理念的一种作品。
    在家用电器式的hi-fi产品已经非常商业化的现在,为了更真实地表现音乐的内涵,不计成本,继续设计,手工自制胆机,这很体现hi-end玩家的精神。
    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胆机必须是由有正确的音响理念,理解音乐内涵的人来设计、制作,否则,照样可以是垃圾。
    在这里,将扩音机与特定的喇叭结合起来,从系统匹配的角度来“校声”,是一个在hi-end圈中常用的方式。
    回北京之后,凭手上的3/5a喇叭作为参考,凭自己出身音乐家庭的聆听经验,我从设计、制作k6开始,初步找到了“真实地表现音乐的内涵”的感觉,印证了只要依照国外hi-end圈模式,建立参考系统,凭耳朵感觉校声,最终就确实能用国内材料,作出发烧级的胆机。
    k6的成功,大大鼓舞了我和一同搞胆机的朋友。既然我们用自己的实践,确实验证了“管球机声音最真实”,于是我们开始相信美国、日本发烧界的传奇说法,就是“we300b单端扩音机,是历史上声音最美的扩音机”,虽然它只有8w输出功率。接下来印证这个传奇,重现“梦幻之声”,成为大家的理想。
    这时,在国内外胆机复苏的热潮中,曙光电子管厂,仿照we原型,重新造出了300b管,虽然成本高昂,成品率极低,但总算是造出来了。拿到第一批珍贵的试制品,我们高兴得睡不着觉!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在“北图”研究了好几个月,对300b的各种资料,了如指掌。但300b的成品化扩音机,极端罕见,除了美国we在六七十年前做过,此后基本上只有日本“管球派”的自作品了。线路图很不少;日本自作派也决不敢骗人,不会光画个线路图,就写文章吹牛,像某些中文杂志,国人写手的老毛病;他们说做,一定是真做!但,我玩hi-end,已经懂得怎样看文章。日本自作派精神可嘉,但他们耳朵、聆听习惯,与我们差得很多。他们往往喜欢在小房间,用大喇叭如jbl之类,听jazz!所以他们的线路图、实体图、测试数据,是有参考价值的,然而他们的声音评价、器材配搭,绝不可盲从!
    所以要洞悉hi-end音响的真正奥秘,要懂得带着自己的头脑来看文章,来听系统。所谓“一部《红楼梦》,才子看见情,道学家看见淫,革命家看见排满……”,hi-end玩到精微境界,要建立自己的音响观念乃至于音响哲学,玩家本身的“道性”,综合的修养、品味、洞察力,就是决定的因素了。到了这种境界,钱,就不是万能的了。
    要从纸面资料,选择一个方案,实现重现“梦幻之声”的理想,是极费斟酌的。多年之后的今天,国人的300b扩音机,已经相当普及,采用各种线路,各种发烧之作我听过不少,包括现今市场上卖的各家产品;然而能表达出“300b味”的,非常罕见!
    我研究过上百篇有关300b的文章,反复参悟,直到看到杨金耀的玩“新藤300b扩音机”的文章,才豁然贯通。
    杨金耀的文章,恰恰是用一台仿古(仿老we)300b单端扩音机,推和我同样的参考喇叭3/5a的实例。再加上杨金耀的修养、品味我都了解(我认识他,也看过他不少文章),和自己有相当类似,他的结论因此就相当有参考意义。他也是第一次玩300b,但此前见过听过无数名器,又是乐评高手,lp玩家,对于现场声音非常有经验,对于一个写手,这几乎就决定了他文章的价值。在作过种种配搭试验后,针对有关300b的传奇和疑问,杨金耀自己的结论是,300b音色确实美,单论音色,单听小提琴独奏,室内乐,任何晶体管机,大部分电子管机,都确非单端300b的对手。300b只有8w输出功率,推la scala那样的全频号角,动态当然没问题,推发烧友手上的低效率书架箱,是不是根本推不动?杨金耀试的结果,认为推3/5a,在120平方英尺的房子,听室内乐是可以的,听交响乐,中低音的控制力还是不过不失,算不上好,但还能用。看了这样详尽确切的文章,我们才真正对300b有个数。
    于是,我决定老老实实,仿制we线路,走经典和精简至上的原则。我认为,只有这样,方才最能体现300b的味道,杨金耀用的“新藤”,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we线路固然精简,只有一级放大,直推末级300b。但要用这个线路,前提是找到we310这种专用的管子,增益够大,电压摆幅也要大,这很难。所以,后来多数300b机器,都用两级推动,就是一级电压放大来满足增益,一级el34之类五极功率管,接成三级,作推动级。这种设计思想,从选管子来说,当然方便,同时动态也更强劲,所以现在用的很普遍。然而,在我心里,300b独有的声音境界,不是这种感觉。
    如果想要强劲的声音,完全可以搞推挽机。marantz 9是推挽机,同样伟大。又何必“唐突西子,刻划无盐”,用300b搞这种折衷设计呢。至少,在“寻找梦幻之声”的方向上,我不认为复杂化的300b线路,是一条捷径。我不想妥协。
    皇天不负苦心人。最后,我们竟然在国内找到了前苏联产的we310!
    我们又从美国订来了专用的管座,又专门为300b设计了不惜工本的巨型输出变压器,电源上,当然用纯正的直热胆整流。不久,我们的300b单端a类机,终于完工了。
    300b的声音,使我们一新耳目!配合我的3/5a,在14平方米的居室,声音完全够用。
    细致,清幽,尤其是中高音的通透,音场的旷远,只可以用“超凡绝俗”来形容,空谷幽兰,庶几仿佛。至于大家最担心的动态,应该承认,确实有局限,主要是听钢琴,大动态有削波,要注意控制音量。
    这就是性格。你要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你就也要忍受她独有的缺点。
    同时,300b有另外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分析力很高,但又轻松自然。没有许多hi-end晶体管机或者分析力高却流于刻板、平面;或者柔润丰满但中高音含糊、暗淡这种“难以两全”的问题。因此,听300b,你会自然而然的静下心来,告别喧嚣,就是用小音量听,一样有清晰、丰富的细节层次,一样有生动的内涵。你会慢慢明白,音乐的动人之处,并不一定在于大声压的震撼。
    300b的输出功率,确实只有8w。但这是300b的8w。是弥足珍贵的8w。
    300b本身就是一种音响哲学的化身。300b只为知音者歌唱。
    通过追寻300b梦幻之声的历程,我深深感到,无论是研究300b,制造300b还是使用300b 扩音机,都应该抱着一种对hi-end的无限热忱去做,将其理解为一种艺术行为,才能逐渐领悟300b的精神。甚至可以说,逐渐领悟300b的妙处,本身就是发烧友的一种修炼过程。
    应该明白,300b是红颜知己,不是家有贤妻,适合用300b的发烧友,并不很多。因此厂家如果抱着人有我有的念头,想普及300b,将货就价,照葫芦画瓢,恐怕是绝难做出好东西的。另一方面,如果仅仅陷于技术探索,硬要300b去做她不适合的事,譬如用强力推动,搞推挽,搞并联,企图改造她,使之“十项全能”,结果也往往面目皆非。
    林黛玉就是林黛玉,王军霞就是王军霞,不是吗?
TOP
216#

davidliu 在 2006-1-15 20:14:59 发表的内容
llh 在 2006-1-15 0:23:04 发表的内容
假日試聽~~~~~~~~~  




梁兄除周末外,其他时间有空吗,我可能和一位发烧朋友下周抽时间来你这!


难得davidliu兄看得起小弟,没问题的,请来前先电话联系(因为小弟经常回出差)谢谢~~~
TOP
217#

davidliu兄,明天见~~~~~~
TOP
218#

前辈的高论当然要顶一顶
最后编辑阿胆
TOP
219#

呵呵,LLH兄可要忙咯!
TOP
220#

欢迎假日试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