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920212223242526» / 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系统中的几个被忽视的小节 [复制链接]

查看: 48841|回复: 342
22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TOP
222#

csdam兄2005-12-24 19:44:23说:
「我们玩这些Hi Fi破玩意的一般都犯了以下几项大忌:
(1)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将复杂的东西似是而非地理论化。
(2)不太尊重科学,违反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科学精神。
(3)鲜有用运逆思考法逃出牛角尖之类的死胡同

LP的调教方法如果没有最好的器材能调教出靓声的也只是靠经验和无数次尝试而已。不同的器材有不同的调教方法,最多只能相对地调较出强差人意的效果。」

完全同意csdam兄对发烧友一些钻牛角尖的看法,靓唱盘、靓唱头、靓唱臂才能调校出靓声这道理好似是必然的了,否则花钱下去干吗?「如果没有最好的器材能调教出靓声的也只是靠经验和无数次尝试而已」这句话中肯。

「我曾经用医用听筒检测过气浮盘,皮带驱动盘,直接驱动盘等等,光是一个唱盘的抖动率已经不可能在唱臂上下功夫调靓声了。」看来csdam兄极之推崇Goldmund Reference+T-3f唱臂系统,把其它如Rockport,Walker,Forsell,Micro等系统都不屑一顾了。

[upload=jpg]Upload/20051225851446164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1225852151907.jpg[/upload]

我就是如上图用Micro SX8000气浮唱盘的,我在唱盘运作时,以手指背敲击唱片镇表面,音箱没有任何敲击声反应。唱头是Clearaudio Goldmund。所以我认为「光是一个唱盘的抖动率已经不可能在唱臂上下功夫调靓声了。」这句话好点过于武断。有不同意见请指正。
TOP
223#


开心果 在 2005-12-23 20:01:49 发表的内容

9 寸臂,当唱头升或降1厘米时,压计变化的理论值约为针压的千分之几,小于针压计的灵敏度,故针压计指示未见异常。

但前辈的测试结果却相差较大,觉得蹊跷,故想弄个明白。


阿杰 在 2005-12-23 22:43:25 发表的内容

对于9寸臂高度相差1mm的力矩差异,其实用勾股定律就可以算出,并不复杂。
以唱臂水平有效长度(包括超距)等于230mm为例,升高(或降低)1mm时,其实际力矩为22.97825,是原来的99.9%,这就是针压差异。
至于前辈说到2g针压却相差0.45g这个问题,第一:舒尔的针压计估计并没有经过计量,其误差的大小并没有谱,第二:秤钻石的电子秤好像不能直接量针压,需要加装辅助装置,其是否存在误差也值得商榷。

算法不对,但结果对实际效果也没什么影响。故也不必再讨论。
至于前辈说到2g针压却相差0.45g这个问题,同意您的看法,说不定还有别的原因。
TOP
224#



csdam 在 2005-12-23 23:02:30 发表的内容
请解析天价唱头例如日本光悦,高度风,Shure V15E针尖都做成鸭嘴形状是为什么?


阿杰 在 2005-12-23 23:09:50 发表的内容
是为了更好地接触两侧音槽的信号。
如果信息在音槽的底部的话,只要针尖的锐度足够就行了。


csdam 在 2005-12-23 23:29:52 发表的内容

错错错!!!

鸭嘴针是为了能够在音槽中畅顺地运行,不容易被卡住而产生失真。

早期78转单声道唱片使用刨尖了的钢针直落音槽底部拾取讯号,现今双声道立体声唱针的针尖是做左右声道的支点和循迹正轨的主要作用。

因此鸭嘴针的左右声道分隔度是大于圆锥针的,一般(大于25dB)在低频的分隔度只有5-10dB而已。

如果针尖损耗,以上所述之性能就大打折扣,所以我还是坚持所说针尖是拾取音乐讯号的主宰。

阿杰兄的说法是对的,更为准确的说法是,鸭嘴形状的唱针是为了能更好的拾取高频信号而设计的。

唱针工作时针尖是不触底的,针的损耗部位是针尖的两侧而不是针尖,取一支工作了500小时的针,用显微镜看就明白了。
TOP
225#




开心果 在 2005-12-23 13:53:32 发表的内容
怪我没说清楚,所以前辈的答复还没有完全解决我的问题。分析如下:

“假如以shure秤测量时,你发现针尖离秤杆水平位置已经低了3.2 mm(唱臂管上的针尖在运作时下垂的尺寸),要保持秤杆成水平位置的话,是不是应该将shure秤移动式的砝码向后移,这移动的克数就是所损失的针压。”

按前辈的说法,将移动式的砝码向后移,秤杆水平了。但这时针尖的高度和用电子秤称时是否一样高?如果一样,针压就应该“一样”,这种情况下说明仪器有问题了。如果针尖的高度不一样,还不能确定误差到底来自哪里,除非已经确认仪器的误差已经很小,但从前面的帖子里好象没有看到这样的说明。


松香味 在 2005-12-23 17:06:23 发表的内容
这里就请想清楚,或者实验一下再回答了。
当然,不同的机器差别不一样,方法是可取的,而且非常简单。


开心果 在 2005-12-23 18:25:29 发表的内容
早就试验过了,要不什么会有疑问呢。如果讲简单,一台仪器更简单,更可靠(指针压随针尖高度的变化)。

松香味 在 2005-12-23 18:56:39 发表的内容

那么你的实验结果是多少呢?能不能说说?


非常可靠的土炮针压计,灵敏度约30毫克。

9 寸臂,当唱头升或降1厘米时,压计变化的理论值约为针压的千分之几,小于针压计的灵敏度,故针压计指示未见异常。

但前辈的测试结果却相差较大,觉得蹊跷,故想弄个明白。
TOP
226#

ccc 在 2005-12-23 22:20:55 发表的内容
与侧滑力有关.


同意!
TOP
227#

与侧滑力有关.
TOP
228#

csdam 在 2005-12-23 22:50:16 发表的内容
因为只有玻璃的硬度才足以另到针尖可以有小面积的接触。不论调偏压或针压,针尖是唯一拾取音槽讯源的源发点。

不知意下如何?


信息是刻在音槽的两侧而不是底部,针尖的说法没有根据。
其实侧压的调整也是靠听感。
TOP
229#

csdam 在 2005-12-24 14:43:49 发表的内容
太多理论绞在一起就脱离实际了,按理论玩得那么辛苦,不如不玩了。

跑车设计的时候都有理论速度,但真正落赛车场测试实战的时候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图)我玩了40年LP和胆机,现在用两台我丽君音响自己生产807单端A类推Altec(灵敏度120dB),Goldmund转盘

《1812》只是花生一碟,连小菜也不是。

你们的方法我早已试过了,也不能较出好声。

至于鸭嘴针高频好的说法是不一定的,30多年前日本JVC就推出了CD4的唱头,频应轻易超越45000Hz,并不是什么鸭嘴针,针尖也不是钻石做的,这个事实可有人知道吗?


知道的不多。三十多年前,四声道立体声唱片由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公司研制,并生产。为了重放高达40千赫兹信号,他们研制了新型的唱针,其中Shibata唱针最具有代表性。实际上非圆型针的使用应该从60年代算起。鸭嘴针不知道是指哪一种。
“针尖也不是钻石做的”,这个真的不知道了。不过还有哪种物质比钻石更耐磨呢?
TOP
230#

当年CD4技术是由日本JVC(日本胜利电器株式会社)独力发展的,不是和美国合作的。CD4的唱头其实只有2声道而已,左右主音道系直接拾取唱盘槽里20-20000Hz的频率,第3,4声道是从20000-40000Hz经FM解调器再合成独立的第三和第四声道。

由于唱针尖如果用钻石做材料,它的Mass不能响应到如此高频。因此就用了钴、硼、氧化硅等经高温高压烧结而成,虽然硬度不及钻石,但高频响应奇佳。由于它的耐用性奇劣,而令CD4这个玩什子寿终正寝了。

当今世上什么杜比、AC3、DTS、THX、DviX、SACD、
DVD-Audio……将会如何???

还观半个世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只有胆机了,可延年益寿。

[upload=jpg]Upload/2005122416161716178.jpg[/upload][upload=gif]Upload/2005122416172094517.gif[/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