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哦,柏林爱乐!(新增试听,12页开始) [复制链接]

查看: 19621|回复: 131
51#

尤文 在 2005-11-11 18:38:10 发表的内容
帕胡德边上那位也是很有名的。

[upload=jpg]Upload/200511111838961286.jpg[/upload]

是谁?
TOP
52#

Nordic 在 2005-11-11 20:14:29 发表的内容
尤文 在 2005-11-11 18:38:10 发表的内容
帕胡德边上那位也是很有名的。

[upload=jpg]Upload/200511111838961286.jpg[/upload]

是谁?


迈耶尔。
TOP
53#

Dufresne 在 2005-11-12 9:30:13 发表的内容
darajan 在 2005-11-12 8:42:00 发表的内容

昨晚被拉特尔在最后关头硬是憋回去的那股强气流,今天终于从喉管出发将出来,今天果然兑现了我的期待!

今天的得分为弦乐 105 分,木管 105分, 打击乐 105 分, 铜管 100 分。

除了圆号略为有一两次音色问题,其余都不可挑剔。

今天也终于见到那个卡拉扬晚年时期熟悉的日本小提手,我说不出的感动,好像时光倒流到80年代,也算是对老卡在天之灵的一种缅怀。由此引发一个问题:目前还有多少乐手是卡拉扬时期留下的。



英雄生涯的最后一两个乐句,圆号似乎有些问题,好像没吹足的感觉,也算是唯一的遗憾吧。
低音提琴声部有几个乐手资格够老,估计是经过卡拉扬时代的。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但由于是柏林乐团,我当时宁愿相信圆号手们在奏不同的声部。我靠,最后《英雄生涯》时,竟有8把圆号!!!
最后编辑jamespan58
TOP
54#

jamespan58 在 2005-11-12 10:36:16 发表的内容
Dufresne 在 2005-11-12 9:30:13 发表的内容
darajan 在 2005-11-12 8:42:00 发表的内容

昨晚被拉特尔在最后关头硬是憋回去的那股强气流,今天终于从喉管出发将出来,今天果然兑现了我的期待!

今天的得分为弦乐 105 分,木管 105分, 打击乐 105 分, 铜管 100 分。

除了圆号略为有一两次音色问题,其余都不可挑剔。

今天也终于见到那个卡拉扬晚年时期熟悉的日本小提手,我说不出的感动,好像时光倒流到80年代,也算是对老卡在天之灵的一种缅怀。由此引发一个问题:目前还有多少乐手是卡拉扬时期留下的。



英雄生涯的最后一两个乐句,圆号似乎有些问题,好像没吹足的感觉,也算是唯一的遗憾吧。
低音提琴声部有几个乐手资格够老,估计是经过卡拉扬时代的。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但由于是柏林乐团,我当时宁愿相信圆号手们在奏不同的声部。我靠,最后《英雄生涯》时,竟有8把圆号!!!


的确壮观啊!其实开头一段就有8支圆号齐奏的场面,当时我就给震住了。
TOP
55#

jamespan58 在 2005-11-11 23:20:28 发表的内容
刚回来,先抽5根烟。


我的方法是先洗5次澡!
TOP
56#

jamespan58 在 2005-11-12 10:36:16 发表的内容
我靠,最后《英雄生涯》时,竟有8把圆号!!!


本来,英雄生涯是施特劳斯为“large orchestra”所作。这也是后来很多人攻击施特劳斯曲风奢华的论点之一。不管怎么说,施特劳斯曾一度引领我走入管弦乐的极致美感。如果说音乐壮阔得近乎奢华也是一种粗俗,我倒不这么认为。想想看,还有什么人能把音乐通过逻辑的美感那么强烈地传输给聆听者?有,一定有(我不说),但肯定凤毛麟角。
柏林来到前夕,上海有一个年迈的音乐人,在电视中,明确地说:柏林曲目中,施特劳斯较之贝多芬是等而下其次(几档)的作品。对此公然的言论,我深表遗憾!
TOP
57#

cartershao 在 2005-11-12 11:23:55 发表的内容
避难所超级难听。


是不是难听到想找避难所?我倒想买一张唱片来试试。
TOP
58#

曼弗雷德 在 2005-11-11 13:46:05 发表的内容
李四真会玩笑啊^_^!


李四怎么有空开玩笑,没空帮俺找碟呢?再谴责一下!
TOP
59#

有幸和柏林爱乐的一位小提琴(名字忘了)聊了几句.他说中国的票价太高,在德国最后等在外面的人都可以花几块钱进去站着看.如果认识团员就可以免费进去看.大厅里常常是挤满了人.他问我们拉特尔的名气在中国大吗.我们说没有卡拉扬大.我们都笑起来.他最喜欢的指挥是卡洛斯克来伯,曾经在他的指挥下演出过一次.
TOP
60#

Dufresne 在 2005-11-12 9:17:50 发表的内容
jamespan58 在 2005-11-12 0:36:54 发表的内容
本来以为没戏了,没想到下午接到一朋友电话:600元一张票,要伐。想想还是去吧,倒不是不心疼这600元。如果有4000元的,我还真上了。对中国的爱乐者来说一辈子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还不好好痛快一把?事实证明600元的位子不怎么样。如果拉特尔正前方是12点的话,我就坐在10点钟的方位,能好吗?
先是海顿的D大调第86交响乐,这部作品我以前从没听过。音乐响起我就被那绵密而又松驰的弦乐深深打动,感觉这弦乐象一阵一阵的气浪向你扑来,舒服极了。演这部作品时乐队编制很小,小提琴大概不到20把,低音大提琴只用了三把,各个声部非常清晰。接下来的是阿迪的一部大型管弦乐,之前我连这位作曲家的名字都没听到过。包括最后理查·斯特劳斯的《英雄生涯》都不是我所喜欢或常听的作品。如果换成昨晚的曲目,我宁愿加钱。


我倒觉得第二天的曲目安排更富深意,海顿来自18世纪,避难所则是21世纪的崭新作品,下半场的理查施特劳斯则是乐团的看家曲目。
英雄的生涯作品本身一般,但没想到拉特和柏林爱乐能把它演的如此之棒,到了最后甚至有了升华的感觉,可不可以这么:昨晚的演奏比作品本身更伟大。
们和Ades都是幸运的,如果不是柏林爱乐,还能有谁敢在中国上演这样一部现代作品。

避难所超级难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